仙骨帝心 连载

仙骨帝心

分类:玄幻奇幻 作者:仰圣 字数:3万字 标签:仙骨帝心,仰圣 更新:2024-06-14 04:37:02

天赋异禀的浪荡皇子邂逅又聋又哑的天才琴师;娇蛮村野的机甲少女倒追腹黑隐忍的反贼后代;在家族内斗、敌国环伺的背景下,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面对个人理想与家国大义,是选择个人理想飞升天界?还是选择家国大义踟 ...

作者:仰圣

第一卷:逍遥游

第一回:开唐国烈祖遗祸宴功臣隆德染疾

隆德六年冬,隆德帝李确中风瘫痪,唐国宫廷大乱。

说起这位隆德帝,得位属实不易。

其父烈祖皇帝李崇以武立国,年号上德,定都秣陵。烈祖皇帝遗诏,希望几个儿子都能过过皇帝瘾,每个儿子坐十年。

烈祖皇帝驾崩时,李确已年逾三十,但他前边还有四个兄长,若等四十年后,自己是否在世还尚未可知,更别提执掌皇权了。

宝元十年,烈祖长子文宗皇帝李硕传位给明宗李礁,改元承祯。

承祯九年,孝肃王李碚已年逾六十,无心等待的他趁冬至祭天大典之际发动兵变,意图逼宫上位。当时,忠肃王李研、毅肃王李确、惠肃王李砚率近卫敌住叛军。

混战中,李研中箭而亡,幸得李确长子李琳率军驰援,飞剑击杀李碚,方才平息叛乱。李琳因救驾有功,从靖安侯破格进封为靖安王。

承祯十年春,明宗皇帝李礁围猎于鹿园,不幸堕马,被马蹄所伤。原本只是皮外伤,不期竟旬月未愈,反而更加严重,以致发展为金创痉,众太医束手无策。

临终之际,李礁传下口谕,传位于毅肃王李确,次年改元隆德。

李确此人虽说穷兵黩武、奢侈无度,但却好读书、多才艺,五子二女皆受其影响。

尤其是四子李珏,涉猎更广,所学极为驳杂,也因而更受李确喜爱。

更因其多务杂学,无心治军理政,因此敕封其为逸安王。成年后不授官衔,不领俸禄,只赐钟山逍遥峰筑府而居。

唐国以武立国,因此国家兵权多由李氏皇族掌握。

惠肃王李砚为兵部尚书、天下兵马大元帅,领神策军。

长子李琳封靖安王、淮阳道兵马大元帅、天策上将、神威将军,领抚远军。

次子李琅封永安王、淮南道兵马大元帅、振威将军,领致远军。

三子李环封平安王、洪州道兵马大元帅、奋威将军,领宁远军。

五子李瑜封晏安王、润州道兵马大元帅、扬威将军,领定远军。

话说既然有先帝遗诏,无论隆德帝是否天不假年,惠肃王李砚自然为皇太弟。若果真隆德帝晏驾,李砚顺位登基即可,唐国上下又为何慌乱呢?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隆德帝。

由于有先帝遗诏的关系,自宝元帝李硕起,至隆德帝李确,从无立储一说,朝中上下及皇帝本人,皆默认其王弟为皇太弟,数十年来,未有异议。

但宝元帝继位前,曾任天策上将一职,传位于承祯帝前,又将天策上将一职授予承祯帝。承祯帝上位后不久,又加封孝肃王李碚为天策上将。因此,朝臣皆以加封天策上将为立储暗示。

然而到了隆德一朝,隆德帝并未如朝臣所料加封惠肃王李砚,而是在长子李琳连克江北东都、江都、庐州、寿州等四州,收复江淮一带失地后,因其军功加封其为天策上将。

众所周知,所谓大元帅不过虚职而已,而天策上将才是真正手握兵权的。天策上将有自主招募权限,许自置官署,是真正的武官之首。

这样一来,惠肃王李砚自是意见极大的,然隆德帝却说:“先帝遗诏,你我兄弟轮流执掌江山,纵我现下大权在握,我又怎敢违背先帝遗愿?如你仍感不安,我即刻下旨立你为储,如何?”

闻听此言,李砚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确实先帝遗诏为大,隆德帝虽未专门立其为储君,但却封其为同中书门下省平章事,允其总理政务,这基本就是监国皇储的意思了。而且,李砚监国以来,在朝中各处安插心腹,朝臣中已有半数是自己的人,算来也已是坐了半壁江山了。

李砚自不便直言心中所想,只应道:“下旨立储倒也不必。皇兄命我监国已是极大的信任,我又怎敢不信任皇兄?

再说,我命中无子,而伯琛军功显赫、威名素著,其才之高、其功之大,同侪之中,几无可比肩者,即便皇兄异日传位于我,我迟早也要归政于伯琛。”伯琛便是李琳的表字。

隆德帝微微摇头,道:“虚中此言差矣。琳儿武勇有余,韬略不足,虽在军中薄有微名,但朝中文臣颇见疏远,恐其仍难服众。”虚中是李砚的表字。

李砚忙道:“仲琪乃皇兄嫡长子,为人谦和,礼贤下士,论出身、品德,亦可为储君人选。”仲琪乃是隆德帝次子永安王李琅的表字。

隆德帝笑道:“虚中,此时议立储君,为时尚早。待我十年期满,禅位于你,届时你再自行定夺吧。烈祖遗诏,我等兄弟六人轮坐江山,尚且不分嫡庶,虚中又何必执着于嫡庶之别?

我李氏皇族皆是烈祖子孙,将来不论谁坐江山,只要是我李氏子孙,那江山便还是我李家的江山,至于嫡庶,又有何分别呢?”

李砚心中冷笑,朝中老臣谁人不知,孝肃王李碚谋反被诛,子孙流放至鄂州边境,生死未卜;

隆德帝上位之后,将忠肃王李研之子封为建州王,虽说食邑万户,可建州地处唐国与闽国交界,赤壤千里,五谷难生,再加时时有闽国外族侵扰,分封于此地,几与流放无异;

至于文宗、明宗之子,不是英年早逝,就是出家为僧、为道,抑或如李研之子一般分封至偏远州县,空挂几个朝中的虚衔。

可说这烈祖皇帝也真是,遗诏中仅仅吩咐了几个儿子轮坐江山,却不曾想,儿子只有六个,等六个儿子都做过皇帝了,这皇位却又该传给谁?是传给自己儿子,还是传给其他皇族子侄?也正是为此,所以才造成了开篇所言的唐国乱局。

隆德六年秋,闽国出兵劫掠建州,建州刺史阵亡,建州王李瑞向临近的洪州道平安王李环求援。但当时楚国也正兴兵犯境,李环正率宁远军西征抗楚,无暇南顾,李瑞只得向秣陵求援。

朝廷闻报,即刻派出了晏安王李瑜的定远军驰援建州。战局持续近两个月,直至入冬时分,闽国峒蛮外族方才退去。李瑜乘胜追击,攻破闽国凌州,峒蛮人越过凌川退至凌阴城。定远军半渡而击之,纵是峒蛮人再擅于泅渡,也因首尾难顾而死伤过半。

经此一役,唐国守一城夺一城,定远军大胜而归。

最新章节

小说章节

同类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