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魔乱根源(1 / 2)

此行既有消灭魔物的大功,还有驿站除妖的微功。

兜里还揣着上千两银票。

镇妖卫们只觉得心满意足,只是一次寻常不过的巡查济慈局,竟然有如此收获。

回去的心情便不是那么急切。

次日午时众人用过饭才出发。

这时段萱才知道,这次去往郡城的不止自己这个孤儿。

还有二十四名士兵。

这二十四名士兵正是魔乱发生前三日内,把守宣城通行的东西两道城门。

洪肖并未察觉魔晶来处,既可能是宣城内多年积压太多各种怨气自然形成——这就意味着宣城知县的治理出了大问题,知县坚决反对这种猜测——,更大的可能是居心叵测之徒偷偷从外面带入——但这就意味着驻军出了问题,军司马和县尉都表示不接受——。

幸而魔乱从出现到消弭只有三天,而事发时恰好有两个镇妖卫在场。

因此,李平得以第一时间要求军司马和知县迅速控制局势,在宣城实施全程禁严,绝大部分百姓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至于空中隐隐弥漫的黑雾,也可以用炊烟或者某处着火产生的黑烟来解释。

郡一级的镇妖司和荡魔司肯定是瞒不过去,但只要把消息控制在郡一级,那么就不会有更严厉的处罚命令。

只要银子塞得够快够多,或许连象征性的申斥都不会有。

至于怎么控制消息,自然有宣城内的富商帮忙出钱。

洪肖离开宣城前,除了带走当日值守城门的二十四名士兵外,还有查抄城内大户陆家所得到的三余万两银票。

魔乱发生时,因为官府及时下达了禁严令,所以百姓们都呆在自己家里没有出门。

家里多少有些见识的大户们,更是把家里的青壮奴仆都分散锁在屋子里,避免万一魔气侵蚀,混乱了心智而造成惨祸。

家里的事情都是由女眷带着丫鬟婆子们处理。

女子天生体弱力小,就算被迷了心智也好及时控制。

稀薄的魔气尚未来得及影响到人的心智,这次魔乱就这样平静地结束。

只有一家人出了点意外。

陆氏是宣城大户,不过是代代营商,数代之后倒也积攒下了好大一份身家。

这家人还特别知情识趣,知县、县丞、军司马、县尉,甚至是无品级的各个户房、师爷,家中凡有祝寿、添丁等诸般一应喜事,陆家都会送上厚礼道贺。

有正式朝廷品级的官员,家主亲自登门。

没有品级的吏员,则是家中嫡子登门。

礼数周全,帛金丰厚,简直让人挑不出一分错处。

城内还有其他几家富户,但或者祖上出过四品以上的官员,或者有亲戚子弟正在朝中为官,这次魔乱叙功也将他们的名字登记造册,又得了这几家人“主动捐献的抗魔资金”,自然用来封上官口的银子不能由他们再出。

陆家是商贾之家,在官府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知县下起手来当然毫不犹豫。

商贾就是官府豢养的猪羊,该当献祭该当牺牲的时候,还留着它干什么。

恰好陆家自己也出了事。

陆氏这一代的家主膝下两子两女,一个嫡子和一个嫡女平时都是如珍如宝般养着。

嫡女身边有一个一等丫鬟,在魔气逸散到陆府时,吸入了魔气。

按说陆府其他人也多少吸入了魔气,虽然心绪都有些不宁,但还勉强维持着体面,没有发生任何不妥。

只有这个丫鬟,在魔气入体后不久便发了疯。

她本来在嫡小姐房中伺候,不知怎的,突然红了眼,开始撕扯身上的衣服,不消片刻便将自己剥得一丝不挂,嘴里还大喊着“骗子,我要杀了你”之类的胡话。

嫡小姐受了惊,身边的婆子丫鬟想要按住发疯的丫鬟,她却跑脱出去,径直去了厨房取了一柄尖刀,逼退围拢的丫鬟婆子们,跑出了陆府。

当时城中正在禁严,街道上倒没有行人,巡逻的士兵恰好走过,竟然无人发现这个拿着尖刀的疯丫头。

她浑浑噩噩地朝着城南方向跑去,在经过第二个路口时终于被士兵看到,当即便扑倒在地,胡乱用麻袋裹了,送进县衙大牢暂时关押。

像她这样被魔气所惑发狂的情况,甚至无需医治,关她三五日也就能恢复神智,身体有一些亏空也能慢慢补回来。

只是恰逢官府需要大笔银两,而洪肖需要罪人背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