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五侯专权24(1 / 2)

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王昭君出塞2个月后,元帝在未央宫去世,年42岁。太子骜继位,是为汉成帝。尊奉皇后王政君为皇太后,任命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皇太后王政君的父亲王禁,是元城人(河北大名),当初为廷尉史(司法人员)。王禁好酒贪色,妻妾众多,育有8男4女。王政君的母亲李氏是王禁的第一任妻子,生王凤(排行一)、王崇(排行四)、王政君(排行次女)。王禁的其他妻妾生王曼(排行二)、王谭(排行三)、王商(排行五)、王立(排行六)、王根(排行七)、王逢时(排行八)和王君霞(排行长女)、王君力(排行三女)、王君弟(排行四女)。王政君幼时聪慧灵巧,书画鼓瑟,一学便通。长大后两次许人,未婚夫都在纳币完聘后病亡。于是祖父王贺把王政君引入宫中,为“家人子”(侍女丫环),不久,被选入太子宫中,生刘骜,立为太子。

刘骜从小喜爱读经书,也很博学,待人宽大,处事细心谨慎。后来好饮酒,陶醉于宴饮俗乐,元帝认为他没有能力治理国家。而另一位皇子山阳王刘康,颇有才艺,母亲傅昭仪又得元帝宠爱,元帝常有意想立刘康为太子。元帝晚年多病,不亲自过问国家大事,却特别爱好音乐,时在殿下放置鼙鼓,元帝到走廊上,常背靠栏杆,用铜丸投击鼙鼓,声调紧密悦耳,侍妾们以及左右对音乐有素养的人,也不能如此的敲打,而刘康却能这样,所以元帝不断地夸奖刘康的才干。史丹(史高儿子)进言说:“一般所说的才干,是指聪明而好学,温故而知新,就像皇太子一样。至于用演奏乐器的能力衡量人,那么陈惠、李微这些能吹善弹的人,难道比匡衡还要高明么?可以让他们当宰相吗?”元帝一笑了之。

后来,元帝卧病在床,傅昭仪和刘康常在病床前侍奉,而皇后和太子刘骜却很少能够进见。元帝的病情越来越重,心情常常恍惚不定,好几次向尚书询问汉景帝罢太子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的往事。这时,刘骜的大舅父王凤为侍中,同皇后、太子都感到忧心忡忡,不知道怎么办才能挽救这个局面。史丹因为是元帝最亲密的大臣,能够直进寝殿探病,等到元帝偶有单独在房间的机会,史丹便直入元帝卧室,叩头匍匐在靑色的蒲席上,哭泣说:“皇太子以嫡长子的身份封为太子,已经十多年,名号已为天下百姓所熟知,万众归顺自愿当他的臣子。山阳王刘康平素受到皇上的宠爱,而今流言纷纷,大家十分关切,以为太子的地位有动摇而被改立。果真如此,那么公卿以下的大臣,誓必以死进谏,拒绝接受这项改变。我请求陛下先赐我死,作为群臣的表率。”元帝素来心肠软弱,不忍看见老臣史丹泣不成声,而他的话又恳切中肯,甚为感动,长叹说:“我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太子和刘康、刘兴年纪都小,我的心中非常挂念他们,并没有改换太子的念头!也没有这个论议。而且皇后一向谨慎小心,先帝又很喜欢太子,我怎能违背先帝的旨意!你是在哪里听到这些话呢?”史丹听后,马上退出青蒲席,叩头说:“我误信传闻,罪当处死!”元帝接受了史丹的意见,告诉他说:“我的病已入膏肓,恐怕无法再恢复健康,你要用心辅助太子,切莫辜负我的重托!”史丹抽泣告退。右将军王商(此王商是宣帝舅舅王武之子)、中书令石显,也都拥护太子,太子因此被确定为储君,得以继位。

建始元年(前32年)正月,成帝调任石显为长信宫的中太仆,掌理皇太后车驾事宜。石显失去元帝的依恃,离开中枢要职,于是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一条条列举出石显的罪行,提出弹劾,连同石显的同党牢梁、陈顺都被罢官。石显被谴送回故乡济南郡,因忧愁悲惧,不进饮食,死在途中。凡是因结交石显而得任为官的人,都被免职贬斥,少府五鹿充宗降调为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改任雁门郡都尉。

司隶校尉(带兵的监察官)王尊上奏弹劾说:“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知道石显等人专权弄势,作威作福,是四海之内的灾难,却不及时报告皇上惩罚他们,反而百般谄媚,曲意奉承,攀附臣下,欺骗皇上,顺从邪恶,迷惑国家,毫无大臣辅政应守的道德,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幸而这都是在去年七月大赦之前,不必追究。然而在大赦之后,匡衡、张谭指控石显时,不但不自陈自己不忠的罪过,反而诋毁先帝任用奸险之徒,荒谬地宣称:‘文武百官畏惧石显,甚于畏惧皇上’。这种贬低皇上,抬高下臣,不是他们所应该说的,实在有失大臣的体统!”匡衡既羞惭,又恐慌,脱下官帽请罪,缴还丞相印绶。成帝因刚上任,不愿重惩大臣,反把王尊降为高陵县县令。然而朝中很多人支持王尊,认为他做得很对。匡衡心里常觉不安,以后每遇水旱天灾,就请求辞职让位,皇上则每次下诏书慰留。

