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节 考秀才(3)91(1 / 2)

进入考场后,先是一排屋子,这排屋子不是用于考试的,而是用于确定考生本人身份、对考试进行方方面面的检查的。这年头没有身份证、照相技术,画像又麻烦,所以确定考生身份的是“考引”,类似于“路引”,考引上详细地记载着考生的身形相貌等,若有一点不符,比如考引上写着“黑瘦”,但真人白胖,就要被反复盘问甚至被当场乱棍打出去。

夏华的考引上是这样写的:

考生夏华,夔州府太平县人氏,万历元年生人,十六岁,身高约五尺二寸,身形匀称,略长偏圆脸,五官端正,无胡须,面部无伤疤、无胎记、无痣斑,牙齿无缺失,双手无六指,双脚无六趾,身无残疾,左腰间有一黄豆大黑痣。——按照明朝尺寸,夏华身高约五尺二寸等于后世的一米六六。

给夏华检查的衙役就像猪贩子挑选猪仔一样一丝不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核对着夏华本人和考引上的这些描述,把夏华的脸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让夏华张嘴看牙齿,伸手看手指、伸脚看脚趾,撩起衣服看左腰间的黑痣,还使劲地抠了抠,疼得夏华眼中泛起泪花,这是为防止这颗黑痣是冒名替考者粘上去的。

不能怪这位衙役如此尽忠职守,如果夏华不是本人,而是旁人冒名顶替,东窗事发后,他就算不掉脑袋,也起码要挨八十大棍外加流放两千里。

验明正身、确定是考生本人后,衙役们还要对考生们进行搜身检查,其力度堪比后世缉-毒-警-察从人-体-藏-毒者身上搜毒品。

科举制上千年来,早期的搜身检查是要让考生们脱得精光赤条条的,但考虑到这么做有辱斯文,特别是一些考生以后当官甚至平步青云成为朝中大臣,在位极人臣后一想到当年进考场时的这段不愉快的经历,是个人都会觉得膈应没面子,搞不好当年给他们搜身检查的衙役在喝醉酒、人多时还会得意炫耀“李大人啊,他当年进考场时就是我给他做的搜身检查,你们不晓得,他长了好大的痔疮啊”“王大人啊,嘿嘿,悄悄地告诉你们哟,他那话儿只有小拇指这么大”…于是,在一代代混出脸面的考场搜身检查受害者的努力下,他们的后辈们在接受搜身检查时终于不用脱光了,可以保留一条内裤。

浑身上下只穿一条内裤的夏华看着给他检查的衙役巨细无遗地把他脱下来的衣物包括鞋子、袜子一点一点地捏着,防止有夹层里面夹带了纸条,又仔细地查看了衣物上每个地方,防止上面写了小抄。在确定没有问题后,衙役示意夏华穿回衣服,然后又认真地检查起夏华带进考场的文具和吃食,墨砚、笔杆、木箱都被仔细地观察和敲击听音,防止里面是中空的,吃食也是如此。夏华很庆幸宋词儿贴心周到,给他做的脆饼很薄,衙役稍微看了看就通过了,没有动手抓扯搓撕,否则他肯定吃不下。

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夏华通过了验明正身和搜身检查,来到考场中部的一片空地上。

空地正北是一堵墙,墙上是一幅很大的孔圣人画像,上道“万世师表”。全府十三个县约七百名考生集合成方方正正的队列,面朝孔圣人画像,等待主考官,很快,主考官出场了,正是夔州府知府大人。知府大人一脸不苟言笑,他先带着全体考生向孔圣人画像毕恭毕敬地鞠身行礼,然后转过身来对考生们进行训话,内容无非就是告诫考生们规规矩矩、本本分分、不要作弊,作弊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轻者披枷带锁、脸上刺字、游街示众,重者杖责受刑、发配流放,更重者斩首示众,考官也要跟着一起倒血霉,在说完这番杀气腾腾的警告话语后,知府大人又和颜悦色地鼓励了考生们一番,祝考生们高中、前程似锦、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给家乡和家乡父老增光添彩等等。

知府大人的这番话是发自肺腑真心的,身为一方父母官,其治下如果学风昌盛、出的才子数量比往年多,这也是他的重要政绩之一,跟他以后能不能升官是息息相关的。

训话完毕,接下来是唱保环节。

唱保是科举考试的结保制度,五人一组互相联保,若有一人作弊,另外四人跟着连坐,从而互相监督、加大防作弊的力度和效果。这五名考生还要再请一位本县廪生——廪生就是在以前参加院试考秀才考得本县第一的秀才——担任保人,由廪生作证这五名考生确实都是本县的学子并且都是本人,从而杜绝冒名替考。

请保人的市场价是一两银子,换而言之,一名廪生可以在这场考试中轻轻松松地赚到五两银子。客观上讲,这钱虽然赚得轻松,但有风险,一旦出事,廪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夏华同组互相联保的另外四名考生都是于先生的学生,互相知根知底,都是良善诚实的人,该组保人正是于先生的儿子,名叫于悦。于先生是秀才,于悦也是秀才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去年院试中考得太平县第一,荣为廪生,八月时,于悦也会前往成都参加乡试。

“太平县廪生于悦保孙文龙、赵国俊、孔贞一、夏华、何杰五人!”轮到夏华这组时,有衙役高声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