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朝堂争斗(2 / 2)

年纪虽大,但手握兵权,又是勋贵出身,对皇家忠心耿耿,

要不是有其坐镇朝堂,只怕这朝堂空有其名罢了,

此人正是颖国公,武卫大将军刘达,

如今已年过七旬,虽身体还算硬朗,但年轻时从军征战,冲锋陷阵,

身有暗伤,不是必要的时候,其也不怎么参与朝会

“老国公息怒,我等也是出于关心江南百姓的生死,心中焦急,才失了礼仪”刑部尚书,与户部尚书对着颖国公说道

能在朝中做官的都是八面玲珑,看出颖国公并非真的生气,但也需给其台阶下,

颖国公刘达见有人递上台阶,也顺势说道:“嗯...老夫虽不管朝堂之事,但论事就论事,勿要吵闹”

二人称是后,便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之中满为了朝廷,为了江南百姓,

但实际的赈灾措施一点也无,见争来争去没有结果,再争论下去,已无意义,

这时闭目不言的两人,太傅、吏部尚书陈愈,尚书令黄瀚相互对视了一眼,而后便别过头,

像是达成了某种共识,见陈愈出列后,原本争论的二人也闭上了嘴,

二人心里明白,门阀事事不牵头,但事事都有其影子,

江林党事事都要争一争,陈愈出列是要对今日的朝会定下结论

“启奏陛下,江南之事,再争论下去也没有什么好的措施,臣建议改日再议”陈愈拱手言道

小皇帝并未发言,只是把目光看向了黄瀚,

黄瀚见小皇帝看向自己,也是出列出言道:“江南之事不小,一时半会儿也讨论不出办法,臣亦建议改日再议”

小皇帝这才开口说道:“既然两位爱卿如此说,那便改日再议吧”

而后把头看向身旁的宦官,宦官上前一步言道:“如无本奏,便退朝”

听闻太监如此说道,众臣已有人准备转身退朝,此时有一人出列并高声言道:“陛下,臣有本奏”

此人是现任兵部尚书杨霖,朝堂之中为数不多的清流之人,

其人虽身居高位,但朝堂之中,实权部门都被江林党与门阀瓜分一空,

江南之事,其也多有关注,原本的赈济灾民,灾民暴动等事,

皆由户部,吏部负责,杨霖也曾提出过建议,但都未被采纳,

只是此时灾民暴动已成造反之势,身为兵部尚书的杨霖,

深知如果再继续拖延,日后朝廷再想平乱恐怕千难万难,所以不得不出言禀报

小皇帝看了一眼出列禀奏之人后:“杨卿有何事禀奏?”

“启禀陛下,江南之地动乱,愈演愈烈,

如朝廷再不出举措,恐江南不复朝廷之地也!

臣建议双管齐下,

其一,朝廷调集粮草赈灾,

其二,派兵守住紧要城池,派兵平叛,

早日还江南之太平,以显朝廷之恩德”

杨霖对着小皇帝说道

“杨卿,言之有理,众位爱卿可有其他建议?”

小皇帝因年纪尚小,朝廷权柄都被江林党与门阀把持,

对事没有决定权,只能如此说道

吏部尚书陈愈出言说道:“杨大人建议甚好,只是如今朝廷实有困难,不知黄大人有何建议?”

陈愈这老狐狸,知道杨霖的两条建议有效,但要执行起来,耗费钱粮无数,不愿接手,便将皮球踢给尚书令黄瀚

“嗯...杨大人的建议很合理,赈济灾民与出兵平叛,都需钱粮,

不如让户部尚书大人来说说户部能否拿出钱粮。”黄瀚又把皮球踢给了江林党,

黄瀚知道,如果按照杨霖的建议,真要执行,恐怕门阀士族要出钱出粮,

门阀士族的观念根深蒂固,先有家后有国,而江林党在一旁虎视眈眈,实在不想做冤大头

“陛下容禀,连年来江南遭灾,赋税本就少,

今年更是受上极少的赋税,各地官员需要俸禄,户部结余的钱粮,

仅够本月俸禄,如要筹集钱粮,只能在江北筹募了,

想来尚书令大人一定会有办法”户部尚书先是摆清事实,而后诉苦,最后再把皮球踢回给门阀士族。

黄瀚见江林党如此不要脸的又把皮球踢回来,心中有气,

但面上大义凛然的说道:“启禀陛下,为朝廷筹措钱粮赈灾平叛,臣义不容辞,

只是仅靠臣一家之钱粮,恐怕杯水车薪,太傅大人,名望甚高,如振臂一呼,钱粮之事,定能迎刃而解”

黄瀚把大事化小,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不牵扯其他人,

这样谁也不会说他藏私,而后又把皮球推给江林党,毕竟太傅在朝堂之中,确实属于名望甚大。

“陛下,为朝廷与江南百姓老臣愿全力以赴,

只是眼下同僚们连俸禄都发不出来,

老臣家中尚有些银钱,都捐出来用来赈灾平叛吧,

只是老臣家中的钱粮全部捐出,也解决不了问题,

既然建议是杨大人所提,不知杨大人有何高见?”

陈愈眼见黄瀚又把皮球踢回来,想来再踢回去,终是会落了下乘,

既然是杨霖提出的此事,便把事情又推回到原点。

杨霖接下来的一番话,虽说是出于公心,

但却动了江林党,与门阀的核心利益,两个派系互相争斗,

是不允许有其他人在其中掺和,何况杨霖在清流人士之中有不小的名望,

在两党的合力之下,杨霖的官途又有何变化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