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承天命一战高句丽 秉天时无奈撤兵锋56(2 / 2)

第二天的朝会,也是李承乾死后皇帝停朝的第一次朝会,众多大臣都知道这一次的朝会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有的人满怀心事,害怕皇帝做出什么不利的举动,有的则是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皇帝还是没有出现在皇位上,怎么回事?今天还是停朝吗?不应该啊,这时太子李治站在上面喊道:“皇上现在有一些事情要处理,所以请各位大人稍等片刻。”

这时候的李世民已经到了自己的昭陵,自己的皇后长孙已经被埋葬在这里,自己的良臣魏征也被陪葬在这里,自己以后归天了也会安葬在这里,李世民现在过来只是为了一件事,那就是推到魏征的墓碑,就是李治说的那个托梦,现在皇帝就是来做这件事了。

李世民看着魏征的墓碑,上面是自己为魏征撰写的碑文,思绪仿佛就在昨日,可是这天下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李承乾谋逆了,太子换人了,可是谁能想到这时距离魏征去世才一年啊,一年的时间就有这么大的变化,让李世民不得不怀念自己的这面镜子。

李世民看着魏征的墓碑,就像是面对着魏征本人道:“魏征啊,你一直都在劝谏朕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偃革兴文与民休息,谏言广纳君臣共理,朕知道这是对的,可是朕也没有办法啊,稚奴他不是个能够锐意进取的性子,所以我这个当爹的就不得不给他打下一份稳定的基业,让他做一个安安稳稳的守成之君,可是朕想平定这天下,还得跟朝臣们艰难周旋,这都是受了你魏征的影响啊,谏官们一个个的都不怕死,甚至是在求死,都把朕当成了昏君一样,就想留得清名在人间,所以这回朕又不得不请你出马说服他们呢,这可真是的,人都死了朕还不让你消停,上一次跟着朕一起承担太子谋逆的责任,这一次还要帮朕说服朝臣,朕有愧于你啊,可是东征高句丽这件事朕不得不做,只能在功成之后来向你道歉了,希望爱卿能够理解朕的为难,这样至少可以少杀几个人。”

皇帝接着又述说了自己这一年多的苦楚和心里话,有些话是对长孙无忌都不能说出口的,只是没想到这次来到魏征的墓前皇帝再也憋不住,都说了出来,这样的话也许只有死人才能听吧,这就是做皇帝的无奈啊,皇帝把想说的话说完之后站起身,远处的内侍看见赶紧走了过来。

皇帝说道:“给魏爱卿上香烧纸,然后就把他的墓碑放倒,注意别损坏了,不然你就要留在这里赔罪了。”

然后皇帝就骑着马离开了昭陵向着皇宫奔去,朝臣还在那里等着自己呢,东征的事今天也该有个结果了。

在众多朝臣还在苦苦等待的时候,宣政殿外想起了一阵马蹄声,所有人都在好奇是谁敢在这里骑马?这是不想要命了吗?只不过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下马走进来的是皇上,所以皇上刚刚并不在宫中?所以皇上早早地去了宫外?做了一件大家都不知道的事?

李世民没有让大家困惑太多时间,在走上皇位之后李世民开始道出自己一大早的所作所为。

皇帝坐到皇位后道:“昨天魏征托梦于朕,说是他不同意朕东征高句丽,所以今天早上朕就去推倒了他的墓碑。”

群臣都在思考皇帝说这句话的意思,人活一条命,人死一块碑,碑就是这个人生命印记的另一种延续,死者为大,除了仇人谁会推倒死人的碑呢?这就相当于把死人又杀了一次,所以皇上应该是想用这件事说一些话。

结合皇上刚刚说过的话,“魏征托梦说是不同意皇上东征之事”,所以皇上真正想说的话是对朝臣说的,魏征只不过是一个影子罢了,但皇上还是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有谁敢阻挡皇上东征那皇上就会杀掉他,就算他是魏征也不行,现在纵观整个朝堂,谁能在谏言上比得上魏征?所以都就免开尊口了,不然魏征的墓碑就是他的下场,明白了皇上的这句话的意思后,朝堂上的众人都是知道深浅的,就再也没有反对皇帝东征的声音存在。

这样皇帝历经了多少的艰难周旋,终于定下了东征高句丽之事,这也算是李治给了皇上的帮助,其实是如意的主意,只是吃亏的是已经去世的魏征,被推到了墓碑。(魏征故事纳入)

大唐对高句丽的战事在李世民的诏书后正式拉开序幕,诏书有言:高句丽伪王藏和莫离支渊盖苏文弑杀君王,是不义之举,残虐欺压百姓,是不仁之举,南下入侵新罗百济,是无德之举,现在新罗王向大唐求援,所以大唐决定出师东征高句丽,以天下正义之师讨伐不义,为高句丽臣民报弑君之仇,也为大唐百姓洗前隋兵败之耻。

