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抵巇(2 / 2)

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古代史都是当代史。

二是,缝隙或者漏洞变化的规律。

鬼谷子认为,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

罅,指小的缝隙,小的纰漏。

涧,指山与山之间的间隙。此处指中等大小的缝隙或者裂痕。

鬼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小的缝隙或者裂缝,不能及时堵塞与修补。那么慢慢的会变成中等大小的缝隙或者裂痕。中等大小的缝隙或者裂痕,只要加紧修补,还是可以修补好的,犹如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而如果出现了中等大小的缝隙或者裂缝,还不加紧修补,那将变成巨大的缝隙或者裂缝。一旦成为巨大的缝隙或者裂痕,再想修补,那就不可能了。

好比夫妻关系,刚开始,可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矛盾。但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沟通,日积月累,以致矛盾进一步扩大或者加深。到了最后,矛盾已经大得不可调和,从而导致家庭破碎,以离婚收场。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古往今来,王朝的兴衰,莫不如此。

比如大明王朝,到了中后期,土地兼并,吏治腐败。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理,以致积重难返。就算崇祯皇帝是圣人在世,也难以挽回明朝灭亡的败局。

所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那如何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呢。

鬼谷子提出了抵巇的原理。

三是抵巇的原理。

鬼谷子认为,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朕是征召,迹象的意思。

巇始有朕,意思是漏洞或者缝隙产生之前,必定有先兆或者迹象。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缝隙或者漏洞的大小,采取适当的抵巇之法。

鬼谷子提出了五种抵巇之法。

分别是,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

可抵而塞,一般指事物的内部,缝隙还未成形。那么可以用堵塞的方法,来堵住缝隙或者漏洞。

比如扁鹊的大哥治病救人,在病人的病情还未发作,或者疾病刚刚发生之前,就将病根消除掉了。

可抵而却,指缝隙或者漏洞已经成形或者萌芽,已经显现在事物外部,那么可以使用堵塞的方法,消除缝隙或者漏洞。

比如刘邦,攻占咸阳之后,沉迷于酒色,不思进取。幸亏有张良,萧何这样的贤臣劝谏,匡正刘邦的错误与过失。才使刘邦统一天下的大业不至于半途而废。

可抵而息,这是从捭阖之捭的角度来讲述抵巇之法,也就是说,如果缝隙漏洞或者矛盾已经完全公开化,变得众所周知了,那就要采用堵塞的方法,尽快使他停息,免得给别人可乘之机。

比如元朝末年,元顺帝与其太子之间,矛盾激化,矛盾激化。在外敌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们不是同仇敌忾,堵塞政权漏洞,而是内部互相倾轧,把有限的生力军全部消耗在内斗之中。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可抵而匿,这是从捭阖之阖的角度来讲述抵巇之法,也就是说,如果缝隙或者漏洞在暗中隐蔽的发展,那么就要采用堵塞的方法,尽快使他销声匿迹。

比如项羽,范增多次劝谏项羽杀掉刘邦。但是项羽不听,结果养虎为患,最后被刘邦打败。

又比如隋炀帝,宠信宇文化及,任由宇文化及暗中发展力量而不加节制,最后被宇文化及处死,取而代之。

可抵而得,是指缝隙或者漏洞,已经大得不能弥补了。那就采取攻击的方法,取而代之。

鬼谷子的意思是,入伙一个国家,无法通过改良的方法,来根除或者修复他的弊政。那只有采取革命的方法,取而代之。

比如元朝末年,像刘伯温这样的知识分子,本想跻身官场,改革朝廷的弊政,挽救元朝。但是,由于元朝的吏治已经腐败透顶。朝廷已是千疮百孔,纵使圣人在世,也无力回天。于是,刘伯温只好投靠朱元璋,一举推翻元朝统治者。

鬼谷子之所以会有取而代之的思想,是因为先秦时期,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君主一人之天下。如果君主不仁不义,臣民则可取而代之。

比如武王伐纣,诛杀纣王,孟子认为,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的意思是,纣王残暴不仁,所以武王杀了他。不是弑君,而是诛杀一独夫民贼而已。

荀子,也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抵巇的原理。

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这四种抵巇之法,属于改良的办法。可抵而得,这种抵巇之法,则属于革命的办法,是采取改良的方法,还是采取革命的方法,取决于实际情势。

当然,一个国家,如果通过改良方法,修补弊政,堵塞漏洞,那应该尽量采用改良的方法。因为革命的方法破坏性太大,成本太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