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2【最后一课】976(1 / 2)

   朱熹集大成的理学,不仅传承洛学,还带着许多新学影子。因为他的师祖杨时,本身就做过新学弟子,本身就带着大量新学思想。

   杨时为了与新学撇清关系,偶尔会鸡蛋里挑骨头,朱熹却非常平和的纠正过来。

   支使官吴懋突然说:“先生何不注《中庸》,著一本《中庸章句疏义》?”

   “我的学问不行,只能试论之。”朱铭微笑道。

   朱熹的《中庸集注》,直接抄就行了,没有哪里讲得不对。

   其实《中庸》原文就讲得很清楚,君子的中庸是“执中”,小人的中庸是“无忌”。

   即君子讲中庸,有一套自己的坚持,能始终不偏不倚秉承正理。

   而小人讲中庸,内心毫无坚持,行事无所顾忌。

   孔子就说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后世人们理解的中庸,恰好是小人的中庸。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抛弃底线而圆滑处世,还自诩贯彻中庸之道。

   一直从上午讲到下午,朱铭饿着肚子讲,众人饿得肚子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