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连升二十二阶74(1 / 2)

次日下午,大军距离镇江府治所还有六十里时,朝廷派来封赏的官员就到了!

主持封赏的首官是副相张邦昌!

看到他,赵玉城就想起他那个衙内儿子。

张邦昌一张国字脸,颇具威严,不苟言笑,一进军营,就在大帐举行册封仪式。

他实际的官职叫中书门下参知政事,货真价实的副相,自然不可能亲自封赏每个军官。

只有三十阶以内的武将,才能受到他亲自封赏,赵玉城恰好卡在门槛内。

进入三十阶级别,基本都是各大军区的司令级人物。

王禀、慕容居廉、杨惟忠、刘镇、杨可世这些老将不提,年轻一辈中,也只有辛兴宗、刘光世、折可存三人。

连赵玉城的老上级张灏、西军四虎之一的姚平仲,都差了级别。

辛兴宗升了十五阶,从原来的三十三阶左武郎,一跃升到十八阶的武节大夫,比慕容居廉都高了一阶!

他三十多岁,做到这个级别也不算多特别,但赵玉城还是很疑惑,此人并无太大功劳,凭什么一口气升这么多?

刘光世和折可存稍微正常一点。

刘光世升了十阶,升到二十四阶宣正郎。

折可存原本是三十九阶,升九阶到三十阶的翊卫郎,比赵玉城还低了一阶!

他的派遣官也和赵玉城很像,赵玉城是河东后军都统制,他领河东右军都统制。

张邦昌身边的侍从站了一排,有的端着御酒,有的拿着锦袍,还有端着大大小小的‘肥皂形’金锭银锭。

每人受到封赏后,都会向北叩首谢恩,再喝御酒,领金银锭和锦袍。

赵玉城领了一个十两小金锭,一个五十两大银锭,封赏结束后,众人一起跪下谢恩。

张邦昌身上似乎还带着其他旨意,只留下王禀、刘镇、刘延庆几名最高级别的将领,让其他人离开了。

赵玉城穿着锦袍出了大帐后,一路来到己方营帐,听到前方一阵喧嚣。

走进一看,自己将帐之外,多了一辆大车,军士们都围在车旁,每个人身上都披着五颜六色的锦缎!

原来在他领封赏时,早有功曹小吏拿着军籍名册,拖着一车赏赐的金银酒帛,来营中宣读封赏。

因赵玉城严禁在军营喝酒,众人不敢违反,但封赏之后,难掩心中喜悦,便将锦缎披在身上,抒发喜悦!

见赵玉城过来,高平奔了过来,喜道:“二哥,你升到多少阶?”

赵玉城未拿准的事,不会轻易开口,所以之前并未告诉众人。

“升了二十二阶,如今是中卫郎,担任太原府兵马钤辖,领河东后军都统制!”

众人纷纷露出惊喜之色,望着赵玉城的目光不再是单纯的敬慕,还多了些敬畏!

赵玉城又问起众人封赏情况,石大勇平日是个闷葫芦,今日高兴坏了,嘴巴也有点管不住了。

“禀告将军,末将升了六阶,现在是五十三阶,进武校尉,得赏钱二十贯!”

赵玉城点点头,笑道:“不错!”

张信高声道:“禀告将军,末将升了七阶,也是进武校尉,得赏钱二十五贯!”

赵玉城哈哈一笑,道:“很好。”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纷纷说出自己的封赏,高的升了四五阶,低的也升了一两阶,小顺子、大头等亲兵,全都升了三阶,领了十贯赏钱。

宋军规制,下面将领的功劳,都由各级军官层层上报到主将。

主将再汇报给更上面的都统制,等都统制派功曹核实后,确认无误,再记录下来,上报给枢密院。

赵玉城作战时,并未冲在最前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又有小顺子等亲兵帮忙观察。

所以对每个人在战场的表现,都一清二楚,基本不会出现错漏!

“弟兄们,有个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赵玉城一开口,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他接着道:“我现在是河东后军都统制,你们大都是跟着我的老弟兄,所以我想把你们都编入河东后军中,有谁不愿意的,可以现在说出来!”

“我等皆愿追随将军!”众将士齐吼吼道。

叫的最大声的是非第四营的将领。

他们是赵玉城担任统制后才跟随他,这次封赏远不如第四营将士,心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哪肯放过追随赵玉城的机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