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权臣(2 / 2)

不得不说,古代这种正规大典礼仪,真挺折腾人。

还好不是大朝会,否则官员还要跳舞助兴,简直离谱!

“诸位爱卿,今日朔望朝参,有何机务,不需顾虑,尽可畅所欲言。”李治温和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立刻有通事舍人沿墙走到殿外,将李治的话传给外面官员,朝议就此开始。

长孙诠这几日听多了朝议,早没了新鲜劲。

李治刚登基不久,两个辅政大臣又是一伙,大事小事,都由长孙无忌拿主意。

李治对两人极为尊敬,凡长孙无忌所建,无不采纳。

这也情有可原。

当初太子李承乾造反,便是长孙无忌劝说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

后来李世民又觉得李治太过懦弱,担心他无法守住江山,想立吴王李恪为太子。

长孙无忌又带头反对,李世民甚至质问:“李恪不是你外甥,所以你才反对吗?”

长孙无忌则回答说:“太子仁厚,乃守成之主。储君至关重要,怎能多次更改。请陛下熟思。”

这才保住李治太子之位。

所以李治现在对长孙无忌言听计从,并非无因。

然而人都是会变的,特别是一位君王。

长孙无忌的问题,便在于没有意识到李治身份的转变,没有摆正自己位置。

居功自傲。

历朝历代,再亲密的君臣关系,都经不住这四字考验。

来到唐朝后,长孙诠便一直在想怎么避免悲剧发生。

第一个方法最直接,劝长孙无忌放权,急流勇退。

他不出事,自然连累不到自己。

可长孙无忌何等枭雄,亲自策划过玄武门之变的人物,岂能轻易改其意志?

所以长孙诠还暗中谋划了另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难度低,只要大功告成,就算长孙无忌一条路走到黑,也影响不到他。

朝堂上,已有不少官员上疏陈奏,尤其是许多外地官员。

他们很多都是各地州县长官,早早来到长安城的驻京办事处——邸,就是为了参加朔望朝,将地方问题上报。

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高季辅、张行成五位宰相皆已起身,议论各地官员上奏之事。

唯有李勣安坐不动,他平日很少参议政务。

长孙诠听了两句,原来是在讨论官职改名的事。

地方官员请求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诸州治中为司马,别驾为长史,治礼郎为奉礼郎,以避李治名讳。

李治却不愿意。

他觉得老爹也没有因“世民”两字改官名,自己不愿开先河。

长孙无忌出列道:“陛下,先帝两字名,在礼制上不偏向某一避讳。陛下却是单名,理应避讳。”

李治道:“就依太尉之言。”

便在这时,外面忽然响起一阵鼓声。

长孙诠愣了一下,晨鼓早停,怎会又响起鼓声?

忽然间,朝堂一片哗然,大臣们都在窃窃私语。

长孙诠反应过来,是登闻鼓!

真有百姓来皇宫告状!

奇怪,登闻鼓才设立不久,知道的百姓应该不多,哪有这么快就有百姓来告状?

还正好赶在朔望朝的时候……

“陛下,既有百姓击登闻鼓,必有重大冤情上奏,应带上朝堂,允其当朝陈情。”说话的正是提议设立登闻鼓的宰相张行成。

李治道:“爱卿所言甚是,快将人带入大殿。”

左右候卫掌管登闻鼓及接收百姓冤状,也负责保护击鼓百姓安全。

在众大臣议论声中,左候卫将军张大安带着一名青年进入大殿。

长孙诠瞧见那青年模样后,眉头一皱。

只见那人身材高大,脑袋却奇小,双耳都被割了,约莫三十岁,走路微微前倾。

他来到朝堂也不紧张,叩首便拜。

“洛阳小民李弘泰,拜见陛下!”

李治抬了抬手,温言道:“平身,你于朔望朝击登闻鼓,可是有天大冤情要上告?”

李弘泰却不起身,道:“小民并无冤情,只是无意中撞见一桩谋反大案,想奏告陛下!”

话音落下,群臣脸色齐变,长孙诠也眉头一皱。

李治虽继位不久,但李世民临死前安排妥当,朝内外一片清平,并未产生混乱。

这时突然有人跑过来,要举报他人造反,明显是要搞事情。

李治显然也想到这一点,一张脸沉了下来。

“哦,你要告谁谋反?”

李弘泰大声道:“小民要状告当朝太尉长孙无忌结党营私,意图谋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