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炮火喧天14(1 / 2)

因为之前拍的照片缺少情感的融入与交流,陆笙笙决定这段时间多和这里的当地人聊聊。

也听一听他们对自己当前的生活和这片土地的看法。

语言不通,是她想要同当地人聊天所遇到的第一个阻碍。

虽说南苏丹有部分人会讲英语,但到底这部分人还是少数。

更多的人都习惯于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但像超市老板这类人群,说几句英语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不在话下。

毕竟他要打交道的人中包含了不少以英语为母语的人。

阳光下,一块高大的棕色木牌竖在路边,夺人眼球。

木牌上用白色粉笔写了一个英文单词“”,单词下面一行则写着它的中文翻译“超市”。

陆笙笙想着也许能同这家店的老板聊聊便走了进去。

甫一进门,光线霎时由明转暗,较之外面明亮的大街要暗上好几度。

陆笙笙也不急着直接就去同老板攀谈,她打算先在里面逛逛,看看皮博尔的超市都卖些什么东西。

意想不到的是老板见了她立刻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

“你是中国人?”

坐在柜台后的老板看着她大声问。

陆笙笙点点头,用英文说了句:“yes”。

说完之后,她像是忆起什么似的,脸上表情变得惊讶起来:“你会说中文?”

刚才她没听错的话,老板问她时候说的好像是中文。

虽然是有点蹩脚的中文,但她能听懂。

“是的,我能说中文。”看着陆笙笙脸上惊讶的表情,老板的语气有些得意:“虽然,一点点。”

“中国老板,你需要买东西吗?”老板的声音热情洋溢。

陆笙笙眨了眨眼,表情有些尴尬,她连连摆手:“不是老板,你才是老板。”

“我见过很多中国人,他们都很有钱,钱多的人都叫老板。”

那也可能是,相对皮博尔当地人来说的有钱,陆笙笙在心底暗想。

“我先看看吧。”陆笙笙说完这句话就钻入了货架之中,免得老板接着再给她推销什么东西。

小超市卖的东西不多,总共也就三排货架。

进门第一排货架上放着的是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饮料,绕到后面是一些中规中矩的饼干和面包,第二排放着的是一些炒菜用的调味料和瓜果蔬菜,第三排则是一些颜色鲜艳的衣物。

陆笙笙随便拿起一袋面包看了看,上面的包装是英文的,很多她也看不懂,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倒是能看懂。

她先找到中间的保质期,看完底部打印的生产日期之后她蹙了眉。

......这袋面包都已经过期大半年了,怎么还在货架上出售?

陆笙笙皱着眉又拿起了另一袋不同种类的面包。

同样找到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她发现这袋面包也已经过期了。

难道这是家专门卖过期食品的店?还是说老板从来都不会按时核对一下这些商品有没有过期?

她狐疑着去看写在价目栏里的价格,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就这一片看上去毫无胃口的过期面包折合人民币居然要卖二十块!?

这价格别太离谱,皮博尔的人均消费水平和发展程度难道这老板不知道么?

总不可能是专卖给有钱人的吧,有钱人也不至于这么爱当冤大头啊......

陆笙笙心里疑惑,走到柜台边就物价问题同老板聊了起来。

因为刚才老板说会讲一点中文,所以她用的也是中文。

偶尔有他理解不了的词,她再用英文解释。

从老板口中,陆笙笙了解到了皮博尔高昂物价背后令人唏嘘的原因。

这一年的南苏丹还是一个刚成立不满五年的新兴独立国家,从地方至政府,全都穷得叮当响。

族群对抗,内乱不断,政府本就稀缺的财力大幅度都用在了战争上。

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几乎永久停滞......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国际援助。

像这种保质期较长的面包亦或饼干,南苏丹当地根本无力生产,只能采用进口的方式从国外买进,而进口过程中的层层关卡让这些食物的成本一升再升。

此外,“物以稀为贵”这条市场法则也同样被皮博尔的供应商们奉为圭臬。

因此就造成了如今皮博尔大大小小的超市物价虚高的场面。

“但是老板,你把价格定那么高,没人买得起它不就一直堆在那了嘛。为什么不降低一点儿价格,这样说不定就有人愿意为它买单了。”陆笙笙还是不解,快过期的时候搞个促销活动也好啊。

老板摇了摇头:“不行,不行,这附近的老板没有一个人这么做,所以我也不能这么做。”

陆笙笙皱眉,这是什么道理?为什么别人不做,他就不能做?

“小姑娘,那你愿意为这里的哪件商品买单呢?你买得起,不贵不贵。”到这会儿了,老板仍在推销他的东西。

陆笙笙摇了摇头,她又不是有钱没处使,她可不要买这些过期的玩意儿。

从超市回去的路上,陆笙笙又路过了上次孩子们打篮球的那处地方。

和之前不同的是,这会儿空旷的场地上多出了一块竖着的黑板和几张小凳。

小凳上坐着七八个小孩,齐刷刷地盯着那个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男人。

陆笙笙被这一幕吸引了目光,不由走得更近了些去细瞧。

痕迹斑驳的黑板上用粉笔列了几个算式,这大概是一堂数学课。

在皮博尔,这样的“露天教室”并不罕见。

受资源所限,这便是孩子们上学的条件。

陆笙笙看到这些小孩的手上空空如也,没有纸也没有笔。

他们听课真的就光只是“听”。

原本背对着陆笙笙的男人在此时转过身来,他有一张沉静睿智的面孔,周身的气场泰然如山。

这样的长相和气质,在陆笙笙的印象里,似乎总该从事着高薪的工作。

而眼前的这位老师放弃了国外优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仍旧选择回到这里,回到这个简易的“露天教室”。

他对陆笙笙的到来并不意外,在这儿总能遇到很多外国人。

他曾在皮博尔遇到过维和部队的小伙,也遇到过红十字会的姑娘,想必眼前这位应该也是隶属于哪个国际组织的吧。

老师仍旧照常上着课,过了大概十几二十分钟的样子,他宣布同学们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

说完下课,老师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重又转过去把黑板上的算式全部擦了个干净。

陆笙笙本想趁着课余时间去和老师聊聊天,但见他手上忙个不停,便只能先等在一边。

老师先是握着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条直线,接着又画了好几个方框,框里还写了几个英文单词......

陆笙笙看着黑板上逐渐丰富的图景,突然觉得莫名有些眼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