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得天下后怎么稳定呢?(1 / 1)

在后世的历史中,我们听的最多的是加强权力机关,杯酒释兵权等等,但你一定想不到周王朝得天下后,是分封诸侯,把自己同性的家族人员分封到各地,帮国君统治天下。

追忆一下商王朝统一天下后,便让臣服自己的诸侯或地方族群进行自治管理,商王作为众多族群中最强大和地位最显赫的一位以强力和共同的宗教意识维系他的统治。商的灭亡已经说明,保留原来的状态,当你强大时,各位诸侯依附于你;但当你衰弱时,诸侯便不会助力了。有了前车之鉴,周王室采取了自己认为更合适的管理方式。

武王克商后,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已经显示出弊端了。周王室刚刚建立,对于殷人的力量无法真正瓦解,住在旧都,睹物思人,导致了武庚之变。武王对殷商原来的东方属国,能力有限,无法进行监管。晚年任用的家人管叔、蔡叔,虽然同姓,但面对权力仍然猪油蒙心了。

成王和周公吸取了祖先教训,一方面,继承之前殷商王朝统治国家的模式,对那些臣服于周的邦国,允许其自治。另一方面分封自己的王室宗亲和重要功臣,到新的领地进行开拓和发展,能够打破旧有的地域格局,有效分割原来殷人与地方的联系,新诸侯到了新的领地,想发展自己还需要依靠周王室的力量。就这样,新诸侯与周王室一起,实现了统属关系,达到藩屏王室、帮助王室治理天下的目的。

周人分封后对殷商故地形成了两层包围,内层是异性诸侯,外层是以姬姓的诸侯,可谓互相牵制。周人开辟新的领地,非常艰难,一方面要解决当地人对自己进驻的侵扰,另一方面还要文化治理。但不管怎么样,周人终于完成了对原来殷人势力的管控,使之有效地成为了自己的地域。

那么分封诸侯的仪式又是怎样的?我讲这的目的就是让你初步感受周礼。

周王分封诸侯,第一步要授土,你得把分封地方的边界告诉诸侯,好让人家知道自己管辖领地。

第二步授民。授民有两种,一种是担任官职的人,一种是殷民旧部,最后一种就是原属地的人民。这样到了属地后,有了周王授权的领导机构,这些人得到周王认可,也是周王辖制诸侯,实现有效监督的线人,这也是吸取了“三监”反叛的教训。分配殷民的目的就是打散殷民,让他们彼此无法联系,自己形不成势头。当地原居民,就是重新侍奉新的首领。

这种方式分封的诸侯,你们想过有什么特点嘛?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这样初步打破了邦族界限,使政治关系进一步冲淡旧有的邦族因素作为封国建立的共同基础,从而加强被征服地区的政治管理,使新建的封国成为地方政权单位。这有点像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有各的传统文化体系,但又都受命于中央管理。同时中原文化与四方文化结合,形成了区域性自治文化。

第三步分物,分的很特别,是祖先文王、武王的旧物,使诸侯于周之间拥有紧密的血缘关系,同时也分封了宗庙祭祀之器,进而显示了他们的独立性。

第四步是“命以执政原则”,就是对诸侯进行政治教育,告诫其必须结合当地土著的习惯法则和风情来进行灵活统治。

周王朝统一天下后,采取的政治方式,是一种统治方式,既利用宗亲的血缘关系,来对广大的地区进行管理,有点美国的武装殖民性质。同时对于原人口进行了重组,促使诸侯由血缘向地缘转化。同时也体现了分享的特点,天下由周天子为核心,与族人、功臣一起分享的理念。

此时的统治方式,在周王室逐渐强大时,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得以建立,保证了周天子对天下的有效统治,但周王室一旦如同夏商衰弱呢,会不会出现弊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