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郝父的试验田计划86(1 / 2)

他们丰收乡虽然在行政划区上是属于兰县的,却地处于兰县的最边缘,离县城还有有一百多里地。

相反的是,他们离江城很近,南面十里以外,就是江城郊县了,而离主城区,也只有三十多里地。

所以丰收乡的人所说的进城,一般就是指去市里,而不是去县城。

郝春雷一直希望能去城里看一看,转一转。

长见识是一方面,他主要是想去看看市里的环境,尤其是当下餐饮业的发展。

虽然郝春雷前世的父亲也会经常想当年,可是他想的当年,都是九十年代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对于八十年代,他的了解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他脑子里仅有的一些知识,也都是从年代剧里了解到的,其靠谱程度可想而知,很多都要大打折扣。

所以,求人不如靠己,还是亲自去了解一下比较靠谱。

对于他们父子俩的行为,郝老爷子一直采取的都是不闻不问的中立态度。

他只看着,不说赞同,也不说反对。

见他这样,郝春雷父子俩的胆子就越发大了,两人已经商量好,等冬小麦一种下,他们就出发。

而郝父更是胆大,他已经直接做主,准备从郝老爷子名下的耕地中,拿出一亩来做试验田。

去年分地时,按照规定,郝春雷家只有郝父跟郝母两个成年人有资格分地,而郝春雷兄弟姐妹四人,全都未满十八岁,压根就没有分地的资格,只能分半亩的口粮田。

好在三队是地多人少,算下来,人均能分三亩地,再加上四个孩子每人半亩的口粮田,一共分得了七亩地,虽然不算太少,但对于他们这六口之家来说,却也并不算多。

而大房那边就宽裕多了,除了小新杰外,其它五个全都是成年人,全都有资格分地,最终一共分得了十五亩半的土地,他们家同样是六口人,分得的土地却是二房的双倍还要多。

于是,老爷子就跟大伯商量了下,最后把他的三亩地并入了二房,在分地的时候,特意跟队上打了招呼,将地跟二房的分到了一起,好方便耕种。

之后,大房跟二房还就此签了份协议。

大致内容就是,老爷子名下的耕地由二房代由耕种,而接下来老爷子的一日三餐,全都由二房来提供,大房无需给任何补贴。

除此以外,二房每年还要按照每年的平均数,将三亩地产出的四成折现给老爷子,作为他老人家的养老钱,由他老人家自行支配。

在老人家钱够用的情况下,暂时双方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赡养费。

以后如果有变动,再另行商议。

见证人一共有两人,一个是队长郝兴全,另一个则是三胖他爸郝春运。

这样一来,郝春雷他们家一共就有了十亩地,虽然依旧比不上大房,但总比七亩要宽裕多了。

至于那三亩地产出如何计算,老爷子说了,就按每年水稻跟小麦的平均产量来计算,不过还要刨去三钱农业税、以及必交的公粮等等。

这些细节的东西,大房并没有过问。

因为老爷子此举明摆着就是补贴二房的,如果他们再过问太多,反倒不美。

虽说亲兄弟明算账,但在有的时候,该糊涂着点的时候就该糊涂着点。

这样兄弟间才能更和谐相处。

既然赡养费的标准已经定死,那这三亩地拿来种什么,怎么种,就完全由二房这边自行做主了。

老爷子早已表明,他现在年纪大了,教孙子下厨还行,这地肯定是种不动了,所以,这一亩地,他只会坐享其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