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永乐大帝朱棣(5)(1 / 2)

永乐元年(1403年),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五月,明成祖开始营建北京,北京的营建工程主要分为内城、皇城和紫禁城。永乐九年(1411年),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永乐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陈瑄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大运河重新畅通。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下令正式营建北京。[69]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落成。这年九月,朱棣下令明年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

金榜画面中

大明北京的紫禁城出现了。

高大的城墙,厚重的城门,庄严神圣的宫殿。

从此,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今天北京紫禁城的规模就是当时奠定的,整个北京城布局严谨,极为壮丽,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史上的杰作。北京新都城的建筑物在“规制”上遵循南京,是汉族政权的文化延续,除此之外,从拱卫京师的塞上长城,到富丽堂皇的紫禁城,以及南北贯穿、左右对称的“中轴线”,北京在整体风貌上与因势就形、自然布局的南京有了很大的区别。

金榜画面中。

大明北京的紫禁城出现了。

朱棣因为手握军权而夺得帝位,深知军队的重要。尤其是京师的军队,更是皇权的主要倚仗。明太祖朱元璋时,京师设有京军,是最精锐的兵力。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共有二十万七千八百余人。但其中精锐部队,据说只有七八万人左右。

京军分编四十八卫,由五军都督府统领教练。明成祖为加强京军,在京师组建三大营。

一是“五军营”,即原由五军都督府教练的军兵,五军营并不是指五个军种,实际上,五军营是骑兵和步兵的混合体,分为中军、左军、左掖军、右掖军、右哨军,这支部队是从各个地方抽调上来的精锐部队,以此担任进攻时的主力。

“三千营”三千营与五军营并不相同,它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骑兵组成的。之所以叫三千营,是因为组建此营时,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的,当然后来随着部队的逐渐发展,实际人数不止三千人,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整只部队全部都是骑兵,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任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