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李治上位初试朝政 如意出家静心清修64(1 / 2)

先皇的后妃被按照惯例礼送出宫这件事对于李治和长孙无忌来说并不麻烦,一来人数不多,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虽然几次按例采选良家进宫充实后宫,但是因为李世民本人把心思都放在了朝堂上,对于后宫并不上心;二来不管是由于李世民心理上的原因,还是身体上的原因,他在长孙皇后生下最后一个女儿新城公主后就再也没有子女出生,这是从长孙皇后去世时的635年一直到李世民去世时的649年,十四年的时间里李世民再也没有一个孩子出生,即使是他后期最钟爱的徐慧也没有生出一男半女,所以是容易处理的。

但这其中有两个意外,一个就是如意,如意曾经作为皇帝的侍书女官,从李治成为太子以后就一直和她侍奉在李世民的身边,这是六年的时间,李治新皇上位多少都会有一些慌张,所以李治想让她留下来,这是一种精神依赖,但是从如意自己来说,她认为现在是自己功成身退的时候了,所以选择了离开,实际上李治还对自己的舅舅提出了这个请求,但被长孙无忌以没有留下侍书女官的先例给否定了,所以在如意也拒绝之后,李治也就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还有一个人就是如意的好伙伴,充容徐慧,徐慧先是陪着皇帝养病,后来在皇帝驾崩后徐慧也病倒在了翠微宫,这样徐慧也不再离开皇宫之列,再加上徐慧的特殊性,不管是李治还是长孙无忌都忽略掉了她,不然就算徐慧是二品的充容,没有子女也会被送到别庙出家的,因为根据史料记载,李世民驾崩后他的某姓氏都没有留下的昭仪也被送到别庙出家,昭仪作为二品妃嫔之首都不会区别对待,更何况是徐慧的充容呢,她只是被负责此事的长孙无忌有意的无视掉了,这样徐慧就被留在了翠微山别宫。

李治在上位之后,先是诏令了自己的舅舅为中书令,执宰相之牛耳,然后又召回了被李世民外放到叠州做都督的李绩,李绩经过了李世民的考验之后,就回到了李治辅国大臣的位列,所以马上被召回长安任职开府仪同三司,这样李世民为李治安排的三位辅国大臣中的两位重新回到了朝堂上。

本来褚遂良也应该在被封赏之列,但是就在李世民下葬昭陵后不久,李治的龙椅还没有坐热乎,河东郡就发生地动之灾(地震),并且波及到了临近的河南郡和河内郡,更重要的是不管河东还是河南,亦或是河内郡,都关系重大,因为河就是黄河,这让李治和长孙无忌不得不重视这次地震,且不说灾民的事,这些地方尤其是河南郡,作为大唐的粮仓也让李治不敢掉以轻心,再者抵御黄河的堤坝如果因为地震的原因发生决堤的事,只怕到时候就更加难以收拾,说是动摇国本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李治为了稳妥起见,于是下诏安排自己现在最信得过的褚遂良作为皇帝的使者前去慰问,三位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同为文臣,李绩为武将,所以李治才会安排褚遂良前往地震的灾区,留下长孙无忌辅助自己,然后急诏李绩回到了长安,这其实也是长孙无忌的意思。

褚遂良到了当地之后把灾情上报李治,地震的灾情不容乐观,房屋受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伤者无人救治,衣食皆无着落,亡者无人安葬,废墟之下多有尸骸,这就是灾区的现状,并且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现在的灾情就怕只是一个开始。

这对于刚刚上位的李治无疑是一个开门黑,天灾最容易引发民心动荡的发生,正如李世民648年的白日星现才会流言四起,如果因为灾情的事再引发民变,那李治这个新皇的威严和民心必定受到冲击,无奈之下李治只能把褚遂良留在了河南郡,负责主持赈灾治河的工作,顺便勘验河东河南郡内的所有河堤,检查是否在地动之灾后有隐患,为了方便褚遂良征调民夫还免除了几个地方的赋税三年,算是妥善的解决了这件事,只是顾命大臣褚遂良暂时回不到朝堂了,毕竟治河修堤不是一日之功可以完成的,这也是为了保证大唐粮仓的无奈之举。

如果说地动之灾是李治上位以后的第一次课的话,那肯定就会有第二课和第三课,果然在李治提起赈灾之事后,马上就有朝臣在朝会上谏言,去年太宗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曾经计划兴兵三十万对高句丽最终一战,李治是知道这件事的,也知道这是李世民想为自己解决高句丽的后顾之忧,可是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溘然而逝,但三十万的兵士和粮草已经在皇帝的诏令筹备中,现在皇帝驾崩,这件事也就停摆在了那里。

李治不是李世民,所以在李治上位后对高句丽一战的必要性又被谏官拿上了桌面上,又是各种谏言不能打仗,李治作为太子的时候曾经亲眼目睹过当时自己的父皇面对这样的谏言也是无能为力,最后不得不依靠“魏征的托梦”才强行对高句丽打了第一场,后面因为战打赢了才让言官闭上了嘴,可是李治自己呢?

