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馈赠的代价34(1 / 2)

后口动物们看似只是在演化的前后上出现了颠倒,但是不论是多么微小的差距,在漫长的时间演化下终究会出现南橘北枳的差别。

不管是演化还是其他问题,徐远明白脑袋和屁股的问题自古以来都是根本性问题,后口动物遗传自两侧对称动物的神经网并不均匀,正常来说会在靠近那个负责吃与拉的开口附近会稍微密集一些些。

因为捕食和吞咽差不多就是这些动物所需要做出的最复杂的动作了,因此如果把这个开口作为口部,那么神经系统自然就会变得在头部比较集中。

刚好头部比较适合长出诸如眼睛、触角之类的感官,那么头部本就较发达的神经网就能顺理成章能地演化成脑的雏形。类似节肢动物和异虫的脑子演化,就十分顺理成章。

而且在头部演化出感觉器官,加上脑子在头部,神经信号可以最短距离的传输到大脑之中,尽可能的减少传输时间。运算速率在徐远看来这个问题,哪怕在现代丢球上都无比苛求,哪怕是少0.01秒的延迟都是各方竭尽全力去追求的,在生物演化这个关乎种族生死存亡的维度,怎么苛求都不为过。

但像我们的老祖宗之类的后口动物,搞了这么一出指口为菊,那脑子就指定是指腚了,徐远观察到最初的后动物脑子位于身体后侧。加之此时神经系统刚刚演化完成传输速率慢得感人,远离头部的脑子实在难以发挥作用。慢慢的后口动物把这个“原始大脑”退化了。

大脑是最为耗能的器官,现代人类的大脑只占身体体重的2%但是要消耗人体日常耗能的20%,可以说大脑对生物来说就是个奢侈品,对后口动物来说一个无法发挥作用的“原始大脑”退化才是必然的选择。

更麻烦的是由于后口动物的大部分身体空间已经基本都被“咽腔”给占满了,体内空间那是寸土寸金,为了方便其他功能的演化,没办法只能再苦一苦神经系统了,更加速了原有神经系统的退化。

看到这里徐远也理解,毕竟滤食性动物一不太需要运动,二不太需要感觉,这个选择也是符合自然选择的。但是如此演化下来,后口动物就像一台进食机器,在海底滤食各种浮游生物。

但是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如果你占着个躺着也能吃饱的生态位,面板属性上又是个渣渣,那等待你的会是什么命运。

很快,腕足动物、苔藓动物、异虫以及各种奇奇怪怪的生物都发现了这个申请的生态位,不约而同的开始挤进这片蓝海。甚至还有大战完古蠕虫的环节动物也来参了一脚。一时间各类动物都在想滤食动物转型,渴望在这个肥美无比的蛋糕上狠狠咬上一口。

大量滤食动物的加入,造成的结果就是把海底的浮游生物都滤成死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