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讲述的朝代历史(1)(1 / 1)

有的时候,开局多么艰难,过程就有多么心酸。夏启经过了不断的奋斗终于进入了夏王朝的时代,可是安逸的生活真的会让人变质,所以我特别愿意看动荡时期的历史,没有颓废,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但我又不能不讲一下夏的起起伏伏。

“帝太康失国”重爆的信息,这是夏王朝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重大的危机,这里有启的原因,因为他晚年的安逸享受、不思进取,因为他将儿子太康教育得过于享受了。所以出现的危机在所难免,这也许就是我们今日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吧!

但在这,我还想说一个问题,禅让制的好处是不是就可以鞭策人,使那些真正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成为王。但禅让制也有弊端,因为没有好处,激发不了人当王的欲望,我想也会遗漏一些有能力的人。但传子制,在太康这就打了脸,因为他面对天平的天下,想得更多的是怎样潇洒度日,自己潇洒还来不及呢!怎么能考虑到人民的生活疾苦,你看传子制的弊端显现出来了。我想如果能将两个制度优点有效合并行成更加完善的帝王选拔制度会不会更好呢。也许今天的干部选拔就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面对太康的“游田”和“不恤民事”,母亲和兄弟便创作了一首《七子之歌》,这可跟香港回归七子之歌不同,此七子非彼七子。歌曲内容,我得引用上,让你们感受一下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影子的遗漏,母亲的重要性,以及劝解的条理。歌词以大禹为引入,用祖宗的教导来规劝太康。

大禹说过,老百姓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民众为国家之本,本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大禹说过,不要贪图女色,打猎玩乐,嗜酒,居华屋豪宅。只要有此一项,就会导致亡国。

陶唐氏部落本来有很广大的土地,因为失德,败坏纲常,导致灭亡。

大禹为后世楷模,制定公布了法典,因为太康废弃了法典,导致宗庙祭祀灭绝。

我们被后羿逼到洛河对岸,没有归宿,叹息不谨慎的行为而落此地步,真是追悔莫及。

你看这逻辑,祖训、错误、教训,以及目前面临的情况。

这里提到了后羿,也是我想具体说一下失国的内容。教育起了作用,但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改好就可以。太康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这错误便是夷族的首领后羿改变了夏王朝的历史。最初夷族和夏族关系密切,追溯到大禹治水时还曾经通力合作过。但夷族首领益与启争夺帝位,从此两个部落埋下了深仇大恨。

当太康无心治国时,夷人便西进,进入了夏的中心地带,干什么,来帮你们夏管理国家—“代夏政”。这一代,可是代了很久,在太康和中康时期,后羿做了太康的相,说是相,实际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点曹操的感觉,太康感觉不行,反抗一番,直接结束了自己的小命,于是他的弟弟中康继位比较听话,最终善终了。当中康儿子相继位时,后羿觉得自己为王更好,于是便把大禹世系赶下去自己为王。这就是彻底的太康失国。

后羿当王后,想大干一番时,部落内部出现纷争,当时与他一起打进中原的部落首领寒浞趁后羿醉心狩猎时,便一方面帮助后羿处理政务一方面培植自己的势力,最后杀了后羿。担任了国王。

这之后,切断了夏的世系,同时对夏的后裔开始斩草除根。后羿夺过中康之子相的位置,相便成了寒浞第一个要杀的人。相与妻子一起逃到了斟灌氏,妻子怀孕了,为了保住孩子,相一人置身险地,将妻子和肚子里孩子送到了斟寻氏藏了起来。寒浞杀死了相,又来到斟寻氏寻找相妻,但没找到,便血洗两个氏族以泄愤。

此时相妻已经逃到了自己娘家有仍氏,终于生下了孩子少康。天不灭夏啊!少康似乎在母亲肚子跟着逃亡,经受了生活的历练,从而成为继禹、启之后最伟大的君王。这是后话,最先要解决的是重返帝位,少康时刻不忘敌人的威胁,同时警戒自己要努力顽强。说到这,孩子会不会想到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的二十世祖还真就是少康的儿子无余。

少康被寒浞追杀,逃到有虞氏,做起了“庖正”,这个官职我一说庖丁孩子就懂了。看似卑微的工作,可对于少康来说却是很好的历练,从中学习养生之道和治国安邦之道。老子不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这话我特别认可,小时候家里比较溺爱,什么家务劳动都不会,所以我总感觉自己幼稚,但后来生活逼迫我学习治家,我感觉自身都成长了。所以孩子一定要让他进厨房,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也是成熟的一种培养方法。

少康就这样一点一点做好每一项工作,深得首领认可,便将女儿许配给他,还给了他封地,他就是从方十里,五百人干起来的。当他有能力后,便召集被寒浞打压的夏人,收拢被寒浞迫害的斟灌氏和斟寻氏,号令各方,实行复禹计划,先从寒浞儿子的两个封地入手,最终将夏的王朝又重新恢复。

少康上台后,吸取了前面三代人的教训,狠杀奢靡之风,重新回到重“朴、俭、实”的轨道上来。同时他将儿子无余送到最为艰苦的越地,让他改变北富南贫的局面,让他去开发江南,造福后世。除此以外,太康做了更重要的工作,就是重抓水利建设,发展农业生产。前面几代混乱的社会环境,已经没有心思抓水利,如果没有太康,也许鸿水滔天的生活又会再次出现。少康之后的七代君王,都比较清明,出现了不少有为的国君,这就是“少康中兴”。

少康吸取了太康失国的教训,加强武装力量,国防上始终保持强盛态势,使夏的天下共主地位得以更加巩固。之后的几代君王保持着与夷族友好的关系,并且对于有功的夷人,“加爵命”奖励,使夷夏关系更加亲密。加强了民族融合发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