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杨一清自请山西!三内阁情谊破裂23(1 / 2)

陕帮商人还是挺团结的,为了赶走大流氓杨一清居然舍得把准备囤积居奇的粮食拿出来救济灾民。

速度最快让杨一清都啧舌。

这件事发生在弘治十八年七月十二,到十九号,粮食就到了大仓。

可见这帮人想赶走杨一清的心思有多急切。

不过这些人还是没想到杨一清的无赖和狡猾。

杨一清的确是要去山西,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杨一清的折子写得很明白,权知山西巡抚。

意思是说现在山西巡抚李进,正在因为虞台岭大败这件事接受好听调查,我去那边帮他顶一阵子,忙完了我还回陕西来。

而陕帮这帮商人更不知道的是,陕西这片杨一清经营得相当不错,职能部门这片,右布政使是他提拔起来的,监察机构这块按察副使是他的人。

他是军政一把抓啊,人走了只要他交代好还会回来,陕西的行政就得按照他的大略方针走。

这里有必要提一句明朝的组织机构。

明朝地方上实行布政司(民政机构)、按察司(司法机构)、都司(军事机构)三权分立,巡抚原本是流动的职位,后来固定,名义上属于三司的上级。

但一般都司不归巡抚管辖,都司前期属五军都督府,中后期属兵部。

而巡抚为了控制全省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兵权,那怎么办呢?

别急,在地方上有一个衙门叫做兵备道,它属于管理地方军务的机构。

兵备道的主官由按察副使充任。

而杨一清除了是巡抚之外,还兼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属于按察司的顶头上司。

故而巡抚就是通过,按察司控制的兵备道掌握兵权。

在这七天里,杨一清的自荐折子到了吏部。

吏部尚书马文升看着和杨一清的折子一块到的,陕西的乡宦的举荐信。

这些乡宦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要么是六部、都察院致休的大员,要么是名流,分量不轻。

加上户部韩文的举荐,吏部批准了杨一清权知山西巡抚的请求。

吏部的意见到了内阁,刘健、李东阳准,谢迁保留意见。

司礼监没有批,先到了朱厚照的手上。

朱厚照看了折子后立刻召见了韩文。

……

而在这七天里,东南盐商们也不是没有准备。

虽然谢迁为代表的京贵去了谭景清那里开会,但只要开过特别正式的大型会议的人都有经历。

这种会议其实就是统一思想的,定个调子,大家统一想法就这么干,至于具体的实行就是下面人的事。

东南盐商总会遵照京城勋贵们的会议精神,立刻做出了反应,动员了诸多力量大把大把的银子撒了出去。

两淮盐运司、两浙盐运司上上下下都到位后,两个盐运司分别给当地的晋商会馆发了照会。

就类似决策实施前的例行通告。

通告是这么写的:为了响应朝廷对盐运的管控,即日起提盐顺序按照日期排,而不是多少排。

潜台词就是:以前是谁的关系好、谁的盐引多先给谁提盐,但现在按照时间来排。

如此一来那些手里只有几十几百引盐的小商小贩,就开心了。

这看上去是为了公平起见,其实不然,他们之所以要通知晋商会馆其实就是为了留个底,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是按照正常程序来走。

将来就算是要打官司,这都是陈堂证供。

晋商这个时候就没搞明白,为什么盐运司突然之间这么搞,但是又说不出什么来。

因为盐运司那边很快就真的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给那些小商小贩提了盐。

到这东南盐商们却还没搞完后手,甚至还吩咐各家商号开始对历年的进出账做一份假账。

这主要是防止朝廷开中纳粮后,晋商接管盐市后对东南盐商进行清算。

朝廷衙门里,盐运司的各级衙门胥吏就可以和商贩们对接共同编造假账,就连衙门的老爷都无法阻拦这件事。

因为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员三年一调动,但在衙门里的胥吏往往是本地人世代相传。

衙门里好像官老爷才是头,但其实不然,没有这些小吏在下面撑着老爷得累死。

在明朝虽然这些小吏的俸禄要从官老爷那里出,显得官老爷真的要养活很多的小吏一样,但事实的真相是这些小吏的家庭背景可能比官老爷还要强大。

皇权之所以不下乡,是因为没办法,官府的行政单位到了县一级就顶天了,从县到村这一级,就完全被乡里的乡绅把持着。

乡绅里面读书中举者、退休官员居多。

他们不仅把持着乡一级的行政权力,同时还往县一级渗透。

所以只要当地的乡绅一句话下去,盐运司的老爷也乐得见下面的人自己动起来。

朱厚照从现代社会来,又是经常看这些历史典籍的人,怎么也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这些猫腻。

但就明朝的交通现状而言,他是没办法让皇权能到乡一级的,除非再给他个五六十年的改革。

如今这群利益既得者们显然没有打算给他这种机会,很快都在行动。

他们在用行动告诉现在的官府衙门,他们也不是好惹的。

杨一清的自荐折子很快就到了吏部,吏部尚书马文升也是不粘锅,到了这种级别的大佬一看到折子的内容就知道是什么事,他甚至还往户部的方向看了眼。

“你们这两只老狐狸!”

他几乎是原封不动的就把这自称送给了内阁。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一般折子是先到司礼监然后到皇帝那里,最后到内阁的。

因为永乐大帝一开始设立内阁的时候,内阁就是一个参谋机构,但从英宗开始就变味了。 英宗即位的时候年幼,三杨就总揽了大部分的权力,这字递交上去的顺序也变成了先送内阁,然后到司礼监,皇帝反而是最后知道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