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万事开头难(二)匪踪初现31(1 / 2)

大车赶进院里,问清只有赵海受伤后,刘铭和赵青扶着他来到西厢房客厅,王虹按刘铭吩咐去他屋里取来了刘铭这次去北平置办的家用医药箱。三十个大洋,刘铭也是咬了咬牙买的,现在看有用了。

王虹将药箱递给刘铭,疑惑的打量下跟着她过来的小婵,再看看正忙着治伤的男人,禽兽啊!

用剪子剪开路上包扎的布条,伤在左上臂,好在只是擦伤,两公分左右的伤口,不缝合也问题不大,刘铭也就不用难为自己了。用酒精洗去血污,敷上白药止血消炎,再用纱布缠上伤口。手法粗糙,赵海吸气声不绝。

让赵青送赵海回北屋换衣服,吩咐小婵去屋里取出他上午拿回来的点心让四人垫巴一口,再赶紧整点吃的,明显四个人都还没吃饭。

看着赵大明吃了口东西,有话想和他说,刘铭就拉着赵大明回他的屋里坐下,打听路上出了什么事。

赵大明看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才低声汇报。

这一趟总的说挺顺利的。时间主要花在路上了。

到大同第二天,中午吃饭时就碰到一个隔壁村的,当年一块淘过气的朋友。事变后他全家就到大同投亲了。他叔叔原是东北军的一个师参谋长,郭松龄兵败后受牵连,离开了东北军,现在是驻大同晋绥军的一个师副参谋长,刚好分管军需。

同乡回家探了下口风,说可以提供十支二手汉阳造和1000发子弹,要价500元。他以要个样品,好找东家谈价钱的理由,100元买了两支枪,500发子弹和十颗晋造手榴弹回来。

谈到炸药,对方给了个太原兵工厂的关系的联系方式。他让赵海三人留在大同,和那个同乡一起去了太原。他和同乡约定的是每次成交额给他提10%佣金。他很有积极性。

在太原见到了那个关系,是兵工厂炮弹分部的一个车间主任。说是直接卖炸药难度较大,即使成了,价格也不会低,不划算。但兵工厂有很多回收的中原大战时引信出问题的库存炮弹,炮弹里的炸药都是TNT。取药难度不大,他会负责教会。具体价格看量再谈。交易必须用黄金结算。

雷管肯定提供不了,全是进口,兵工厂自己都不够。

上次见到熊大缜,刘铭就记起来,熊大缜之所以进入冀中军区就被任命为旅级供应部长,享受教授级待遇,就是因为他声称自己能造雷管。现在雷管用的是雷酸汞,熊是想用雷酸银代替,但未成功,后来八路军兵工厂最后实验成功的方案是雷酸铅。

这是刘铭的底牌之一,他希望明年末西北军进入北平后去找熊大缜和阎裕昌,借助清华的实验室设备,由他出资攻克这一难题,解决自己地雷战的最后一公里。

刘铭很兴奋,枪和炸药的问题这就算解决了。

赵大明将那个同乡留在太原维系着关系,给他留了二十块钱,看看能不能收到少量的炸药、雷管和导火索。约定最晚一个半月后他就回去买废旧炮弹。他就急着回了大同,叫上两个人乘车回家。

回程路上在灵邱装了半车煤块。去时走的是经涞源的大路,听了一路的哪哪可能有土匪劫道的警示,可能是因为他们是空车,并没碰到险情。回来就选了沿唐河经白银坨这条路,听说更安全点。

晚起早歇,一路虽然不太好走但还算顺利。

今天上午快十点时,他们到的卫家坟,离李家台六里地,计划到李家台吃午饭,晚上在岭西歇一宿,明天中午到家。

离卫家坟村不远就是一个两山夹一谷的地势,山不高,但草木茂盛。这条路上这种地形没有十个也有八个。经历过战场历练,每次经过危险地形,赵大明都要求将枪关上保险,让枪处于击发状态。

这一点警醒救了他们。

快出谷时,有五六个土匪从两侧冲上来拦路,后面也出现几个人追过来,山谷两侧的人没搭话就开了枪。

赵大明第一时间就向前方人群扔了颗手榴弹,人群就散了。赵家爷俩负责两边,张小河负责赶车,王东负责后边,各打了五六发子弹,没敢停,就冲过来了。对方也没追上来。

一路没敢再停,马跑不动了,人就下车跟着走,直到这个点才到家。

有敲门声响起,说是面条煮出来了,问赵大明吃不吃饭。刘铭不好意思的说:“我的错,我的错。有什么都明天再说。赵叔赶紧去吃口饭,好好睡一觉。”

赵大明也真饿了,没再客气,出去吃饭了。

有了这七只大枪,就可以开始保安队的枪械训练了。小有所成,应该就可以搞点事了。

剿匪才是积累资金的最快途径啊。他太穷了,需要救济啊。

忙了半夜,睡下时都快二点了。刘铭生物钟未起作用,但也未能睡成懒觉,人工闹表不叫醒不停。扬起手,到底没舍得打下去。不但没敢出出气,还是签署了无数不平等条约后才哄得刘娟小姑娘破啼为笑。

