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激战28(1 / 2)

“全军——列盾——!!!”

第一波交锋就付出了近百名秦卒性命,赵佗当机立断,立刻下令让后续冲锋的人有所准备。

自从少府提供了两万支突火枪之后,秦军上下将领们都对这种神奇的武器进行了研究。

得出的答案是。

除了像郎中令蒙毅身穿的那种精铁重甲,其它普发配制甲是无法正面抵挡住这种穿透性的威力的。

尤其是在大型正面交锋战场上。

太尉国尉缭曾调用一千死囚做过试验,让他们穿上秦军最为普通的盔甲,然后令三千成制火枪队进行轮番齐射。

短短二轮齐射下来,死囚们身上的盔甲就变的破破烂烂的了。

当然,人也没能够活下来,身上千疮百孔全是窟窿洞。

对此少府给出的办法是,将原本的盾牌制作标准再提高一个档次,大小没变但厚度足足升了一倍。

这样的铁疙瘩,才能完完全全防住铁珠的穿透。

但防御力上去了,重量肯定是要剧增的,因此秦军内部只能挑选出那些具备押纛资质的旗手,让他们专门负责此类盾型。

沙场自古膂力最盛者扛纛,因为但凡将帅出战,身旁一定会竖起帅旗,也就是“大纛”。

这是将帅指挥作战的重要依仗,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士气和军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军心一旦动摇,那就真的是不打也罢。

当战争打到混乱时,士卒们若是看不到自己的帅旗,心里一咯噔,自然就会以为己方大势已去,就不会再有信心去拼命。

反之,若是只看到自家帅旗而不见敌军帅旗之时,就会认为对方大将都倒下了,那不肯定稳赢?因此士气大涨而战斗力倍增。

说白了就是:大纛立,则军心汇聚,稳如泰山;大纛倒,则军心溃散,不堪一击。

因此四大军功内才会有夺旗这么一说。

也正因如此,凡是军中扛纛者,无不是以一挡百的精锐中的精锐,个个膂力超凡,战力惊人。

由他们来扛重盾,不仅稳如泰山且还能正常前进。

越军们显然没料到秦军居然会有如此准备,火枪队立时失去了作用,那些子窠噼里啪啦打在厚盾上,仅是只能令秦军脚步一顿。

然后继续前进。

这个世界里,最早的“移动掩体”出现了,火枪手们就缩在盾阵后面,时不时露出枪管来放一枪。

反观越军那边,或是为了视野更加宽阔,或是对自己手中的突火枪太过自信了。

除了一些机灵点的,会找鹿角(一种路障)什么的藏一下,多数人都还傻乎乎地愣在原地,成为了秦军们的活靶子。

但秦军此时也非常不好过。

凡事有利就有弊,那一字拉开的盾墙确实能挡住子窠,却因行动还是过于缓慢,成为了炮阵的最佳目标。

天上还在不断下着铁雨,此时盾牌手们前进不是,后撤也不是。

只能眼睁睁看着铁球砸在自己头上,也不能乱得丝毫阵脚。

还是得用人命去填。

盾墙防线一出现缺口,后面就有人迅速替补上。

他们不是不害怕死亡,只是怕白死罢了。

眼下好不容易快推进到敌营前了,若是此时溃逃,不仅会把后背露给敌人,之前死去的弟兄们就白死了!

他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无视耳边轰鸣,纵使双耳已被震聋出血,纵使稍不留神脸上就会溅满身旁同袍的血肉,纵使脚下踏着的是尚且温热的自家兄弟尸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