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太行西来万马屯(2 / 2)

元祐八年,河北诸路雨水为害,收成减半。苏轼考虑到第二年“春夏新陈不接之际,必致大段流殍”,便请求朝廷允许他将仓中旧年损弱白米贷与各户,“侯向年半熟日,依元例并令送纳十分好白米入官”。这样做,“不惟乘此饥年,人户阙食,优加赈救,又使官中却得新好白米充军粮入支遣”,更可以避免仓中白米因“年深转至损坏,尽为土壤”。

定州曲阳县的北岳庙“建造年深,屋宇颓弊”,苏轼写了《乞降度牒修北岳庙状》,请求朝廷允许他将庙中所存“银器一千三百余两”出卖,“收买材植”,“应副修造”,“所费钱数不多”,却足以表明“朝廷尊事岳庙之意”。

苏轼决不是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人物,而是一位稳健的改革者。他总是从忠君爱民出发,采取稳妥的办法兴利除弊,既对朝廷负责,也让人民受惠。

苏轼自哲宗元八年(1093年)十月至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知定州,虽然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除写了多篇奏章外,还写下《雪后书比台壁》、《立春日小集呈李瑞叔》、《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以檀香观音为子由生日寿》、《次韵李瑞叔鸳鸯竹石图》、《中山松醪寄雄守王引进》、《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刘丑厮诗》、《寄馏合刷瓶与子由》、《石芝》、《送王敏仲北使》、《次韵滕大夫三首》、《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鹤叹》、《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等诗二十多首,以及赞、赋、铭、文等十多篇。

苏轼《雪浪石》诗云: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千峰右卷矗牙账,崩崖凿断开土门。

竭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雪浪石,黑色有白文,犹如“雪浪”。他酷爱此石,故把自己居住的房屋名为雪浪斋,并作有《雪浪斋铭》。

《雪浪石》从太行山的气势写起,接写雪浪石的殊异,进而由雪浪石想到故园的山水。笔力矫健,气势雄伟,寄意深远。苏轼知定州时,虽有备边拒乱之举,但因心情抑郁,加之每办一事朝廷多所掣肘,所以常常寄情山水之间,并在赏玩之际每每忆起“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的故园山水,还蜀旭里之情油然而生。

《鹤叹》则以鹤拟人,抒写了他身在仕途的深沉感叹:

“园中有鹤驯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鹤有难色睨予:岂欲臆对如鹏乎?

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胫阁瘦躯。俯啄少许便有馀,何至以身为子娱?

驱之上堂立斯须,摊贩以饼饵视若无。戛然长鸣及下趋,难时易退我不如!”

诗中的鹤是一个零落孤独、傲骨嶙峋的形象。面对高傲的仙鹤,苏轼自叹不如,正表现了他政治上不随人俯仰、随波逐流的态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