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高考命运之轮48(1 / 2)

年轻就要为自己无谓的任性和骄傲的气盛付出代价——但,这不就是年轻的资本和必然的愚蠢么?

这一次关键模考结果不太理想,我的名次排出了零班,自己也果断下楼回原班了——临走,还得搬回自己的椅子,因为原班已经没了自己的位置。好在靠窗的位置还有一张空桌子——那个位置属于一个已经放弃高考的同学,但椅子先是被换成了一把坏掉的椅子,再之后——坏的椅子也被学生硬生生破坏掉了。

虽然是重点高中,高考前也颇有人们末日前的癫狂感。有的学生已经敢跟老师顶嘴甚至毫无顾忌了,教室后面的学生每天都是嘻嘻哈哈——都是家里安排出路例如留学的,教室中间的挠头苦学连课间都哈气连天——要拼命考上一本的,教室前面的是桀骜精致努力拼“天南海北”重点大学的性格古怪的优等生,教室最前面左侧是我,右边是一个曾经也去过零班但早一点比我下楼的学霸——他性格比我怪癖,把我视为充分的竞争者,平常大家也都是惺惺相惜的好同学,但在任何一个可以竞争的机会里,都会努力争人一头,让别人认为他更厉害一些,更优越,更优秀,也更聪明。

封闭填鸭的教育环境,其实让我们每天焦虑在“分分必争”之中,很多新的教育政策导向,对于我们这些被动的适应者们来说很被动,甚至很可恶,例如那些紧贴新技术新概念和新闻的题……我们哪有时间看新闻,只要不是老师给过的材料,哪还有其他人会指导给我们——我们跟所谓的顶尖学霸,差的不是智力和能力,差的只是高效率的引导和信息提供……这有点不公平,但在当时来说就是这样,因为距离原始信息源和政策近的地方的学生一定会比我们考的好——所以这是命,你生在这里,你得靠自己原地挣扎的悟。

这和现在孩子们鸡卷的教育情况一样,也有信息差,甚至学术差——这还仅仅是家庭背景和家长能力层面带来的,然后还有不同段位学校与老师在高水平教育,高效率引导方面的差距——现在相比我们那个时代,可能经过二三十年迭代,远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甚至庆幸我在的那个年代,至少我还能拼出一条路来……换做现在,可能就很难有机会——或者即便我凭天性,悟了,拼出来了,但可能我会觉得比之前还傻,还山炮,存在于一个更低等文明的阶段,甚至无法认识自我。

我在大学意识到BJ孩子跟我的差异并不只是在分上——我甚至比他们高几百分,而是差在文明层次上,对社会与人性等问题的认知上。BJ孩子会觉得我们外地生比较傻,但偏执,盲目张狂——就是山炮,但分高。我用了整整四年时间才追平了认知上的差距和社会常识,但工作后则又是一轮重来来过——家庭身份背景,资源人脉,社会地位,以及个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是慢慢体会来的。

好像初中、高中、大学、社会,每一次都是生物学上的变态发育,每一次都很变态。之前所学的变得无关所谓,考试以后可以把书都丢掉,然后再学一轮看上去有用的东西,考试后再丢掉——上大学突然发现语文这门课是个边缘学科,不用认真学了,之前背了那么多古文和诗词很亏……而工作后,发现大学没学的课才是需要的,学过的都忘掉了。等工作场面上真正需要即兴来几句古诗词古文助兴的,中学辛苦背诵的那些发现早已忘得支离破碎——直到多年后,孩子也到需要学习时,还说在孩子面前显摆一下,却发现小孩子已经远远比我们那个时候出色多了……他们真在小学把一本书的古诗也背过了,然后中学也再忘掉。

高考,对于我是一次命运的转折,在那之前发生了几件事:

