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软体动物29(2 / 2)

徐远结合现代软体动物的演化倒也理解,逼近软体动物给人的感觉就是想称霸又不太肯下功夫,老是寄希望于偷师别人的奇技淫巧来走捷径称霸,可谓目标明确路线妖娆,在现代几乎能在软体动物身上找到一切霸主的影子。

徐远也知道演化的事情怎么能说偷呢,一切都是趋同演化。简单来说就是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形态结构向着同一方向改变。

一开始软体动物在坚定的走节肢动物那种开管式循环的路线,但它们还是老毛病,不肯竟学,自始至终都没有建立起节肢动物那么精细的血液渗透体系,所以它们最迅捷也就是蜗牛的水平,真正做到了师夷长技还是被夷吊打。

不过徐远也可以理解,终日在礁石上生活,也就没必要进行精细的血液渗透体系的铺设,也就不会产生相关的自然选择。如果是其他动物没有这套系统会被捕食、或者追不上猎物被饿死。但是依靠取食礁石上的藻类过活的软体动物就没有这种担忧。

至于软体动物的神经系统,可以说是它们少有的创新了,毕竟在软体动物中可是诞生了智力最高的无脊椎动物——头足类或者说是蛸类。就算不懂生物演化的也会在各种营销号中得知章鱼的聪明才智,而章鱼就是蛸类。

徐远开始认真的观测起软体动物的神经演化,看看它们又走出了什么道路。为了防止节肢动物那种脑子遍布全身带来了内部权利斗争,最后掣肘自己的情况,软体动物们从一开始就严格控制了自己的体节数量,这虽然让它们前期难以获得很大的体型,但也确保了脑的权力不至于太分散。

徐远看到它们在控制自己体型的同时也在整合着内部的各种资源。在此之后它们再逐渐对各个神经节的职能重新划分,大体上的思路就是将神经节分成三组,分别主管感觉、运动与内脏活动,也就是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与脏神经节,由于内脏活动不太需要高速反应,所以脏神经节一般是单独待在一边高度自治。

而感觉与运动之间关系非常紧密,为了尽可能得缩短两者之间来回的时间,不少软体动物将足神经节与脑神经节尽可能靠近。以此换来了超高反应速度和配合能力。

其实徐远也知道节肢动物并没有就此躺平,之前观测时就已经发现它们在有意识地精简自己的脑数量了,节肢动物先是让自己左右两侧的神经索合二为一,直接把脑的数量减了一半,但这只是相当于把全身所有的脑均匀增强了一倍,并没有改变强枝弱干的整体架构。

徐远也明白不管软体动物也好,节肢动物也罢,它们的锐意改革归根结底不过是在历史遗留问题中的负重前行,它们改革的终点不过是另一类动物的起点而已。

观测到此,徐远明白软体动物的基本盘已经形成,之后就是对于背部高高隆起的贝壳进行处理了,而着各种处理方式就演化出了不同的分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