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永乐大帝朱棣(一)(1 / 2)

就藩北平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就藩于北平。每位亲王拥有“护卫”的少量军队,少则三千人左右,多的则达到一万五千人左右。虽然在名义上,亲王不得干预地方事务。但是在紧急的情况下,亲王可调遣王国所在地的镇守队。每有军事行动,诸王都要带领护卫随军出征,像那些在战场叱咤风云的将军们,虽贵为大将军,但有时也同样受到亲王的节制。

诸王初封时期,明太祖朱元璋都要为他们选一名僧人加以辅佐。有一位僧人法名道衍(朱棣赐名为姚广孝)是一位颇有谋略与学识的人,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道衍随朱棣北上燕邸,后来与他交往密切,两人十分投缘还向朱棣推荐了一位术士,名叫袁珙。后这两人都成了朱棣的谋士。朱棣还设法结纳、交好地方文武官员,以培植自己的基础力量。

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下方跪着的朱棣说到“你个畜牲,居然敢抢你大哥的皇为。朱棣说道“爹,您有这功夫不想想你自己,我才多少人?一万五最多了,大明多少军队,我造反也赢了不了啊。

朱元璋看着朱标眼神中的怀疑连忙说道“标儿,不管发生什么,大明的太子永远是你,我大明帝国未来的帝王也一定是你,你是我大明王朝唯一的主人。”

“父皇我知道您的想法,我也好奇咱们接着看就行了。”朱标哭笑不得的说道。

“行,那个老四你也起来,我看你怎么得的皇位。”

朱棣连忙找个角落里躲着去了,这太吓人了,金榜啊金榜你这害我啊。”

永乐年间

年到中年的朱棣看着金榜回想起自己起兵到夺得天下,也算得上上天眷顾啊,只是苦了洪武年间的我了啊。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正月,朱元璋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同时任命朱棣为右宗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大将军,率列侯赵庸、曹兴、王弼、孙恪等人赴北平,厉兵秣马,并听燕王节制,以此出征漠北。山西的军队则归晋王节制。

燕王率傅友德等出古北口,侦查得知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等驻牧迤都,遂挥师前进。这时适逢大雪,诸将欲待雪止再进军。朱棣却认为天降大雪,敌军必然意料不到明军将至,应当乘雪速进。大军进抵迤都,与元军仅隔一沙碛,竟未被发觉。虽以重兵压境,朱棣仍欲智取。派部将观童前往敌营劝降。观童与乃儿不花是旧识,正在劝降时,明军已大败元军,乃儿不花想乘马逃走,观童告诉他这是燕王殿下的军队,不必害怕,邀请乃儿不花一同到明军营帐中请降,果然被设酒款待,乃儿不花深受感动,便带领部落和马驼牛羊,一起归降了明军。

捷报传到京师,朱元璋高兴地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自后,朱棣威名大振,更加受倚重,屡次被朱元璋授命参与北方军事行动,节制兵马。

边塞诸王之中,以晋王、燕王最受朱元璋看重,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命朱棣率颍国公傅友德再次出征,收捕番将阿失里等人。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三月,朱元璋命晋王节制山西、燕王节制北平各卫将士,凡军中要事,皆要启奏朝廷和晋王、燕王。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朱棣率军北征至彻彻儿山,擒敌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又追击至兀良哈秃城,遇敌哈剌兀,打败敌军凯旋。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太子朱标病逝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秦王去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前夕,晋王去世,朱棣成为了诸王中最年长者。这时朱棣的羽翼已经丰满,不但有久征惯战的护卫军,权限上也早已超出了“列爵不临民”的规定。画面定格在朱标的葬礼上....场面一度十分悲壮。整个大明的文武百官哭生响彻天地。大明的文武百官们上一次这么难过的时候,还是马皇后去世那天。

大明洪武末年。

明廷的文武百官们看到这里。

不禁哭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