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清剿(2 / 2)

“徐大人怎么了?”平安焦急地问道。

“弑君忤逆!这里没你的事,快回去!”刘义隆厉声说道。

平安先是愣一下,缓过神来马上说道:“这件事已经过去两年有余,若徐大人真有谋反之心,陛下为何不在两年前治罪,非要等到现在?据我所知,荆州的北府兵一直掌握在你手中,谁敢忤逆你?”

一旁的王弘赶忙上前劝阻:“皇后殿下,陛下本不想计较,如今徐大人自恃老臣,对陛下多有不恭敬,其谋逆之心昭然若揭。”

刘义隆有些恼怒,平安在太极殿上当着群臣的面指责自己,于是怒斥道:“这事轮不到你来管。”

平安语重心长地说:“你以为索虏不敢南下是怕你吗?是因为我们朝堂之上人才济济,有老臣坐镇,你们今日将追随先帝的老臣全都治了罪,不仅让人心寒,也让佛狸有机可乘!”她指着在场的人继续说道:“就凭你们几个,真能震慑住索虏吗?”

平安的话言之有理,真将徐羡之几人铲除,朝堂上就会面临青黄不接的情况。檀道济和王弘虽然也有这样的担忧,但他们本来就是参与废少帝的人,自己能保全实属不易,更是不敢多言,怕为他们多说一个字就将自己当成同党处置。而刘义隆从荆州带来的亲信,早就视这几位老臣如眼中钉,更是不会为他们说一句话。

“皇帝!求你别再追杀徐大人了!让徐大人、谢大人回乡颐养天年,他们都已经六十多岁了,马上就到了退休之年,何必要大动干戈呢!这些老臣无论如何杀不得!”平安乞求道。

现在只是捉拿徐羡之,可是皇后怎么提到了谢晦,刘义隆心想必定是荆州之事已经败露,可是现在万幼宗已经出发数日,再将其召回已经来不及,索性就按原计划。他反问平安:“皇后你是怎么知道我要杀谢晦呢?”

平安发现情急之下自己说漏了嘴,此时再多说,怕是要连累整个谢家,于是说道:“你派万幼宗去荆州,要做什么,已经很明显了。”

这话一出,倒是让刘义隆心里没了底,难道自己的计划真的这么容易被识破。若是连皇后都知晓了,怕是也逃不过谢晦的眼睛。平安看出刘义隆不像刚才那样冷静,显然有些慌张,继续说道:“皇帝!现在叫万幼宗回来还来得及!”

“算算日子他马上就到荆州了!离弦的箭怎么收回?谢晦得死,徐羡之也必须除!”

“他们都是废黜昏君拥立明君的有功之臣,怎么能杀呀!”

“来人!将皇后送回弘训宫!”刘义隆不想再纠缠,于是让人将平安拖了回去。

平安和刘义隆都没有错,但是平安没有看到刘义隆这些年在这些老臣的压制下是如何如履薄冰的。汉朝一个霍光就能废立皇帝,现在他的头上压着三个霍光。刘义隆连着整觉都不敢睡。

当到彦之和王华追了有百里到了板桥,他们发现了徐羡之逃走时骑的马匹,而当他们找到徐羡之时,他早已经自刎在废土窑中。

“徐大人跑什么呀。”到彦之问道。

王华没有说话,让人将徐羡之放在马背上带回廷尉。

皇后大闹朝堂,此事传遍台城。自那日后,平安便生了病。李容儿得知赶忙从家中赶来。“你们可真是不让我省心呀,刚安顿好谢妃,你又病倒了,我看你也没什么大事,就是着急上火。”

“徐大人死了,这下他满意了,我就看着北边,等着索虏攻进来。”

“你这说的什么丧气话,要我说,陛下对你不错。你想想看,你在太极殿上那么不给面子,当着群臣的面指责他,换作他人,早被押下去了。你也是心急,哪有这么和皇帝说话的。我真怕你嘴快,将谢妃的事情抖落出来。我都想好怎么带她出城了。”

“你还有心思说笑。我担心辜负了谢妃,她老远从荆州赶来,这要是……”平安有些担忧。

“你可别这样,满朝文武都没办法的事情,你怎么能有扭转乾坤之力。该做的你也做了,我想她也听说了你在太极殿的壮举。不过我还是要劝你,以后做事可不能如此急躁,这里是皇宫,可不是寻常人家。皇宫里的事情呀,说不明白。而且现在你有了太子,更不能肆意妄为了。我看你也没什么事情,好好休息吧,谢妃那里有我看着呢。”

