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如意萧未央再结仇 功成身退感业出家63(1 / 2)

从现在开始武如意就要进入宫斗的节奏了,如果说她人生的上半部分是见证朝堂之上,那下半部分就是切身宫斗之间,就像一支乐曲《双面燕洵》,如意的人生也是割裂的,上半部分代表了大唐的盛世繁华,万国使臣来贺,下半部分代表了大唐的风起云涌,诸多名臣落幕;上半部分象征了一个年轻女孩不太沉重的奋斗史,下半部分象征了宫廷的黑暗搏杀。

所以我尽量按照唐朝的历史把如意形象在太宗朝进行完善并丰满,尽量的做到了逻辑自洽,从我内心来讲是想描述出一个跟以往完全不一样的千古女帝的故事,我不想走古偶的路线和傻白甜的技巧,甚至不想写成女帝的发家史、上位史,只想讲好一个故事,并且我在上半部分的描写中不会太突兀的埋下了李治和如意感情的伏笔,以及李治对如意感情的依赖,为接下来的感情戏留下了引子-----下半部序。

大唐李世民皇帝驾崩,太子李治在舅舅长孙无忌的扶持下正式承继帝位,这时候最志得意满的人莫过于太子良娣萧未央,半忧半喜的是太子妃王婠,因为到现在为止王婠都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而萧未央已经有一子一女,并且现在肚子里还怀着一个,这件事在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虽然重要,但还没有那么明显,王婠还能隐藏这件事的影响,现在李治上位,立储的事就是摆在了天下人面前,所以她半忧半喜,喜的是自己是太子正妃,必定会成为未来的皇后,忧的是自己如果一直没有孩子这个皇后之位能坐多长时间?所以现在的王婠每天也是愁容不展。

反观萧未央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她现在虽然只是李治的侧妃良娣,但是她的儿子却是李治的庶长子,(只有皇后娘娘的孩子为嫡子,其他妃子的孩子称为庶子)并且太子妃王婠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怀孕过,只怕是身体原因也未可知,这就是萧未央手中的尚方宝剑,太子妃王婠虽然是正妃,但是还是被萧未央压得死死的,所以现在萧未央的气焰在宫中一时无两,可是萧未央心中还是有芥蒂的。

一直有一个人卡在萧未央的心上让她很不舒服,那就是武如意。

在长孙无忌宣布皇上驾崩之后,萧未央才知道皇帝在翠微宫的时候就已经归天了,所以她到两仪殿看望李治的那天晚上李治就是在为皇帝守灵了,可是自己过去之后因为内侍监的阻拦没有被允许进去,不管这是谁的安排,在萧未央看来都是一种轻视和不信任,她自己也失去了在李治最脆弱的时候,为李治雪中送炭的机会,如果所有人都是被这样一视同仁对待的话萧未央也不会介意,可是就在自己转身离开的时候,那个总是被萧未央看不起的小门小户的武如意却被允许进去,这才是让萧未央愤愤不平的地方。

在萧未央看来,武如意出身卑贱,当年就是因为狗屎运才会被留在宫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她居然会成为皇上的五品才人,虽然也是一个低阶女官,但作为同期进宫的小宫女,如意的路无疑比萧未央走的更加顺利,这样一进一退之下萧未央自然会看着如意是眼中钉,还有一个徐慧更加气人,当年明明就是武如意的跟屁虫,没想到居然会成为皇帝的二品充容,并且还在起居馆羞辱自己,这口气始终憋在萧未央的心里。

还有这一次皇帝驾崩的事情,李治为了这件事的保密,自己这个太子正经的良娣都不被允许进入两仪殿,可是武如意居然可以进去,这就说明在李治心中如意是比自己更值得相信的人,所以才会在为皇帝守灵这么重要的事情上作为陪伴,萧未央甚至怀疑李治和武如意之间会不会有什么不可道人的内情,这也是萧未央的担忧。

萧未央的担心也并不算是无中生有,她虽然不知道李治和如意有过很多共同的经历,可谓是同甘共苦过,如意也两次保护过李治的生命安全,这些她都不知道。萧未央只是看着如意的年纪和李治对如意的态度就很有危机感,如意虽然是李世民的后宫妃嫔,但是年纪却跟自己和李治差不多,并且如意也是一直作为皇帝的侍书陪在李治身边,谁知道两人之间会不会有什么猫腻,没准还真的可能会日久生情呢,这是萧未央身边宫婢的挑拨,她也深以为然。

并且李治治丧的这段时间内如意也是会经常会出入紫宸殿,和从前一样行走在李治身边,如意作为先皇帝的女官,这在萧未央看来都是一种不舒服,更别说两人本来就是“仇人”。

好在现在皇帝去世了,如意这样的问题马上也就不再是一个问题。皇帝驾崩以后作为皇帝妃嫔的后宫人员,何去何从是有惯例安排的,新皇帝也不可能还会把老皇帝的妃子继续留在后宫。

