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3(2 / 2)

李世民的目光垂落在那把‘戒尺’上。它被打磨得光滑趁手,因不太粗又不太长,且有韧性,刚好能藏入太子衣袖之内,以至于他刚才走进来时未曾看出。

太子选择这个作为负荆请罪的道具,倒并不出乎意料——堂堂储君,若是拿着一个醒目的刑具在外面走,难免引人注目猜测,只怕还没走到此殿,就活生生羞死了。

李世民动着念头想了想那情景,觉得眼前的臭小子又是可气又是可爱,不由谐谑道:“怎么不负在身上来见我?”

李承乾愈发红了脸,把头埋得更深,忽然手上一轻,是陛下拿起了那把戒尺。

“重罚就不必了,打坏了你也没有益处。但是你这般顽劣,罚一罚还是很有必要的。”说罢李世民掂了掂竹尺的份量——“伸出左手,打二十板。”

李承乾遵命照做。风声忽响,‘啪’地一声,顿时一片火辣的痛感自他的手心炸开,手掌立时痛得蜷成握状,旋即被一只手无情地捏住四指扯得重新展平。

疼得憋气轻嘶,他还没缓过劲来,又是一连九下。竹板有韧性,加之力道本就算重,疼痛累积几乎激出了眼泪。李承乾用力地缩起已然红肿的手,但奈何被捉着,攥不成拳,以一副痉挛般的古怪姿态僵在那里。

“伸直。”

不留情面的短促命令,迫使他又将手掌展开,李承乾无颜也不敢讨饶,另一只手偷偷攥住身下的毛毯,咬着牙忍过剩下的十记,末了,额头上已是一层薄汗,掌心板痕交错地肿了一层,被他缩回来抵在胸前缓解疼痛。

李世民仍未放下这把戒尺,拿在手上看了看,又看了看仍在吃痛的太子,淡淡道:“这把戒尺就留在朕这里,设作对你的教刑,日后再有犯错,便用它惩戒你。”

“是。”

沉默少顷,眼见陛下依然没有拿起那三篇文章看一看的意思,李承乾膝行两步,又将文章奉给陛下。

李世民见才挨了打的太子满面狼狈,额头的汗迹尚未擦去,手心红肿,眼睛也还泛着红,抿紧嘴巴,可怜巴巴的,不欲再使他难堪,便接过浏览起来,一面道:“记住,像这样的事,这是最后一次。再有下次,无论如何,也不会教你了。”

李承乾乖巧点头:“儿臣绝不敢有下次。”

仔细看来,这几篇文章的确远胜原先的内容,且显然是将先前的朱批吸收了进去,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李世民只圈注了纲要便还给太子,据此又勉励了一番。

李承乾缓了一缓,理清了腹稿,正坐起来:“儿臣重写‘教化’一文,别有所思,欲上禀为好。”

李世民搁下手上的笔:“说。”

“陛下教导儿臣,教化乃为正风气。可是臣遍览历代史书,尤其是近几代,发觉其中教化移风之难行,除了由于经年战祸,还有就是豪族的阻遏。”

这思路引起了李世民的兴趣,不禁凝神细听,示意太子仔细说来。

于是李承乾侃侃谈道:“自黄巾之乱至周齐之立,豪族挟田产、人口,竞为夺利。国之发展、军之存续,赖以屯田、苦民而已。天下之风,或望而趋于豪族荫蔽以避赋役,或难以为继,为盗贼草寇、流民而已。期间,豪族发展之势未尝重创,其文教之载,必利于其形势,维护前时世族把持天下之旧弊。”

李世民眉头微蹙,点了点头,听李承乾又道:“前代之君,欲削弱豪族之势,使豪族之佃户轮赋于国,无晋之急功近利,民怀其德,政令通顺,得以成功。然至隋末为止,每朝代更迭,虽有新制,但难免沿袭旧传统,其思想、风气,难以驱逐世族数百载经营之影响,只因天下彼时难定,为求尽速稳固政权,唯有如此。”

顿了顿,年少的太子语气转为笃定——

“但多代混战重立之后,豪族之势力渐渐不复往昔,且如今大唐一统四海、去除了突厥之患,重设田户,百姓均有田产为生存之资,新治开辟之际,比之前代之保守求安、妥协为存,形势可以说是极好,但世族数百载之旧风却仍然影响世人。臣以为是应当开新风的时候了。”

李世民对天下人‘不偃仰在朝士、不贵当朝官爵,而崇重衰代旧门’的风气早已不满,这番话正是说中了此心,不由道:“你能有如此见识,可见往日也算是用功,朕的心血也不算白费。你且说说,如何开新风?”

李承乾垂下头:“这个,儿臣正欲询问陛下的意思?”

李世民熟知他的习惯,这是在卖关子而已,不耐道:“你且说说,一会儿我召集议政就是。”

“是。”李承乾点点头,论道:“臣以为,世家虽已式微,但今人死守旧例,依然以世家之人为尊崇,其别贵贱、分地域,害天下新治,乃旧风之一也,欲革除之,重定尊崇之道也就是了。第二,朝廷虽兴文教,然教育才学之资本,其大半犹为世族家学所把持,朝廷设官学、科举取才之外,又有门荫、荐举之制度,此中更易为世族中人攀附、交结之风所限制,国家选擢什么样的人才,就会有什么样的风气,欲开新局面,此类事情仍需革新。”

李世民细思着其中的道理,面上渐露赞许,想夸一夸太子,转念想起方才惩戒的是那般上不得台面的错误,不由满是恨铁不成钢地摇摇头:“怪好的天资,偏偏就……”

李承乾又垂下头去,不敢回应。

李世民召房玄龄、高士廉、魏徵等入议事殿商议太子的建策。一番议论,几无分歧,最终造成了四条敕令:其一,改荐官制,使荐官之权责分散于三省之下,鼓励无依托关系之寒士自荐,由朝廷考核;其二,王府、见任宰相及勋臣子弟不须举荐官吏;其三,科举考官人选不沿旧传统论资,凡才干者皆可为之;其四,令黄门侍郎、礼部侍郎、中书侍郎等,重修《氏族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