看着母亲和小婵的期盼眼神,这个三陪工作必须不能躲了。叫上二婶,带着要求随行的王虹,一行六人庙会走起。

赵青说是要盯着哥哥的伤势,拒绝了邀约。

古井村庙会是方圆一二十里最大的庙会,西至涞源,东至县城乃至府城都有商家来摆摊设点,所有农家需要的东西都有提供,是周边农民一年最大的盛事之一。每逢庙会,都要许多家去接外村的出嫁女、媳妇娘家人过来参加庙会。

庙会从古井村西一里地开始至村东一里多地,沿省道两边均是摊点。道路两边的摊场、河滩、空置的房屋都成为商家的地盘。有主家的会支付点租金,送点礼物,不多的钱,双方都很高兴。有关系处的好的,第二年主家会主动帮商家留位置。主家到商家村里时,商家会友好接待,当亲戚走,很有人情味。

古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又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不穷到一定程度,谁还不想要个脸呢?刘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这方土地的人们有资格要个脸。

这是刘铭的小目标。

所有乡村庙会的布局都是按从村庄中心向外推,分别布置布匹、衣帽、日用百货、家具、木材、家禽、牲口和车辆交易。中间穿插着卖食品的摊点。本村人也有拿着家里有的山货、蔬菜等摆摊的,那就是哪找到位置哪算了。因为摊位多是在昨天上午就分配完了。

从刘庄过河上了省道,络绎不绝的全是同方向去赶庙会的外村人。

近三里地的步行,虽然不是小脚,但刘母明显是累了。但一路在小婵的搀扶下和王虹谈论着初春景色,时不时的两人口中冒出一两句唐诗、宋词,兴致很高。

小娟刚出村就不肯走,赖着哥哥背着走。搂着哥哥脖子嘀嘀咕咕的要着条件,许着承诺,惹的小婵白眼飞起。

反倒是刘二婶很有被背叛的感觉,深觉闺蜜和小棉袄都远离了自己。没等她过深发酵醋意,就被刘母拉进了她们的小圈子。四个女人开始讨论庙会上要买什么,要看什么。

看着河滩上星罗棋布的马、驴、骡群,刘铭还是压抑住了购买的冲动。是的,他要建立一个大车队,但那是今年末,明年初,他现在真没足够的财力去撑他的野心。

在这看到了第一组保安队员,两个十五六的小子,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精气神明显比身边的同年龄小伙伴要好。

三人见了刘铭都上来打招呼,说是没什么异常。刘铭鼓励几句。转头吩咐小姑娘转着找保安队的人,通知他们注意着有没有从李家台那边过来的人。要是有,看能否请到刘庄聊聊。如果不想去,私下问问他们知不知道当地有哪几股土匪,问的尽可能详细点。

走到家禽交易区,看到大贵婶和大春婶已经在那儿转了。过去打了个招呼,给了他们十元钱,就全权委托他俩了。

再向前走,早就开始自己走的小丫头开始作妖,拉着刘铭的手指着卖糖葫芦的啊啊的叫。刘铭差点气笑了,用手使劲揉了揉她的头发,过去买了五串,五位女性一人一串。刘铭也很爱这一口,但一个大小伙子拿着糖葫芦边走边吃,实在不象样。

刘母、刘二婶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在刘铭和刘娟的怂恿下,吃了第一口,也就放开了。王虹接的有点尴尬,但吃的最勇敢。小婵、小娟就是兴高彩烈了。好在都还有点良心,一人赏了刘铭一颗。

第一次是最难的,糖葫芦吃了,后续的花生、瓜子、糖人、面人、棉花糖、大麻花、小麻花等等就顺理成章了。大家都学乖了,一样吃点,多买的当然就归跟班拎着了。这是个没有塑料袋的时代。多是用油纸一包,纸绳一打,很利落。但一堆纸绳拎在手里,那份勒劲,那份酸爽就是谁经谁知道了。

看到旁边有卖大筐的,刘铭赶紧买了一个。收纳才是王道。

当不得不买了第二个后,场面就很喜感了:

一行六人,两个美妇人和一个漂亮姑娘,对两旁的各类货物指指点点,讨价还价,差不多就买了。后边跟着的两个小姑娘对各种吃食、小玩意都要摸摸、看看,时不时的就要求后边的农村后生买下。五人都打扮精致,全身不见一点粗布,有着远超普通农村人的气质。后边跟着那个农家娃却是极为狼狈,左右肩各背一个头号大筐,里边放满了大大小小的纸包。用手里的一大把零钱支付着前边五人的帐单。

开始刘二婶和王虹还要自己付帐,被刘母镇压两次后,也就不再强求,只是选择不买太贵重的东西就是。

刘铭走的很绝望,前世最怕的就是陪媳妇逛街,就一直不明白那个上个楼都喊累的女人怎么就那么有精神,逛几个小时都不说累。女人啊。

但刘铭看到刘母、小婵和小娟的笑脸又很满足。他希望能努力让自己在乎的人这样的笑脸常有。

路北的大戏台已经搭好的戏棚,水牌上写的是老调《潘杨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