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剿匪进行时(二)队伍特训33(1 / 2)

早起的爬山继续,无论选上的和没选上的都到了。爬山速度明显有提升,刘铭很满意,心气比什么都重要。

到了山下,留下没被选上的五个人,让其它人解散,约定一个小时后在这集合。

刘铭逐一鼓励了五个小孩,夸奖了他们的长处,指出了他们的不足,教给他们怎么做俯卧撑,怎么扎马。之后的半个月暂停晨练,在家练习这些,如果有时间,可以多跑跑步。半月后会再选一次,预祝他们都能成功。

吃完早饭,熬了两大锅绿豆汤,让孙柱和张小山等着挑上山。就带着已经聚齐的上了山。

仍是分六组,一组一支长枪,上山一人背,下山另一人背,强调注意安全,注意保护好枪支。

翻过南山坡的坡顶,南坡有块十多亩大的缓坡。前世这里都是梯田。

但在这三十年代的河北农村,比这条件好的待开垦荒地有的是,普遍性人少地多。只是因单位产量少才造成普遍贫困。

将人员分为两组,小婵、王虹和另外五个有枪的队员一组,在靠西的三分之一处,由赵大明和赵青负责,从拉栓上弹、瞄准到空弹击发逐一讲解、演示,然后让队员们自己去练习、体会。

另一组与他们相背而站,每个队员都分了一个教练弹。刘铭拿着一个真手榴弹,演示、讲解从拧开盖子、取出拉火绳拉火、抛出全过程。让他们自己站成一排,面向东方模拟。第一遍就出了问题,王南直接就将手榴弹扔出去了。

让他去把家伙捡回来,并没有批评他,小伙子已经快把头低到地上了。拍拍他的肩,重新入队,再次讲解一遍要领,让大家都模拟三遍。

见都未再出问题,动作象样了,刘铭要过一个练习弹,将正前方五十米左右的一棵粗壮荆条最高的那根枝条作为目标,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怎么投出去才能更远、更准。然后让几个人原地模拟完整动作。

练习十分钟后,让大家纵队排列,逐一上前用力投。投完向队尾走,最后一个投出去了,再去把练习弹拾回来,顺序发给大家。就此循环往复。

毕竟是农家院的孩子,力气都不算小,就连王娟都投出了三十米外。但方向就乱七八糟了。要划个角度弧线,至少120度。

第二轮投掷前,再次讲解了怎么用腰使力,什么叫大臂带动小臂,怎么投的更准一些。然后在投完后逐一分析他刚才动作中的不足点。

第二轮结果就要好的多,基本都能投到荆条左右一米这样一个长方形范围内了。但距离普遍要小于第一轮。

第三轮,仍是逐一纠正动作中的错误。小伙子们好说,摸肩掐腰,让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发力中的不足。到王娟就尴尬了。隔着老远的指点,讲的磕巴,听的脸红。投出去,还不如上一轮呢。

刘铭看这样不行,自己真没有做曹贼之心,就叫过赵青来,拉着她到旁边,详细讲解、指点。其中难免身体接触,赵青红着脸听着,问着,叫停了队员,上去自己做了一次,刘铭又纠正了一个小细节,再投完第二次,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以前都是在瞎投。转身去指导王娟。

王娟压下心底的失落,认真听取赵青的指点,体会她按在自己手臂、腰上的用力点。试投了两次,终于掌握了投掷方法。

队员们继续顺序练习。看着都基本掌握了要领,就让赵青帮他盯着点,刘铭回身去观察射击组的进度。

看到他们正按他和赵大明商量后制定的训练方案,先易后难,先立姿后卧姿。

新手立姿射击,普遍问题就是持枪不稳,击发后枪管乱动。

看到小婵站在王虹身边跃跃欲试的看着她打枪。心中不忍,从赵青那要过驳壳枪,叫过小婵来,开始教她怎么使用手枪。把孩子高兴坏了,也把王虹气的够呛。都是编外人员,也太双标了。

看着时间到一个小时了,叫停了训练,休息十分钟。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躺在了地上,过于紧张的情绪一放松,疲累感就统治了全身。

第二个小时,同组队员交换,小婵和王虹仍旧练枪。刘铭开始教另外的五个队员投掷手榴弹。赵青自觉留下来,负责指导张杏花。免掉了刘铭的尴尬。刘铭暗地里向她比划了个大拇指,姑娘羞涩一笑。

