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称霸历程29(1 / 2)

说到齐国,我想到了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明白了吗?周武王封克商功臣姜尚的地方,在今天山东临淄北。

山东人什么特点,好客山东欢迎您。这个广告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吧!那么齐人在面泰山,背大海的自然环境中滋养了豪爽、阔达、勇武的性格。于是当姜尚这样一个有着权谋之术的融合,居然杂交成了“大国之风”的文化。

齐地文化的兼容并包,还得从更遥远的时代说起,东夷文化、虞夏文化、殷商文化、周文化,全部融合,于是行成了杂交文化,这你不能小看,因为文化碾压,侵扎是非普遍的事情。但社会旧的文化继承,新的文化涌入,行成了更有活力的文化。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却是个漫长的过程。

姜尚被封到齐地的时候,不是我们想象的,他拖家带口的千里迢迢来了,一到,当地人载歌载舞地欢迎,然后他就大刀阔斧地改革,最后把齐地逐渐发展壮大。那是那么容易呢!姜尚接到王的封赏后,便马上从周都出发,来到齐地,一路上,毕竟车马人,队伍庞杂,想走快也不那么容易。但老谋士姜尚已经遇见到迎接自己的夷族人,坐地户,那是容易解决的嘛?路上遇到客栈,一行人便休息。非常巧的是,偶然听到一人对姜尚说:“我听说机会难得而易失,你这样慢吞吞地走,也不像是赴国上任的啊?”这一说,点醒了姜尚,他马上收拾妥当,连夜赶路,天刚亮就赶到了封地。结果遇到了什么,真是巧啊!正好遇到附近土著人来争地盘。幸好姜尚早一步赶到,要不必然会费一番力气才能把土地夺回来,这时他不禁感慨路上提醒。

这我们不考虑故事是否真实,也不想这个人是不是上天指示。只是想告诉大家姜尚来到齐地,是要经历很多的困难,才能真正把土地经营好,周围经营好,成为周王朝的屏障。

首先,姜尚力推周王朝的政治制度。这是必须的,天下莫非王土,你不按照国家方针也不对啊!但姜尚很聪明,他对于当地昏庸民风民俗采取尊重和继承的态度,对周礼又大刀阔斧地改革,来适应当地的民众。这样很快当地行成了一种东西方共通的杂交文化。

当地的婚姻关系非常自由,也没有周王室的纷繁复杂的婚姻礼仪。就是有点你们想象不到,是男人要去女人家生活,倒插门估计就从这演变来的,男女相对较平等。

就这样,姜尚来到这5个月,就一切顺畅了,这时你不得不发现他老人家的智慧,能够协助武王攻打殷商,这点小困难。轻松搞定。当儿子去周王朝报政时,周公见这么快,都诧异地问究竟。一句话,简其礼,因其俗,当地人高兴,就万事大吉了。这种因地制宜的统治术不得不说是一种最佳的统治方法。

文化是地区稳定的一方面,没有经济基础,一切也是空中楼阁。面对着一片盐碱地,姜尚另辟蹊径,让男子经营渔业和盐业。鼓励妇女精心纺织,并销售到各个不同的部落。就这样,繁荣的经济吸引更多的人来此居住经营。

姜尚推行的贤者和能者受重用的用人导向,使得更多的人愿意为国立功。多方面调整,为齐桓公称霸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和文化基础。

但齐国的历史也是一波三折,每当看到国家变化时,总会联想到每个人的人生,一波三折,风风雨雨。不得不说一切只为成长,回过头再看,会发现也许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齐襄公时,齐国刚刚打败鲁国,站稳脚跟,可是内乱却降临到了齐襄公,甚至导致他因无力准备,而被其叔父的儿子,也就是兄弟公孙无知杀害。

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小白和纠分别逃到了莒国和鲁国,带领他俩的师傅是好朋友鲍叔牙和管仲。

插播一下,鲍叔牙和管仲的友谊,那可谓是珍贵。两人曾经一起做生意,分钱时,管仲因为有老母要养,多分些钱。管仲给鲍叔牙出主意,都没有个好结果。管仲当了三次小官,都被辞退了。打仗时,管仲还作为逃兵跑掉了。这些种种,在咱们看来管仲人品堪忧的事情,都没有影响鲍叔牙对于管仲的认可。这种彼此理解,心心相惜的友情令人羡慕。

不多久,公孙无知自立国君后,出游被手下的一个大夫杀死。国内出现混乱,这时在外逃亡的两个人就要立刻赶回国,当国君,不言而喻,捷足先登是最为关键的。

于是两个人在师傅的护送下往国内赶,管仲受公子纠的命令在小白行经的路上射杀小白。看似成功了,小白扑倒在马背上,可是他吉人自有天相,这箭射到了小白身上的带钩。于是他上演了一出被射中要害的戏码迷惑住了对手,于是在对方松懈的情况下,六天六晚赶回来国家,名正言顺地做了国君,这就是齐桓公,知道后面的历史,是不是慨叹多亏是他。

齐桓公继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向鲁进军,目的不言而喻,要管仲和公子纠的命。鲁国国君为了保住国家,立刻杀了公子纠。又把管仲和召忽押送回齐,由齐桓公自行处决。召忽自然知道迎接他的是什么,路上便自杀了。可管仲却表现的异常镇定,我在想,是不是他相信鲍叔牙呢!不得而知,但更多的人是认为管仲具有大贤之能,可以理智面对人生的风雨呢!

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鲍叔牙成就了管仲,管仲也成就了齐桓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