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学(2 / 2)

“这金项圈真好看,祖母可破费了,回头我去好好谢谢她老人家。”雪苑笑着对雪瑾说道;因为开始上课,姚老夫人让大家早些去家塾堂,上学不必请安。

“是好看,不过分量尔尔,我还有一个金项圈,足有十几两呢。”雪茵炫耀的说,一边翻书的姚宗常不悦的瞄了她一眼。一起上课是姚家两房的子女,姚家二房现在有二子二女,加上姚老爷子的兄弟的儿子的儿女,总共人数有18人。也能说一个人丁兴旺了。

“十几两?那岂不是把脖都坠下去了,怪道从不见你戴呢,很重吧。雪苑羡慕的说道。

“雪瑾这枚玉锁很是上乘,瞧着倒像是西域昆仑山那边的籽玉。”诗言过来细细打量明兰的玉锁。

雪茵其实早就注意这玉锁了,见有人提了话头,便过去也拿住了明兰的锁头细看,只见那锁片玉色润白,隐隐透着一抹翠色,呈现出温润如脂的质感,表面光滑而细腻。它的质地坚硬而不失湿润感,透着一股内在的美感。

玉的颜色深邃而纯净,又似春水初生的清澈。光线照射下,它散发出柔和的光泽。

便赞道:“真是好玉,这般好玉色,我从未见过呢。”

心中暗嫉,思忖道,这玉质犹在自己的玉之上,若自己是嫡女或者姨娘更受宠爱些,这玉岂非是自己的,想起自己的姨娘,不由得暗自恼恨着。

那边的雪苑并不懂玉,自打进堂,只静静听她们交流,却又插不上嘴,她也勾勾的看着雪瑾胸前那块玉,暗生羡慕却又无可奈何。

宗常重重咳嗽了一声,低声道:“先生来了。”大家立刻坐好。

果不然,一阵脚步声,孔先生从前堂绕过屏风,进来了。

“男子读书大多是为了科举中第,所谓达则兼济天下,想做官,是人之皆愿。但许多人中第之后呢,目光短浅,不思百姓,不求上进,仕途上焉能长久,上去了也得掉下来!科考前功课得扎实,腹内诗书满腹,自水到渠成。”

孔先生很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楚学生求学目的,所以他上课基本就直接讲四书五经,用经史集的周边内容绕着讲,还加上以历代的许多考题,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几乎全部都参与了科举考试,不管中不中,考了再说,所以他手上有大量的成功失败案例,每年还能从学生中更新题库,所以他会拿出一篇文章做范例,好的就指出好在哪里,落榜的就点出哪里不足。

这种目标清晰,条理明确的教方法立刻让雪瑾对这古代的老师肃然起敬,梦回高考。她一直觉得古代的儒生有些虚伪,明明一个两个都是为了科举做官,还整天一副读书是为了德道的修养,原来那是考不上的人才会说是修养身心,考上了就是兼济天下。这个特地请来的孔先生对此更是丝毫不讳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家族的教育都是精准明确的,他们的目标是延续家族的荣耀,更上一层楼,会直白式的教育子女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宗常和宗文坐在左边前面一排,这个年纪的男孩正长个,姚家的遗传基因都不错,坐在最末的小宗旭,他是姚祖父的兄弟家的孩子。他还看不出来,但两个少年都身姿挺拔,第二排的两个雪茵,雪苑两女孩也都秀气知礼,一举一动颇有规范,虽年纪还小,其中两个已隐隐露出一副美人坯来,雪瑾和诗宁坐右边前排,雪苑和几个刚入学的都是坐后面。

这里的学堂都是先入学的学生学姐坐前排,老师也主要对他们讲解,年纪小的就是来认字识字的,家里有能力的还要单独补课,毕竟名师可不是什么人都请得起的,别管年龄小不小,不来就是亏了。

孔先生看着微笑,捋着稀稀疏疏的胡连连点头,嗯,这对眼睛很好,且他这把年纪,这幅老骨头,六十岁的高龄,这时代能当太祖父了,用不着和女生避嫌了。

家塾内总共十八个学生生,一位老师,外头走廊中还候着若干个端茶倒水的丫鬟小厮。

古往今来上课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步骤——朗读,古代还得是摇头晃脑的那种。

不论你是不是已经倒背如流了,都得摇晃着脖,摇晃着脑袋,微眯着眼睛,拉长了声调一句一句的读,要读出感觉,还要读出无穷感慨来;雪茵觉得这动作女孩做不好看,总是不肯,诗宁则是两下摇过就觉得头晕,于是也罢工,曾经雪瑾见没有女孩子摇,也不摇。反正庄先生从不管她们,毕竟他讲的是当今男子科考的文章,他们算是顺带的,若是想入宫当女官,自有另一套学科知识,不冲突就学,还是那句话,名师课堂,在家长看来不学就是亏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