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反复(1 / 2)

“父皇为何给贼酋出主意,难道真的希望反贼夺得天下吗?”李双喜走后,朱慈琅终于忍不住质问道。

朱伟民叹了口气:“我只是不希望吴三桂投降满清罢了。”

“吴三桂投靠建奴固然不好,可若是他们能击败贼军,也算是给我大明报了仇,这样不好吗?”朱慈琅问道。破国之恨,母后妹妹们的惨死,让他对顺军恨之入骨。

“万万不可这样想!”朱伟民连忙道,“大明和大顺之间乃是汉人内部争斗,和建奴之间才是民族大义!大顺取代了大明,不过是换家皇帝罢了,可若是清兵入关,建奴得了天下,这天下亿万百姓都将剃发易服,成为胡人的奴隶啊!”

作为穿越者,朱伟民对满族同胞没什么看法,可是却对满清王朝及其没有好感,认为这是一个及其落后腐朽的朝代,正是满清的出现,才使得华夏彻底落后于西方,才有了华夏四百年的沉沦。

家国之恨让朱慈琅不能完全认同朱伟民的观点,可是朱伟民举起的民族大义也让他无法辩驳。朱慈炯和朱慈炤懵懂的听着,闹不懂父皇和太子哥哥在争辩些什么。

看着朱慈琅不服气的样子,朱伟民暗叹一声,心想只能慢慢感化他了。人就应该接受现实,不能一直活在仇恨之中。朱慈琅虽然经历了家国之恨,可是天下无数因饥寒战乱而死的百姓呢,他们应该抱怨谁?

被圈禁的日子很平淡。吃饭睡觉,夜深人静时听朱慈烺讲朝野事情,白天则给朱慈烺三兄弟讲课,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因为要听不同内容,朱慈琅三兄弟还发生过争执。永王定王两个小孩子想听故事,想听美猴王如何大闹天空,朱慈琅却对其他有用的知识更感兴趣,最后还是朱慈琅拿出太子长兄的威严,永王定王才委屈巴巴的放弃了。

地理知识已经讲了多日,穿插着世界各国的历史也都讲了一遍,朱伟民感觉已经讲无可讲了,决定换个科目,比如物理数学。朱慈琅有些不愿听,从小受最正统儒家教育的他对这些小道根本看不起,认为不是治国之道。

朱伟民决定掰弯朱慈琅固有的认知,让其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便对问他红衣大炮厉不厉害,知不知道那是从西夷传过来的?西夷人正是靠着坚船利炮占据了新大陆,而且打到了大明家门口。现在正有很多西夷学者研究新的科学技术,若是有一天西夷人造出比红衣大炮威力还要大上十倍百倍的武器,大明拿什么抵挡?是不是会落得像新大陆土著那样的下场?

想想新大陆土著的下场,朱慈琅顿时不寒而栗,对物理这样的小道也不敢轻视了。他是极为聪明之人,一旦接受了学习就非常投入,学习进度也极快。永王定王两个听不到故事,也就只能跟着学,永王朱慈炤还好一些,学习比较专心,定王朱慈炯太过贪玩,每每被朱慈琅大声训斥。

从讲物理数学开始,李双喜来听讲课的次数就少了,他实在耐不住性子听这些枯燥的知识。有时甚至一连数日看不到他身影,朱伟民问过看守的顺军士兵,说是被刘宗敏喊去帮着追赃去了。

当然李双喜也不会忘记看守朱伟民父子的职责,每过段时间就会来巡查一次,每次过来都会兴高采烈的对朱伟民讲述追赃的经过,从哪位大臣家里搜到多少银子,哪位大臣又被殴打致死。听到这时,年幼的永王定王都吓得瑟瑟发抖。

朱伟民则安静的听着,不时询问几句。他对顺军的追赃不感兴趣,对那些被打死的大臣更无好感,关心的则是现在的局势。

李双喜告诉朱伟民,因为他的建议吴三桂家受到了照顾,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放回了家,追缴的财物也都还了回去,除了陈圆圆。

“义父征战多年,如今夺了天下,也该享享福了,毕竟一个美女算不得什么。”李双喜如是道。

“好色之徒,必不长久!”朱慈琅忍不住讽刺道。

竟然骂自己义父,李双喜顿时瞪起了双眼:“你懂个屁,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四妾算得了什么?再说你朱家皇帝哪个不是三宫六院,还有脸说别人好色?”