首先,高考前72天,我开始学习了,手指骨折的29天之后。从零班回到普通班是多少伤害自尊的,当然我认识很多人都回过普通班——按大榜排名来,总有模考排上去的新强人,老师也不会因为你一次两次没考好,就逼你下楼回原班——但还是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让你可以更自愧的离开,还允许搬走你的椅子。回去原班的那些零班同学,我们关系也都不错,很多是那些平时苦学,但没什么性格的善良的人,我曾经一个同座,我觉得自己比他还聪明,但也没他考的好,但他也没能留在零班——我对他始终怀念,他是心中一个符号,典型的善良人。你问他问题时候,不管他多忙,都会记得回头找你然后耐心给你讲他的做法和看法——哪怕是片面的或者不完整的,当他发现自己讲错了以后,还会记得挠挠脑袋过来给你说抱歉。他不聪明,因为所有理科难题,我都比他搞定的快,但他基础扎实,数学上我做错还找不出毛病的题,他绝对不错。他长相很不出众,甚至有点丑。但是,在一群强大乖戾的精英和这一轮的幸运儿们面前,我们——虽然也能称为学霸,却也只是垫底的平常人。

其次,回到普通班,就像打回了凡间,反而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班里的“大神”,老师们会稍微关照一点,同学们也很尊重,我也欣然帮助同学讲题,我也跟零班同座一样耐心解答——很快,那种从零班被贬谪下来的疏离感就好很多。但同学偶尔会谈论,比较一下谁比较强,这次零班谁下来了,班里谁又进去了……被比较时心里就会很不舒服,但总有更好的解释,因为回班以后毕竟学习状态更好了。实话实说,多少年过去了——其实最后谁上去了零班,谁下来了都记不住了,尽管当时很在意。

再次,脱离了对学生会所谓地位和评价的那些眷恋,人沉静了很多,我开始沉下心心无旁骛的学习了。其实我天性很喜欢闹,所以周末去图书馆自习这种事情,从来别人做得来,我从来不成功——我去了看不了几页书,也做不了几道题,来回排队和抢位让我很烦,好不容易抢到位置,又感觉那椅子总没家里躺在床上看书舒服……图书馆又没什么漂亮女生,所以在图书馆睡着两次后就再不去了。

我并没有什么系统的学习方法,头部的学生之间不会交心介绍心得——因为同等级的都是竞争者,差一个等级的他们会说的很悬,所以都是自己悟——家长没有能力给出有价值指引,老师能教给你的早都教了,甚至老师本身也不是名校出来的,在这个时候爱莫能助……没人帮忙评估自己的漏点在哪里,但成绩就是不稳定,所以我用一种很“量子态”的学习方法,来应付我这种“量子态”知识掌握情况。当时直接买的全国高考题,每天选做两科,闭眼睛随机翻一页手指一指,指到哪里做哪道——我相信这种“量子纠缠法”会把那些命运里的题“纠缠出来”——然后,老天爷帮我储备了一套同学们称为《葵花宝典》的错题集。

我只有两本错题本,一本是语文的,算是一个当时很在意的女生送给我生日礼物的本子,然后专门整理语文这个最薄弱的科目。另外这本,就包含了全部理科和英语,背面读过去是英语错题和勘误笔记,正面翻过去就是理科和数学的大杂烩。我所有不会的题,错过的题都在上面,而我把所有的试卷都剪掉了,包括用“量子纠缠法”做的全国高考卷里,所有我认为有价值的题,也都用胶带粘了下来,贴在了错题本上。所以我做过的习题册,连卖旧书都没人买,因为很多洞洞,而且一些关键的题都不见了。同学们称《葵花宝典》,大体是因为三层原因,一则,这本错题集虽然成了,但很多书都残废了;二则,这本错题集含金量很高,堪称武林秘籍,当时真的像我这样,在全国高考题海里探索的学生不多——后来模考出的一些特别题型,老师们甚至都很烦躁,大榜前3名的同学也都没见过会挠头,而我的错题本里都有。三则,是因为这本错题集,对普通成绩的学生,没什么大用,大多是偏题怪题和新型题,练错了,走火入魔,堪比自宫。

这本错题集,老师也会借去看,会夸我。同学们也是拿来传阅,学霸或者普通成绩的同学,也会管我借去看,看完后骂街的人有,兴奋的人有,羡慕的人有,嫉妒的人有,无所谓的人也有。这本集子,就在我的书桌里,白天上学来了就带来,晚上带回家接着整理,时刻更新——但我没来得及系统回顾。因为计划在考前最后的十天自由复习时,我要用这个集子做最后攻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