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二次朝会(五)(求推荐)16(1 / 2)

穆文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也不示意其他人替自己开口,直接出班奏道:“新君即位,按照祖制,应当拜一位太傅,由太傅录尚书事辅政。今日既然已经确定好了新皇人选,臣请陛下拜太傅。”

“臣推荐前太尉,汝南胡藩胡仲举为太傅,录尚书事!”

听了穆文的话,朝堂中的众人,不管是穆太后还是三公九卿,甚至包括站班的虎贲郎都显得很吃惊。

新皇登基,按照祖制是应该拜大将军、太傅,以大将军、太傅及一名三公录尚书事,辅佐皇帝执掌朝政。

穆文说什么拜太傅,实际上的意思是拜大将军及太傅,还包括之后的配套,确立三位录尚书事。

说白了就是确立自己大将军的名位!

不说他给自己争名位显得失了身份的问题,只说他口口声声按照祖制,但祖制却不支持皇太后拜大将军和太傅!

大将军和太傅都是拜。是有很正式的仪式的,这个仪式必须得皇帝亲自出面,皇太后虽然临朝称制,一如皇帝,但却是女子,按照规矩不能代替皇帝主持这样的正式仪式。

而且军中女子不祥的观念根深蒂固,大将军更不可能由皇太后一名女子来进行拜将。

谁都知道穆文将是新一任的大将军,现在他不等新皇即位就提出拜大将军、太傅,任命录尚书事,这也太过急切了吧,而且也于礼不合啊。

他为什么这么急切,甚至做出明显违背礼法的事情?

一切只不过是没有功绩支撑却侥幸骤然登临高位后,自然而然出现的强烈的不安全感作祟罢了!

一直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种因为德不配位而产生的不安全感也是必有灾殃的重要原因。

其实有一件事穆文没有想明白,他之所以和魏幽当年不同,能那么顺利的确定新皇人选,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完全是因为世易时移的缘故。

当年魏幽选立新皇之时,他是与宫中的宦官站在了一起,反对者都是在地方、在朝廷根深蒂固的士族,士族们肯定不愿意拜倒在外戚和阉宦的脚下,魏幽又弑君、强行确立继承人,这不就得斗个痛快吗?

现在不一样,他是和士族站在一起,他女儿是皇太后,宦官们虽然势大,但却只能选择暂避锋芒,当然不会在人选上和他就行什么争执,而且对于宦官们来说,谁是皇帝根本不重要,不管谁成为皇帝,都会重用宦官,用以压制外戚和朝臣。

穆文能从城门校尉一跃成为大将军,靠的就是传统、祖制的力量,现在他却主动去破坏皇帝拜大将军这些传统。

支持他的人都不愿意他破坏传统,但却十分无奈的发现,他们做不了什么。

如果是穆文示意别人站出来为他提前争取拜将的话,他们还能攻击那个人败坏祖制,阻止事情继续往更坏的地方发展,现在穆文本人亲自站出来,他们这些支持者要怎么反对?

他们的反对除了会让穆文的反对者看笑话之外,也会沉重打击穆文的威信,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穆文被阻止,或许会幡然醒悟,对那些站出来反对的“诤臣”敬重有加,也可能会展现“爱贤之心”,将“诤臣”高升调往外地为守相。

说是为了自保也好,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好,穆文的支持者都没有站出来反对这件事情。

今日给穆文拜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见此情形,曹杰心里有些高兴,穆大将军啊穆大将军,不知道皇帝知道你这位大将军居然是皇太后绕过他封拜的,心中会是个什么想法?以后会如何看待太后,看待你这位大将军呢?

心中虽然欣喜穆文走了一招臭棋,曹杰却显得很是忧虑地向穆太后抱怨。

“国丈怎么如此糊涂!封拜乃是皇帝之权,他这是逼着陛下抢夺皇帝的权力啊。亏得陛下您还心心念念要调和新皇与大将军的关系,让他们君臣相和,大将军这也太不体恤您的孝心了!”

穆太后原本只觉得自己父亲出来给自己争官位不妥,却没想到这么多,现在曹杰点了出来,顿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曹卿,你看现如今该如何是好?不如我将父亲的建议驳回?”

“这恐怕不行啊,这是大将军自己提出来的,相当于破釜沉舟了。若是被陛下您给驳回了,那日后国丈恐怕也没有脸面立于朝堂之上了。”

“可......可......可这该如何是好?”

“陛下,如今只能两害相权从其轻,两利相权从其重了。国丈与新皇的矛盾,日后您还可以多花些心力去弥合,国丈的脸面今日要是掉了,以后可捡不回来了。”

“唉~~~只得如此了。”

“朕认为,城门校尉所言确有道理。现如今既然已经定下新皇人选,太傅便当定下来。新皇年幼,不了解国家典章,不了解朝廷事务,正需要太傅教导辅佐,而且不止新皇需要人辅助,朕也没有执掌天下的经验,也正急需大臣辅佐。虽然太傅当由皇帝亲自封拜,但如今事急从权,今日便定下吧。”

“前太尉汝南胡仲举公声名素著,先帝在时辅佐先帝燮理阴阳,于国有大功,当年先帝立后,原本属意采女田圣,是胡仲举公坚持请先帝立朕为后,朕今日才能成为太后临朝称制,于朕有大恩。”

“他的德行,才学,对国家的功劳,对朕的恩情,担任太傅一职都无可争议。侍中,拟旨意,拜故太尉仲举公为太傅,录尚书事,即日履职,封拜仪式待新皇登基之后再举行。”

看见穆太后下场定下了太傅人选,朝臣们也知道了她的态度。不管是乐见于此还是不乐见的大臣都只能接受。

在侍中知制诰拟旨的时候,朝臣中便有人站出来推动穆文担任大将军一职。

“陛下,按祖制,新皇登基,不止要拜太傅教导辅佐新皇,还应该拜大将军辅佐新皇,统领朝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