一来李治刚刚上位,言官正想给这位年轻的新皇一个下马威呢,所以马上就提出了对这件事的反对,二来李世民从来都是马上皇帝,战功赫赫,李治自己一场仗都没打过,群臣也不会相信李治的军事才能,三来李治并没有李世民的民心所向,百姓会跟着李世民打仗,是因为李世民打败了高句丽,解除了百姓对高句丽屡次战败的心病,这是民心所向。

但李治可没有这样的民心,所以对高句丽决战这件事李治自己虽然很想完成,在自己父皇病重的时候李治是对着李世民承诺会解决高句丽之患的,这也算是先皇的执念和遗愿,所以李治就想做好这件事,只是现实就是不管是朝堂还是民心,李治都没有这样的号召力,在加上现在河东郡发生地动之灾,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李治皆无,所以李治只能看着朝臣在下面痛陈这件事的利弊,结论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这就是朝臣给新皇上的第一课,以朝臣完胜结束。

这也是长孙无忌有意给李治安排的一课,李治新皇上位,就算他以仁儒著称,但男儿何不带吴钩,李治也是一个年轻人,年轻气盛,不知深浅,自以为是,急功近利,也想要像自己的父皇一样有一些文治武功,所以私下里对自己的舅舅提起了这件事,说是父皇的遗愿,作为儿子的想要替父皇完成,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不好直白的说些什么伤害李治的话,所以就有了朝堂上的这一课。

并且在河东发生地动之灾后,百姓不仅需要粮食赈灾,更需要重建家园,这三十万兵士中也有不少河东青壮,于是李治眼看此事不能成行,再加上李治本身的确没有什么军事才能,更加不敢冒险行事,自己感觉出战人数少了还不一定能打得多高句丽,索性就直接停罢了辽东之役,解散了这支东征高句丽的大军,不过这第一课好在也算是顺应了百官的意愿,挽留了皇帝的威严。

朝臣给新皇的第二课可就让李治没有那么高兴了。

先皇的妃嫔按照惯例离开了皇宫之后,从现在开始后宫就是属于李治的妃嫔的地方,只是因为李治还没有正式册封自己的后妃,所以妃嫔还不能确定自己各自的馆阁,比如皇后和四位大妃娘娘,都根据各自的品级有自己的处所,这是规制不可逾越。

现在是贞观二十三年的年中,按照礼制安排李治会在贞观年结束后宣布自己的年号,同时也会选定自己册封的皇后和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来充实自己的后宫,新皇上位自然也就想住新房子,所以李治打算趁着这半年的时间对后宫重新修整和装修,就这件事在朝堂上也是引起了一番争论。

又是诸多言官开始谏言,说是先皇最近几年三次征讨高句丽,早就使的国库亏空,哪里还有闲余资金来为皇帝修缮皇宫,并且大唐皇家克勤克俭是从长孙皇后娘娘开始就树立的传统,再说了先皇驾崩的国丧又是一笔大的开销,并且现在外面还有几处先皇时期的别宫还在修建,臣等以为值此天灾之际这些别宫的修建也要停了,也算是为百姓减轻负担,毕竟这都是百姓的劳役。

大唐的言官是出了名的不怕死,这是李世民赐予他们的权力,李世民本人就是以容言纳谏出名,其在位期间也从来没有因为直言敢谏治罪任何人,所以言官都是属于有话就说类型,废太子李承乾那么的叛逆也少不了言官的责任,说话一个比一个直接,李承乾难免感到厌烦,当时的老师杜正伦被贬也有这样的原因,所以言官们认为就连老子李世民都不敢因此治罪任何人,更别说作为儿子的李治了,所以一个赛一个的说话不客气。

李治没想到自己只是想单纯的翻修一下皇宫而已,毕竟因为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也就把重心放在了前朝,对后宫不怎么上心,已经多年未加修缮,现在自己新皇上位,新皇新气象,结果就是这一大波的反对之声,李治坐在皇位上一脸呆滞,他稚嫩年轻的脸上居然不知道自己现在该有什么样的表情,按理说他是皇帝,不该是他说什么是什么吗?朝臣附议即可,可是自己上位怎么就是面对这样的待遇呢?

李治听着朝臣你一句他一句的反对之声,一阵气急,脸色通红,他当时就想揭竿而起怒斥站在下面这些不识抬举的朝臣,可是又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话语来反驳,李治求助一样看向了自己的舅舅。

此时的长孙无忌看着被言官围攻的李治,也看到了李治求助的眼神,但还是没有什么举动,反而闭上了自己的双眼。

李治眼看自己的舅舅不可靠,习惯性的看向了自己的身旁,那是如意之前站立的地方,如意虽然作为先皇的才人,反而是跟李治待在一起的时间更长,先是崇文馆侍学,后来是陪着李治治理蝗灾,再后来又有高句丽千里奔逃的经历,从辽东回来之后又继续成为了李世民的侍书,跟李治一起侍奉在先皇身边,如意曾经数次解李治之围,现在李治遇到了难题自然的就看向了身边,可是此时如意已经出家到了感业寺,哪里能知道李治的困难,李治无助的坐在皇位上,最后被朝臣说的没有办法,嘴里只是“朕,朕”的呢喃着,“朕以为众爱卿说得对,朕不该浪费国帑,修缮皇宫的事就算了吧,至于外面修着的别宫也停了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