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的历史演绎贯穿了整个春秋(1 / 1)

周代最初分封诸侯几次都没有郑,直到周宣王二十二年,他才将自己同父亲兄弟姬友分封到郑,号称郑桓公,这就是郑国的开始。

周宣王对郑桓公可谓是重视,不仅分封土地,还让他担任司徒一职,管理农田水利,山林建设,田赋税收等。郑桓公也没有让宣王失望,可谓尽心尽力,深受百姓认可。

郑桓公,不仅是个能干的官员,还是个有远见的人。面对周幽王的倒行逆施,他意识到周王朝早晚要灭亡,自己的领地在王城边上,必会受到连累。于是他便想着要迁走,迁到洛水以东,这个地方地势险要,中原之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土地上只有虢和郐两个小国勉强生存。这两个国君贪得无厌,腐败无能,百姓深受其害,郑桓公以其名声,一定能获得百姓认可。

但迁走需要经过国君的同意。此时的国君每天沉湎于酒色中,听完不加思考就同意了。但迁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桓公派乡里官员里正把东迁的道理挨家挨户说清楚。终于完成的迁徙。

桓公后来却因为幽王昏庸,保护被戎族军队围追堵截的幽王致死。

还好,儿子郑武公也是一个有为的诸侯,他先是要为报父仇,深入周都,并与晋、秦、卫一起护送平王东迁。护驾有功,受到了周平王的奖赏,其他诸侯都是获得土地,但郑武公提出要获得更大的权力,做卿士的高位。孩子是不是疑惑,武公智商怎么这么低啊!人家都得互相征战才能获得土地,白给还不要。但想过嘛?权力意味什么,做王朝的执政官,便可以经营自己的土地,最终使自己成为华夏之霸。

郑武公来到了新领地后,先是带着当地失去土地的民众垦荒,大大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当百姓倾向于自己时,消灭当地昏庸无道的虢、郐两国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

对于当地的商人,延续父亲的思路,与商人搞好关系,学习商人经商之道,郑国出现了许多大商人,对推动中原商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对待边远少数民族戎狄,不打压,和平相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行成共同体。

几步神操作下来,郑国一度成了当时中华大地上最繁华、最稳定的地方。

随之强大后,郑做了大胆的决定,破坏周多年的规矩。先看看周多年的规矩,西周全盛时期推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制度的社会,君是最大,诸侯必须每两年带聘礼到天子处问侯,每三年要带着重礼去问候天子。每五年诸侯要亲自入京朝见天子,汇报工作。如果诸侯敢一次不朝见,贬低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削去封地,三次那就迎接天子的征服吧!

春秋时代初期,各诸侯国势力大致均衡,找不到一个特别强大的。此时的郑国,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又是王室卿士,有资格发号施令,加上地处中原之中,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稳定,几代国君的积累,使得成为这段时期独居首位,执天下之牛耳的“小霸”。

孩子们想过嘛?诸侯一旦强大,最先要做的是什么,脱离周王朝的管制。郑国当然也会这样做,但冲破王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郑庄公可谓是步步为营。

第一次挑战是:公元前722年跨过周王室直接去攻打卫国。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宠爱郑庄公的同母兄弟叔段,有母亲为依靠,叔段对庄公有恃无恐,要求兄长把制邑封给他,但由于地势险要,庄公不同意,便将京地给他。叔段到任后,公然要求郑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都听命于自己。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对于他的倒行逆施,庄公很看得开,认为多行不义必自毙,所以当武姜与叔段联合起来作乱时,庄公终于出手了。叔段儿子潜逃卫国,郑庄公便没有跟周王室汇报,直接去攻打卫国。

周平王一下子被架空,颜面扫地,耿耿于怀,展开了第二天挑战发生。他听从身边亲近的人建议,将西虢公召来,言语哄劝,封为卿士,与郑庄公平起平坐。平王很聪明,对于加封暂时没有通报,但消息很快散出,郑庄公公然质问周平王。平王真是能惹事不能平事啊!竭力抵赖,声称自己没有册封,误传,并且还为了平息事端,居然提出让王子狐作为人质前往郑国,让郑公子忽作为人质来到周都。这我们终于看出了周王室当时王权凋零的程度。和亲尚且能够理解,交换人质,并且是周平王提出,那是怎样的一种卑微。

第三次挑战仍然是周王室发动的,我特别不理解,挑战时不看看自己实力嘛!周桓王居然继位后对郑国采取经济打压。唉,自不量力,上任时不统计一下自己的财力嘛!当时周王室面对平王下葬,都没钱支付,只能去诸侯国借贷,鲁国都不愿意出钱。就这实力,还经济打压呢!结果郑国直接就把四月周温地产出的麦子全割去了。秋天,又把稻谷先收了。就这么点收入,结果还没有了。对于周王室的打击可想而知。

第四波挑战还是周王室发动的,更让人生气。桓公面对郑庄公的朝见,不理不睬。周公提醒他,方年郑国对周王室有功,周桓公居然没听进去,直接转身走了。稍后,又任命虢公忌父为卿士,与郑庄公平起平坐。接下来,又来了一波操作,直接把郑的四处田地夺去了。郑庄公面对周桓公前后三波操作,直接不再朝见了。双方一触即发,周桓公先发制人,出兵伐郑,以卵击石,周桓公肩膀中剑。郑庄公面对这种情况,假惺惺地说:“君子不应该欺人太甚的,何况面对的是天子,更不能侵侮于他了。如果能使我得到应得的地位,使国家免于灭亡,就什么都足够了。”当晚派使者前往军营探望。结果可想而知。

终于四次挑战下来,把郑国的地位稳定了,也彻底显示了周王室的衰弱。

郑国之后救危难的齐国,当年的敌国宋、卫都来示好,这样齐、卫、宋和郑在“恶曹”会盟,推选郑桓公为盟主,其他盟国对其唯命是从,郑一度成为了春秋第一个霸主。但后来郑庄公去世,郑国便走下神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