朱慈烺昂然道:“我父皇当然不好色,这陈圆圆曾经被田国丈进献给父皇,父皇拒绝了,田国丈才转赠给吴三桂,现在又被你们当做宝贝强来抢去。”

李双喜被堵得无话可说了,有心想揍朱慈琅一顿,看在这些天“同窗”之谊上又下不了手,不过他也不是愿意吃亏的主,眼珠转了转,便把目标对准了朱伟民。

“朱先生,那陈圆圆长得不美吗?”

朱为民无语了,暗道老子又不是真的崇祯,怎么知道她长得如何,不过既然大家都争来抢去,定然是不差的,便答道:“我也没太多印象了,应该挺好吧。”

李双喜便道:“我亲自看过,陈圆圆长得和天仙也差不多,面对如此美人朱先生都不动心,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隐疾?”

“咳咳咳......”朱伟民忍不住咳嗽起来。

“刘宗敏将军说了,男人不好色除非他是太监!”抛下一句话,李双喜便大笑着得意洋洋的离开了。朱慈琅却气的脸色铁青。

“陈圆圆长得真的美若天仙吗?”朱伟民好奇的问道。

“我没见过。”朱慈琅冷着脸回道。

时间很快到了四月,有一天李双喜满脸焦急的跑了过来,告诉朱伟民,吴三桂果然反了。

“先生当初判断的是对的,吴三桂一开始已经答应归降,并把山海关交到了唐通手里,自己带兵前来北京。可是走到半路上却反悔了,又带兵杀回去夺了山海关,唐通被攻的措不及防,兵败逃回了北京。义父和丞相军师他们分析了,可能就是因为吴三桂父亲吴襄被追赃助饷的缘故。义父已经让吴襄给吴三桂写信解释,义父让朱先生你也写一封信,以明国皇帝的身份劝劝吴三桂。”李双喜道。

朱伟民叹了口气,历史果然还是按照惯性进行着。

“劝降信我写不了,写了也吴三桂也未必听我的。”朱伟民摇摇头,拒绝了。不是他不想写劝降信,而是不会写毛笔字,写出来立马露馅。

“朱先生你不是不希望吴三桂去投满清吗?为何不肯写信让他归降我大顺?”李双喜不满道。

“比起满清,我更宁愿吴三桂投你们。但身为皇帝,我做不出劝臣子投降的事,如此死后无颜去见列祖列宗。”朱伟民如是道。

李双喜捏了捏拳头,若是旁人,他早一拳头打下去了。可这些时日听朱伟民讲课,一口一个先生喊着对方,此时却是没法逼迫了。

“多谢父皇维护了我大明皇家的尊严,可是父皇如此会不会惹得奴酋大怒?”看着李双喜离去的背影,朱慈琅担忧道。

“大不了一死而已,你怕了?”朱伟民淡淡道,心中却笃定李自成不会因为这个杀自己。

“父皇都不怕,我自然不怕!”朱慈琅昂然道。

朱伟民的判断是对的,李自成并没把他怎么样,甚至都没再派人过来威逼利诱。后来才弄清楚,却是李自成找人以崇祯的口吻写了封劝降信,加盖了缴获的大明皇帝玉玺,让人送到了山海关。

又过了数日,李双喜兴高采烈的跑了过来。

“义父已经决定十三日出兵山海关,我也要随军征战。”李双喜兴奋的道,“对了,朱先生你们也要跟着一起。”

“怎么让我们跟着?”朱伟民故意问道。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让们跟着,可能是怕你们趁机逃跑吧。”李双喜开了个不太好笑的玩笑。即便李自成带着大军出征,在北京城中肯定也会留下几万军队镇守,朱伟民几个俘虏怎么可能逃出去?

朱伟民却能猜出让自己随军的原因,是因为李自成还对招抚吴三桂还抱有幻想,希望吴三桂能听自己这个‘皇帝’的话主动献关投降,或者至少能动摇其军心。

李双喜兴奋去做出征准备了,朱伟民心情却非常复杂。

在朱伟民心里,即希望李自成能赢,又盼着李自成战败。

李自成击败吴三桂和八旗联军,就在北京彻底站稳了脚跟,满清将再没有入住中原的可能。毕竟满清人口太少,几十万的总人口,旗丁全部加起来估计也没有十万人,根本经不起大的损失。

故只要能击败八旗兵,大顺将成为新的封建王朝,江南各地必然望风而降。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将不会发生。无数汉人避免被屠杀,这对华夏绝对是极好的事情。这是朱伟民希望看到的。

当然,那也意味着朱伟民这个“皇帝”,即便不被李自成处死,也会彻底的失去自由。

而若是李自成战败的话,以朱伟民十年从军练就的身手,说不定能趁机从乱军中逃出去,从此获得自由。

关系到自己性命前途,由不得朱伟民不乱想。

不过再怎么乱想,该发生的事情仍会发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