徐羡之自尽的消息很快满朝尽知,这件事不久也传到了荆州。谢晦心如死灰,如今刘义隆已经有所行动,自己难逃一死。于是赶忙将自己的弟弟和侄子找来,说道:“我当年问蔡廓,能免祸吗?他说不能。当年我带着你们离开建康时,还以为他说错了,没想到,徐大人已经惨死。这些日子全得太后庇护,现在太后西去,看来皇帝要找我算杀兄之仇了。”

“叔父,要不反了吧,皇帝不过二十出头,就算他当年和先帝一起征战,可是和叔父比起来,不过是个黄毛小儿。”侄子谢世基说道。

谢晦听闻一惊,说道:“造反可不是儿戏,皇帝身边还有檀道济等不少能臣,哪是说反就反的。”

“现在荆州的兵都在叔父手中,还能怕他不成?”

谢晦的弟弟谢遯肥胖而木讷,万事没有个主见,只是在一旁喘着粗气听着,倒是他的儿子谢世基比较机灵,谢晦常把侄子带在身边。

“可是,如此一来,我和反贼有什么区别?”谢晦担忧地说道。

“叔父!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这些,你为朝廷卖命,他能做皇帝不都是叔父的功劳,现在倒好,皇帝忘恩负义想要咱们的命,那就告诉他,能把你扶上皇位照样能把你拉下来。再犹豫,等万幼宗来到荆州,咱们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徐羡之逃跑之时,刘义隆以为他会投奔谢晦叛变,没想到他只是寻了个地方自尽,这一举动让刘义隆动了恻隐之心,让他不想继续再追究傅亮和谢晦,于是派快马追上万幼宗,让其到荆州后,劝谢晦卸任刺史一职,归田还乡。

谢妃一直在平安旧时的公主府上歇息养伤,听到了皇帝不再追究的消息,高兴得恨不能马上回去。平安怕山高路远,她一人不安全,说道:“谢大人卸任之后按理会来建康向皇帝告辞,到时你再和父亲一起回去,路上也有人照应不是。”谢妃觉得有理,便不再吵着要回去,说道:“我来建康,也未面见陛下,想来还是太失礼了,如今陛下开恩,我现在是否要入宫谢恩呢?”

平安劝道:“你可太心急了,虽然皇帝现在对令尊网开一面,可是你毕竟是偷着来到建康的,怕是皇帝知道了会不高兴,你还是再等等,这些日子你就在府上待着。我这里地方不大,你姑且将就一下。”

万幼宗终究还是快了一步,毕竟讨伐逆贼之事不敢耽搁。谢晦见万幼宗来到荆州,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了,直接反了。这让刘义康犯了难,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好在檀道济和到彦之很快帅兵来到荆州,刘义康想也没想就投到了檀道济的麾下,共同讨伐谢晦。

谢晦在荆州手握重兵,但是士气却低迷。一来荆州的兵曾经大部分在刘义隆手下,让这些人现在回去打原来的主帅,在心里上士兵就极不情愿,二来是谢晦师出无名,清君侧是历朝历代对出兵的理由,可是再清也轮不到一个大臣来清。从谢晦反的那一刻,就注定会失败。

当这些士兵见到檀道济的战舰在江上首位相接,气势恢宏的时候,便四散而逃,溃不成军。见此状,谢晦带着谢世基走陆路逃亡。可是谢世基太胖了,骑马走一段路就要歇一会儿,谢晦着急赶路,但是又不能抛下自己的侄子。就这样一路歇一路逃,还是被檀道济赶上了。

两个昔日的战友相见时,没成想竟成了敌人。

“咱们帮皇帝登基,皇帝却要杀我!如果你是我的话,你该怎么办?”谢晦大声对檀道济质问道。

“陛下是要收回成命的,可是你做臣子的没有遵从做臣子的道理。”檀道济平静地回答。

“哼!你的什么狗屁道理,难道别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你就那么忍着?”

檀道济没有回答谢晦,而是让手下的张绍将谢晦等人捉拿,谢晦知道回建康是一死,于是想拔剑自刎,张绍手疾眼快,冲上去用自己的剑一下打掉了谢晦的剑,于是谢晦被押回了建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