看到这一幕的赵大明知道,自己出门这十几天应该是发生了些自己不知道的事,但好象也不算坏。还是装看不见吧。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不是。

这轮训练结束,刘铭初步锁定了三个苗子。

太阳正午时,大贵婶、大春婶、刘华妈和刘全四个后勤人员送了午饭上来。一人一碗猪肉、白菜、豆腐、粉条杂烩菜,三个半斤的白馒头和一碗小米粥。

刘全因小儿麻痹,两条腿长度稍有差距。走路稍有点瘸,爬山、干活没问题,但跑不太快,所以他们家是王娟参加了护卫队选拔。两人是换亲。两家都穷,一家儿子小有残疾,一家在山里,都是老实农家,小子老实,姑娘本分,还算般配,结婚后都未出什么问题。

刘铭实在是欣赏王娟那股上进的劲头,为消除可能的家庭隐患,就招刘全进了后勤组,一是增加点收入,二是让他知道王娟在干什么。

吃完饭,后勤组下山,队员们也自由活动半小时。

都是年轻人,找兔子窝的、下斗兽棋的、角力的、干脆在暖和的阳光上小睡一觉,不一而足。

小婵腻在刘铭身边说着上午的趣事,问着打枪中的不解。一边应和着,刘铭四处一扫,看到王娟独自坐在一角看着南边发呆。

拍拍小婵小脑袋,“我找你王娟姐有事,是跟我过去,还是在这等我?”

小婵想了想,“我还是去找虹姐吧。”

体会着初春的太阳暖哄哄照在头上、身上的感觉,脑子里好象有好多事,又好象什么都没有。王娟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想自己在这呆会。突然听到头顶有人说话:“怎么了,想家啦?”

抬头一看,小东家正笑眯眯的低头看着她。她慌乱的想站起来,刘铭虚按了一下,找了块石头,也坐了下来。

“没,过年才回去过,有什么想的。”

“前段时间,我打猎到过王庄。是喜欢我们刘庄啊,还是喜欢王庄?”

“都行吧。那东家你呢?是王庄好,还是刘庄好?”

刘铭掩饰性的笑了。好聪明的姑娘。一个反问就化解了身份的尴尬。刘庄再好,也不能是她说,当然他也不好意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是这年代的政治正确。

“说实话,我挺喜欢那地方的。虽然交通不太方便,但够安静。如果我想买下那个庄子的地和屋子,你觉得会有多少家能同意卖给我?”

“卖了,就得搬走吧?”

“可能留下一两户,其它人都得搬走。”

“那要是我们家,可能就不会卖。卖了,能去哪啊?”

“那要是让你选个你想去的地方,差不多的条件,我在那帮你买块地,安个家,用来置换你的房子和地呢?”

“比如我想来刘庄、古井也行?那应该有很多人同意。”

“那你回头让你家里人帮我摸摸底。看有多少人家想卖,有多少人家想换,想换去哪儿。不要太明显。过段时间我会特地去,到时再认真问大家。”

刘铭掏出五元钱递给王娟:“这是你的活动经费。回娘家大方点,也好让大家相信咱们的实力。不够了再找我要。这事办成了,再论功行赏。”

王娟坚拒不收,说用不着钱。

刘铭笑了笑,这是普通农民的一种骨气,虽然穷,但绝不希望占人便宜,好占小便宜在这个年代是很大的差评。他视之为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坚持。

“王娟啊,从你昨天考试通过,你就是保安队的正式一员了,咱们还是庄稼人,但又高于庄稼人。很快你就会有自己的枪,自己的证件。你会领受任务,对了奖,错了罚。做任务就会有经费,没道理用自己的钱做队里的事。所以拿着这钱不需要有任何的不好意思。明白吗?”

再次递过去,王娟犹豫了一下,接了过去:“你放心,我不会乱花的。”

“时间长了,你就会知道。我的原则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认为你能做好,就把活交给你。做成了,说明我没看错,你就会有第二个任务。没做成,我要分析为什么没做成。是你没尽力,还是任务太难了。如果是你没尽力,那你在我这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如果你尽力了,因其它原因没完成。那是我的问题。我会再找其它任务派给你。能听明白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