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16(2 / 2)

便是再也没问,新帝之前为何一反常态,突然想要支持夏家了。

……

夏家毕竟是世家大族,他们认定谢慎不敢明着与自己抗衡,派出刺客也没想多遮掩。

的确,谢慎也没有拿刺杀说事,只是他都记在心里,以另外的方式处置了夏家。夏一闵成了对付夏家的一个口子,刑部越审越深,趁着民怨未消,谢慎直接将夏家刮下半条命来。

夏家急得开始四处寻求帮助,但世家多龌蹉,谁家没点见不得光的东西。如今民怨正对夏家,没有世家愿意冒险掺和进来。

如此,夏家也算是彻底倒了。

新帝因为夏家的事,有些脸上无光。虽然他最后听信陈芜的劝慰,‘力挽狂澜’重惩了夏家,可还是难消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年轻浑碌形象。

新帝对陈芜有所埋怨,他觉得自己与闻名青史擦肩而过,毕竟一开始,他是支持谢慎的。但陈芜当初只是跟他分析了利害,并未怂恿他去拉拢夏家。新帝本能地不想怀疑陈芜,他势单力薄,被几次打压,除了陈芜,已经没有任何依仗。即便不满,他也希望陈芜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就像陈芜说的,都是谢慎的错。如果不是谢慎写那篇赋,如果不是谢慎携百官罢朝,煽动无知百姓,事情又怎么会闹到这个地步。

新帝开始对谢慎不满,即便谢慎表现恭敬,但除了夏家的事外,新帝一再地找谢慎麻烦,故意敌对他。

谢慎当然察觉到新帝的报复,因为新帝对朝政的反对,原本想与新帝缓和关系的谢慎,变得很是被动。

新帝闲散皇室出身,缺乏朝政智慧,得寸进尺,你越是退让,他便越觉得你怕他。

谢慎被新帝刁难,此后又过了几个月,在那年冬天,谢慎被新帝传召御书房议事,却被新帝故意忽视,被迫在御书房外候了半个时辰。

彼时张贵妃已经成为新后,娴妃也被封为李贵妃。与牢记世家教养的端庄张皇后不同,李贵妃娇气可人,小性子深得新帝宠爱。恰巧那天李贵妃前来送补汤给新帝,新帝便接见李贵妃,故意让谢慎在外候着。

新帝也没想到,谢慎不过是在雪地里站了半个时辰,竟然晕倒在了御书房外。

新帝当下一惊,连召太医来给谢慎看病,随后又觉得谢慎是假意为之,便将太医和谢慎一同送回了谢府。

新帝当谢慎给自己使手段,恶心得不轻。殊不知,谢慎却是真病了。

太医给谢慎开了治疗寒症的药,谢慎将人礼貌送出去,府内府医再诊,却是道了句奇怪出来。

谢慎脉象不对,五脏六腑皆有损象,竟是毒发之兆。府医自认学识浅薄,直言谢慎,查不清什么缘由,只能暂时开方治疗表象。

谢慎中毒,首要怀疑,便是当初刺客匕首的余毒未清。

谢慎让人从夏府寻找解药,开方治病,并未对外声张,便是陈芜也没有告知。

但是谢慎的‘病情’,显然有些瞒不住了。御书房晕倒后,谢慎染上了咳疾,身体渐渐变得虚弱起来。

朝廷中清流党因夏家一案得势,谢慎一赋也赢得不少世家欣赏,放眼天下,谢党风头正盛,他们本就有意趁机推行一些田赋改革,如今新帝处处刁难,还逼得谢慎染病,清流党自然不愿善罢甘休。

他们的确斗不过世家,可怎么也比无权无势的新帝强啊。

如此,谢慎病倒后,手下就有人变得不再安分。

如今谢慎率领的清流党,多是从谢元那接手的人。这些人久经官场,多年来各有各的心思。不可否认,他们愿意跟随谢元,也确实是想为天下百姓办点实事,怎么也比世家们强。可他们已经站得太高,就好像一个已经习惯了锦衣玉食的人,哪怕会对灾民心生怜悯,救灾的时候也会闪躲百姓双手,避免他们弄脏自己的锦服。

谢慎危急时刻接纳了这些人,也得到了他们的敬佩和忠心,可总有些人以长辈自居,对谢慎指手画脚,不满谢慎主张。原本谢慎稳坐相位,众人也服他,可眼见他被无权的新帝折腾病倒,这些人的心思难免就活跃起来。

于是,有人越过谢慎,当朝上书,言之凿凿地请求新帝推行改革。寒门清流还未曾如此得势,他们被一时的成功迷惑,遗忘了世家深浅。

没等下朝,这个人就被世家群起攻之,当即下了狱。此人行事鲁莽,本身就不是个善思之人,他见自己临难,连忙攀咬谢慎,拿谢慎刚赢来的百姓信任为自己挡箭,在朝上丑相百出,令谢慎彻底陷入被动。

世家们不可能任由谢慎推行谢元的改革之法,他们草木皆兵,即便谢慎已经妥协修改过改革条例,他们也不愿再听。

手下人擅作主张坏了谢慎的计划。新帝因为害得谢慎‘病倒’,私下被陈芜指责了一番。张皇后还趁机打压了李贵妃,新帝心中烦乱,脾气全撒在谢慎身上,对谢慎更加咄咄相逼。

世家有了可预见的威胁,也开始提防起谢慎。

如此困境持续到第二年,情况对谢慎有了威胁,以陈芜对谢慎性格的了解,谢慎应该已经谋划着行动了。

只是如今新帝与谢慎水火不容,不知谢慎准备用什么方法,前来毒死她。

陈芜为应对可能的结果,做了许多准备。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谢慎会邀见她,主动告知她德妃之子在自己手上。

谢慎暗示将对新帝动手,他道:“秋猎行宫,你觉得怎么样?”

谢慎说完轻咳两声,他在棋盘上落下一颗白子,将陈芜数颗黑子围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