只是这件事表面上看只是给先皇的妃子找安身之所,其实也是有着品级之分,几位正妃娘娘都会被升格为太妃娘娘,剩下的其他也各有待遇,各有奖赏,这都需要长孙无忌和李治想出个办法和规程,要即对得上李治的孝道,还要符合离宫之人的身份,这也是一件体面的事,不然只怕会有损新皇的名声,所以长孙无忌在紫宸殿中跟李治商议此事。

说是商议,其实长孙无忌自己都已经做好安排,只是过来对李治加以讲解,李治对这件事也没有特别的想法,也是说以舅舅的计划为准,在长孙无忌离开后李治看着待在不远处做着记录工作的如意,如意现在还兼任这起居馆的职位,李治现在也是皇帝,自然需要记载起居录,直到有人来代替她的工作,因为如意作为李世民的五品才人,也属于妃嫔之列,自然也在离宫之列。

李治看着如意磕磕绊绊的道:“武内官,你想要留下来吗?”

如意抬起头看着李治,然后又低头思考了一会儿道:“宫婢作为先皇的宫人,理当离开,谢谢殿下的好意。”

根据北朝以来的惯例,驾崩之后皇帝的妃嫔有三种安置方式:第一种,妃嫔自己育有子女的,就有子随子,有女随女,宫里的几位一品大妃娘娘都是这样的安排,韦贵妃有自己的儿子纪王李慎,杨淑妃也有自己的儿子吴王李恪,燕德妃也有自己的儿子越王李贞,这都是她们即将的去处。

第二种,作为妃嫔没有生儿育女的,但是因为特定的身份也会被继续留在宫中,比如负责管理后宫的众多女官,她们名义上都是皇帝的后宫,没有自己的择偶权,只求一朝被皇帝临幸就能转变身份,以六尚二十四司的尚宫娘娘,尚仪娘娘,以及司记、司礼、司药等有特殊才能的女官为代表,这些人也会被留在宫中,直到年龄太大才会被放出宫去,或者被新上位的皇后娘娘安排人顶替,现在李治肯定不满足这样的条件。

第三种就是既没有子女,也没有特殊才能的,依据惯例她们就会被安排到为皇帝修建的别庙里出家终老,宫里的大部分妃嫔都会是这样的命运,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如意作为李世民的才人也会是这样的安排,但是如意还兼任着起居馆的职责,也一直作为皇帝和太子的侍书女官,算是介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所以这还会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被现任皇帝特别允许继续留在宫里。

唐高祖李渊有妃嫔薛婕妤,在李渊驾崩之后本来也应该按照惯例安排,但因为饱读诗书、学养深厚,并且当时恰逢长孙皇后的身体不好,所以薛婕妤即使是李渊遗留的妃嫔,也被李世民留在了宫里负责照顾教导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李治,相当于李治的乳娘(表意,因为她没可能做奶妈),所以如意如果想要留在宫里就需要新皇李治允许。

所以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萧未央提前在起居馆找到了如意,这一次来到这里跟上一次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上一次萧未央在这里意外的遇到了如意和徐慧,结果因为不知道如意成了才人、徐慧成了充容被二人折辱、打脸,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萧未央现在才是胜利者,不管武如意还是徐慧都是被清理出皇宫。

萧未央来到起居馆的时候如意正在看着一封信,是母亲杨氏给她写的信,信里的内容也是关于这件事的,杨氏作为前朝宗室,自然也会知道这个规矩,现在皇帝驾崩,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女儿要到宫庙里终老了,自己的女儿才二十六岁,可是换句话说,如意进宫之前自己不就已经预想到会有这样的局面吗?所以杨氏写信想知道自己女儿的想法。

从如意来说,她因为自己的母亲被武氏赶出了武家,生出了进宫出人头地的念头,在进宫之前曾经天真的以为宫廷会跟自己过去的生活差不多,顶多只是规矩更加森严,只是在进宫之后如意才看到了真正的宫廷,深宫不留无名之人,上下高低皆已天定,她自己知深浅才知万事难

如意自己也是经过千辛万苦才被选拔进宫,然后就因为小宫女故意陷害萧未央的事被牵连,那个小宫女当时也被阴德妃赐死,自己也被阴德妃以姜尚仪和徐慧的性命威胁去参加跳舞,这是如意进宫后被上的第一课,后来如意历经艰辛完成了舞蹈的学习,最终还是因为身份的原因让给了萧未央,再后来庆幸的是如意侥幸得到了才人的身份,这样武家也得到了奖赏,自己的娘亲杨氏也顺利的被武家兄弟接到一起赡养,到现在为止如意算是完成了她最初进宫的目的。

到后来如意因为受到太子李承乾“称心如意”闹剧的影响,不得不被皇帝“流放”到高句丽的异国他乡,并在那里亲身见识到了渊盖苏文的弑君之举,算是知道了君王的脆弱,后来又跟李治“巧合之下”捡到了李佑的书信,揭开了太子李承乾谋逆的序端,最终成为了太宗朝最大的事故,直接影响了李世民对高句丽的策略,最终的结果就是李承乾被废为庶人,齐王李佑被杀,魏王李泰被贬出长安,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如意认识到了宫廷的险恶,现在皇帝驾崩,如意感觉也到了自己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