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结束,东周兴起(1 / 2)

周王朝“文、武、成、康”可谓开启了“太平盛世”,但穆王时期便出现了衰落,直到平王东迁,周王室的威严已经荡然无存,诸侯国地方霸主的地位已经行成。

百年盛世,不得不提到周公“无逸”教论,还记得我之前跟孩子探讨过,为什么后代昏君不吸取前朝教训,一直保持祖先的治国理念,那么历史不就不会存在朝代更迭了嘛!我想你听完周公的“无逸”论,应该能有所顿悟!

先说一下背景,还记得成王继位,周公辅政吧!两人一起在洛邑建立了超豪华的都城。问题来了,成王面对这样安逸的生活,便开始不谈治国方略,而大谈洛邑风光如何美好,美女如何惊艳,饮食如何美味,怎么样,安逸的生活真的会让人忘了追求。这是人性,所以不要再骂那些昏庸的皇帝了,如果是你,你也会如此。

周公就意识到,成王要是走上了贪图安逸,腐化堕落的道路,意味着什么。于是他便郑重其事地给国君提出“无逸”,顾名思义,就是要勤奋,要懂得建国的艰难,无论如何要带领全体民众走艰苦创业的路。同时生活要简朴,不能贪图安逸,享乐,更不能腐化堕落,商的失败教训要时刻铭记,纣王就是从腐败开始走向灭亡的。

毕竟是一路带着自己打拼的叔叔,成王听进去并且执行了。我们总结一下“太平盛世”的几代国君共同点是什么?

厉行节俭。创业不易,便深知节俭的可贵。

关注民生。周公旦曾问伐商后的武王为什么寝食难安,武王回答,老百姓生活安定不下来,自己睡不着。于是周最初的统治者便有每年春日亲自耕种的习惯,以便提倡农耕。

关注民族和谐。周王室对于边远民族的态度是用德教导,不轻易动用武力。那是边远民族的人经常来周王朝的都城走动,给公卿带礼物,公卿对待他们便如同朋友一般。

这三点,我们感觉一下,真的是得天下最基本的,约束自身,照顾百姓,同时兼顾世界。

但第五任王昭阳时,王道微衰。六任王周穆王时,对于边远民族,便不再用德教化了,直接发动对犬戎的战斗,劳民伤财,无果而返。老百姓对此有意见,他便设置更严厉的法律加以限制。周共王就更可爱了,为了三个美女,与康公发生战斗,把小小的密国给消灭了。周厉王,搞了个专利,什么专利,就是国家的树林,海洋,这些能够产资源的地方,都是归王的,老百姓想要获取资源,怎么办?交钱。于是民怨沸腾,他便安排专人监视,最后百姓发动战争,厉王逃窜客死他乡。厉王儿子逃到召公家,面对百姓的杀戮,他只好把自己的儿子以太子的身份交了出去,导致儿子丧生。

厉王逃窜后,召公和周公(周公的后代)来监国,直到太子长大,你们是不是期盼此时的太子,能够是个勤政者,毕竟因为他,白白牺牲了他人性命,而且他也亲自见证了父亲的昏庸导致的恶果。可惜,让你们失望了,他就是周宣王,最大的贡献是取消了周王朝最初,春季王亲自耕作的习俗,井田制也基本废除。对于以农业见长的周王朝,结果可想而知。最搞笑的还是王室不种地导致土地荒芜,远民戎人感到可惜了,便开始垦荒。这会宣王不干了,他的逻辑是宁可荒着,也比戎人种强,发起战争还失败了。后来他又作出巨大贡献,调查人口,收人头税,结果也是无疾而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