虽然已经下定决心东征,但是作为一个马背上的皇帝,李世民对于战事的理解要远胜于对此一窍不通的隋炀帝,李世民知道对高句丽一战的风险,就像很早之前长孙无忌说的,前隋对高句丽输得太多了,不只是输掉了整个国家,还输掉了所有的民心,所以现在对高句丽来说就是心理上、士气上占据优势的一方,假如大唐对高句丽开战的话,只要失败一次就是在重蹈前隋的覆辙,对于百姓来说就是几十年前噩梦的延续,一旦战败就注定了李世民多年收拢的民心就会在一夕之间土崩瓦解,并且也会受到世家力量的反攻,战争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李世民赢了可以收复民心,但失败了就会面对世家力量的克制,毕竟一些世家是反对开战的,所以对高句丽此战只能赢,不能输。

李世民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为了提振士气,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之前不管是对突厥还是高昌,亦或是吐谷浑,李世民都没有这样做过,只有高句丽,李世民决定以亲身犯险的方法来提振大唐军的士气,用自己的亲自到来驱赶士兵心中对高句丽的恐惧。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率六军从洛阳北上,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迁移辽东、盖牟、白岩三州七万多人到大唐境内,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消灭大量高句丽军队,斩杀高句丽士兵四万余,其中在安市城下,唐军遭遇了高延寿和高惠贞带领的15万高句丽、靺鞨人联军中了李世民诱敌深入的埋伏,最终在李绩和长孙无忌的围攻之下带兵请降,这可谓是李世民东征的最大胜利。

只是随着战争时间转入冬季,唐军逐渐出现了缺粮缺御寒衣服的问题,李世民对高句丽一战天时已经不在,无奈之下只能秉天时挥师回朝,这样李世民就结束了自己645年对高句丽的第一次东征。

从结果来看,李世民并没有取得对高句丽卓见成效的胜利,因为都只是表象上的胜利,并没有真正的影响到高句丽的军事实力,这证明了在渊盖苏文统领下的高句丽的确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哪怕大唐的整体国力是高句丽需要仰望的庞然大物,但是在辽东这一块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唐军并不占多少优势,李世民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也在这一次的征伐之后意识到了这一方面的问题,知道高句丽是非一日之功可以搞定的事,所以后来的诸多军事行动都是以不断的消耗高句丽为主,大唐地大物博自然能够经得住消耗,但高句丽作为偏居一地的小国就没有这样的底蕴了,所以大唐对高句丽的第一次战争只是互相加深了唐高对彼此的了解,李世民也不可能奢望前隋三次东征都搞不定的事他第一次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搞定,最起码李世民经此一战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那就是打开了唐军惧怕高句丽的枷锁,从战略意义上来看,这才是李世民最大的胜利,连战连捷的唐军士气不断高涨,高句丽成了龟缩在城内的一方,李世民向大唐百姓证明了高句丽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噩梦,高句丽不再是大唐将士的他乡埋骨地,也不再是吓唬小儿啼哭的修罗地狱,这就是李世民决议高句丽一战的另一个原因,从哪里丢的脸就从哪里捡起来,前隋在这里丢掉了那片土地上百姓的荣光,丢掉了脊梁,那李世民就在这里拿回来,这样唐人才能挺起脊梁站起来,高句丽就是锁在大唐百姓心中的枷锁,是百姓的心病,也是民心上最大的污点,现在心病开始被去除了,污点也开始变淡了,这才是李世民最大的收获,至于胜利,只要可以开始就总会有结果的。

皇帝凯旋的消息流传到了大唐的各个角落,大唐的民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世家的影响进一步被遏制,这也是皇帝决议此战的另一个原因,可谓是一场胜利就可以掩盖所有矛盾,这也算是皇帝对世家的一次胜利,李世民距离自己为李治打造的万世基业也就更近了一步。

所以李世民对高句丽的一次胜利是大唐从上到下的,从里到外的一次胜利,对高句丽,对民心,对世家,对李治,这一仗的胜利可谓是一举多得,但也是李世民的一次豪赌,因为这是一场他输不起的战争,结果就是他赢了,也为自己千古名君的史书上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世民在回朝之后也是遵照了在魏征墓前的承诺,不但重新立起了魏征的墓碑,对魏征的家人也做了一定的赏赐和慰劳,算是表达自己对这位死了还被自己利用的老臣推倒墓碑的歉意,李治代表皇帝完成这件事,如意在知道李治给自己的老师立碑之后也一起跟着过去缅怀自己的这位良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