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千里之堤(2 / 2)

老朱叫太监搬了个小马扎,朱允熥坐在上面,静静的看着老朱处理奏疏。

一老一少坐着的一板一眼、非常正经,殿内伺候着的太监们偶尔抬头看看,都感觉这场面似曾相识。

似乎,皇帝和太子经常就是如此,坐在一起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做着各自的事情。

只不过吴王年幼了些,不像太子朱标那样还要辅助处理许多政务,不然就更加像了。

有小半炷香时间,老朱瞧朱允熥看得入神,便道:“怎么,想跟咱学着处理政务?”

朱允熥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道:“孙儿不敢,国家政事只能由皇祖父您,和未来的储君才有资格去看,孙儿如今还是吴王,不敢僭越。”

老朱有意调侃:“那你还看得这么入迷,不担心咱治你的罪?”

朱允熥也说着俏皮话:“这不是孙儿在边上给您捶捶背揉揉肩膀嘛,孙儿可不是故意要看的,而且有些奏疏写的罗里吧嗦的,实在是不实用,皇祖父每天看这些肯定也是极累,不如以后就让孙儿每天伺候您?”

“你要是来伺候咱,课业怎么办?”

“孙儿就学皇祖父一样,更加努力呗,以前皇祖父打天下的时候,都能做到在马背上读书,孙儿不才,享受着优渥的生活,更加努力些也是理所应该的。”

老朱乐了,对这答案很是满意,道:“你有这份上进心和孝心,咱很高兴,伺候的事情交给那些奴婢就是,你呀,好好读书明理才是重要的事情。”

“孙儿知道,皇祖父每日这么劳累,也该多休息才是,您是大明的主心骨,可得好好保养身体。”

朱允熥手上使着劲,他参玄修道多年,对人体经络还是颇为了解,下手时力度也把握的极好,再加上手小,就像是一个小木锤在敲打着老朱的后背。

老朱微眯着眼睛,享受着朱允熥的按摩,有些失落的道:“咱呀,就盼着把江山交给老大呢,他走得早,咱也不得不担起这个担子了。”

“皇祖父,孙儿和二哥都会加倍努力,继承父王的遗志,让皇祖父满意,让天下人满意。”

听朱允熥提起朱允炆,老朱想起了那道奏疏,冷哼一声:“允炆这混账,写的这叫什么东西,他之前读书好,咱很欢喜,可这书怎么就读死了?”

朱允熥继续强化认知,道:“皇祖父您别太怪二哥,这事情二哥肯定是不想发生的,他也是为了让您高兴。”

“错就错在这,咱高兴有什么用?得老百姓高兴,他这法子一旦用了,就会害了老百姓,以后咱家的人,得让老百姓戳着脊梁骨骂,骂咱们不是东西!”

“皇祖父您消消气,二哥来了问清楚就好,即便这方法真是他想的,也还有补救的机会。”

正说着,便有太监通传:“陛下,淮王殿下求见。”

老朱身子坐得更直了,冷声道:“叫他进来!”

朱允熥在一旁小声道:“皇祖父,孙儿要不要回避一下,等会儿二哥见着我,心里恐怕会不舒服。”

老朱一瞪眼:“他敢!”

朱允炆也的确不敢,他甚至不敢昂首挺胸的进来,像是一个犯了病的小鸡,低着头踱着步子战战兢兢的走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道:“孙儿朱允炆,叩见皇祖父陛下,皇祖父万岁安康。”

此刻他心里虚得很,早一些时间就到了文楼之外,只是心中莫名的生出恐惧来,仿佛文楼里坐着的不是敬爱的皇祖父,而是会吃人的怪物。

明黄色的琉璃瓦反射着太阳光,金灿灿的,却没能给朱允炆带来半点温暖,他只觉得遍体发凉,甚至有逃跑的想法。

还是有太监唤他一声,朱允炆才回过神来,暗自咬了咬牙,跺了跺脚,强撑着走进文楼。

可一踏进阴影之中,他的心跳声轰隆起来,唇齿也干燥了,口水变得艰涩,脑袋都不敢抬起来,垂着脑袋进去,跪在地上,甚至能闻到地砖上面还未散去的血腥气。

这时,从上头传来老朱有些愤怒的声音:

“淮王,咱有事情要问你!”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