壬子日,成帝封舅舅王崇为安城侯,另赐给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等5人为关内侯。

建始二年(前31年)正月,依匡衡的奏请,下令撤除位于雍县的五帝祭坛和在陈仓的陈宝祠。三月,册立许氏为皇后。许皇后是车骑将军许嘉的女儿,元帝因哀悼母亲恭哀后在位日子不长,就惨遭霍氏的毒害,所以特选许嘉的女儿婚配给太子。

建始三年(前30年)秋,成帝准备把朝政大权委任给王凤,所以在八月份,把车骑将军许嘉免职,以特进(仅次三公)身份,置身朝列。

十二月,匡衡因被指控在他侯爵的封邑中,侵占4百顷土地,他管辖下的主管官员盗取实物价值十金以上,依法被免为平民。匡衡幼年家境贫寒,以凿壁借光勤奋苦读,对《诗经》有独特透彻的理解,官至丞相。但其言行严重不一,阿附宦官石显,最终落得为人不齿。

建始四年(前29年)夏,成帝召集前些时候所荐举的直言敢谏的人才,在未央宫白虎殿举行面试。这时,成帝把国家权力托给王凤,“政事大小皆由凤出”,所以大家都对此提出批评指责。谷永知道王凤正受重用,握有大权,想暗中投靠,就说:“而今四方外族都已归顺,北边没有荤粥、冒顿的祸患,南边没有赵佗、吕嘉的发难,边境安静,没有战争的警讯。最大的诸侯,也不过拥有几个县的封邑,已失去当年吴、楚、燕、梁等诸侯王那种尾大不掉的形势。文武百官谨慎敬畏,小心翼翼,更没有像上官桀、霍禹之类的乱臣贼子阴谋叛乱。我深恐陛下不听正确的批评,忽视天地赐予明显的警告,听信愚昧的瞎说,归罪于无辜,把政事托付给不可信的人,那么就大失天心,这是非常不应该的。陛下如果能深切考虑我的建议,而能排除沉溺已久的心意,解除专心于一美女的情爱,奋起刚强的威严,平均布施恩德,使所有美女都能有机会人人进身,多方去收纳能生儿子的女人,不管她美丑,不管她是否曾嫁过人,不管她的年龄是否相当。仔细推论,陛下如果使出身卑贱的嫔妃生下儿子,反而是一种福气。因为目的是在皇位得到继承人,至于谁生他,并没有贵贱之分。一旦上天保佑,赐予男孩,来宽慰太后,使其忧虑消失,也解除上天的愤怒。这样,后代繁衍,灾害自然消除。”成帝将这一意见,拿到后宫去公开,并提升谷永为光禄大夫。

这年秋,连绵大雨下了十多天,黄河边东郡的金堤决口。大水泛滥,淹没4郡32县,耕地15万余顷,严重的地方,水深达3丈多。官府和民间房屋冲坏4万多间。御史大夫尹忠提出的救灾方案过于简略,成帝痛切地指责他不尽职责,尹忠自杀。

河平二年(前27年)六月,成帝册封他所有的舅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5人在同一天受封侯爵,世人称为“五侯。”

刘向眼看着王氏权势日益膨胀,而皇上还一心欣赏《诗经》、《书经》等古书,便根据《尚书·洪范篇》,收集自上古以来,历经春秋、战国,以至秦、汉等有关于吉兆和天地灾异的记载,推测其中含意以及因果祸福关系,显示出它的灵验,分门别类,各以编目,共11篇,书名为《洪范五行传论》,呈献给皇上。成帝心知刘向对朝廷是一片赤诚,是因为王凤兄弟的权势过大,才写此书来劝告他,但成帝最终不肯剝夺王氏的权位。

河平四年(前25年)三月,琅邪太守杨彤和王凤有姻亲关系,琅邪郡发生灾害,丞相王商(宣帝表弟)负责去查问实情,王凤替杨彤求情,王商不肯答应,并奏请免去杨彤的官职,成帝压着未批。王凤因此怨恨王商,暗中寻找王商的短处,指使频阳人耿定上书,指控“王商和他父亲的婢女私通,妹妹淫乱,奴仆把奸夫刺死,这可能是王商教唆的。”成帝认为这些都是难以证明的暧昧小错,值不得处理。可是王凤坚持要查办,屈于舅舅的压力,成帝把奏章交给掌管纠察百官的司隶去处理。太中大夫张匡是个巧佞小人,发现这是个升官的好机会,立即上书,用最恶毒的语言毁谤王商。于是主管官员上奏请把王商拘拿到奉诏成立的特别监狱。成帝素来尊重王商,也知道张匡的话阴险,下诏说:“不能办他。”王凤坚持要追究。四月,成帝被迫下了诏书,收回王商的丞相印绶,免去职务。王商在免相的第3天,突发重病,吐血而死。王商那些在朝中担任驸马都尉、侍中、中常侍、诸曹、大夫的子弟和亲属,一律调出朝中,放为外官。

王凤独揽朝廷大权,成帝谦让软弱,又无能力拘束王凤。左右侍从推荐刘向的小儿子刘歆,说他通情达理,是个奇异的人才,成帝召见他。刘歆在成帝面前朗诵诗赋,成帝大喜,准备任命为中常侍,并叫左右去拿官服,在要下拜受职时,左右的人都说:“这件事还没有告诉大将军。”成帝说:“这种小事,何必麻烦他呢。”左右惶恐,跪下叩头力争,成帝不得已,只好告诉王凤,王凤认为不可以,任命遂作罢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