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5(1 / 2)

狗不理一出场,众皆默然,纷纷低头弯腰做出一副肃然起敬状。

要说起这狗不理包子,在中原美食界几乎是个神一样的存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续五年稳居小吃类冠军宝座,其创造的三十六个月零投诉业绩至今还是美食界一道无人逾越的横杆;自传体小说“不要跟狗讲道理”一经问世,便迅速销售一空,创下了财经类书籍大败八卦类小黄书的辉煌奇迹。

狗不理的成功不可复制,独一无二。

根据坊间的一些传闻,说这狗不理包子的主人在还没有发迹,成为京津地区一位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之前,也是一位人见人烦的顽皮主儿,灰头土脸,舅舅不亲姥姥不爱,就连一个爹亲娘爱的乳名也起的马马虎虎,不伦不类,跟家禽牲畜似乎有一腿子不清不楚的关系,叫狗儿。

狗儿虽非犬类,但味觉发达,灵性十足,学啥啥会,一点就通。十四岁那年,告别父母乡亲独自一人来到了天津,几经周折,最后拜倒在一家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伙计,一边端茶倒水伺候客人,一边学习包包子的技艺。

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心人准备的。

果然,三年学徒期满刚过,狗儿连续三个响头叩地,在谢过师傅师娘以及师兄师妹一家人之后,沿着天津卫的大街小巷转悠了一遭,一边左察右看,一边摇头琢磨着什么,等到第三个来回过后,突然摇身一变,从一位跟在师傅师娘后面辛勤学艺的伙计变成了一位新开张的包子铺大掌柜。

狗子要单枪匹马做大掌柜?

消息一经传开,立即就笑傻了一大部分人。有笑抽了筋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下半辈子依靠轮椅驱动艰难度日的,有笑弯了腰颈椎间盘凸出无法正常工作正常打工的,等等等等,笑料百出不一而足。

但很快,那些前仰后合手舞足蹈的天津佬们惊奇地发现,狗子的大掌柜位子非但没有随着一波波的哈哈嗤笑东倒西歪,岌岌可危,相反,却如同钢筋水泥浇筑的一般,毫不动摇,越发坚固。

终于有好奇者耐不住寂寞,蹑手蹑脚地贴近了狗子的包子店往里探望,刚一抻头就被一蒸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给糊住了眼球。

大掌柜狗子鸟枪换炮,已经今非昔比。他笑容可掬,一边热情地跟新老主顾们打着招呼,一边舞动着手中的蒸屉腾挪位移,一袋烟的功夫,一个个肥嘟嘟的小笼包像是坐满了月子的小精灵骨碌骨碌爬满了笼屉。

狗子的包子皮薄馅足,用料讲究,做工精细。每个包子都有固定的一十八个小褶子,褶花疏密一致,形同一朵朵盛开的白菊花,令人赏心悦目垂涎欲滴。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狗子的包子店开始从运河南岸传到了运河西岸,名声远扬,然后一个华丽转身,成为了天津佬竞相热捧的一位美食大咖,稳稳坐上了京津小吃界的第一把交椅。

狗子的生意火了,财源劈头盖脸滚滚而来,数钱数到狗子的手抽筋,脖子梗也开始莫名其妙地僵直发硬起来。

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和猪都有一定的难言之隐。

狗子成了有钱人,自然招来了一帮穷亲戚跋山涉水上门求走动,名义上是看亲戚联络联络感情,实则是冲着狗子的腰包而来。于是,每每有一些傍大款的亲朋好友,踏着门槛想跟狗子老板唠上几块钱的闲磕热乎磕,顺便再淘上几个零花赏钱时,狗子竟然熟视无睹,头不抬眼不睁,一心一意捯饬他那一屉屉的包子,赏钱没见到多少,烟熏火燎的包子味倒是管了个饱。久而久之,这些个受到冷落的亲戚好友就在背后泛起了嘀咕,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呢。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诋毁和牢骚传播久了就演变成了一句口头禅。一来二去,狗子手中的那个菊花状的包子,顺理成章就成了狗不理包子。

狗子起初还特烦狗不理这个名字,认为舅舅不亲姥姥不爱也就罢了,混到连一只畜牲都拒绝的份儿上,一定是一件非常丧面子丢里子的事情。但有一天,当一位进店消费的老主顾告诉他,说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有那么两位美国佬,名字起得更加生猛更加邪乎,一位叫啃得急另一位叫埋单佬,人家生意好的一塌糊涂,生意遍布全世界时,狗子立马改变主意同意使用狗不理这个名字了。

狗不理记住了啃得急和埋单佬这两位外国大咖,总想找个机会单独会会他们,看看他们的梁山真面目,因而,当灶王爷开始调兵遣将准备跟啃得急埋单佬大干一场决一雌雄时,便自报奋勇站了出来。

“好是好,但啃得急和埋单佬绝非等闲之辈。你一个狗不理的包子,打狗都显得勉勉强强,要想得到他们的所有情况,恐怕难度不小。不小。”灶王爷欲擒故纵;就在狗不理包子信誓旦旦要单刀赴会,彻底摸清啃得急埋单佬的家底救出四大王爷时,灶王爷却突然改口,变得忧虑重重起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虽然被人叫做‘狗不理’,似乎连一条家犬都对我不理不睬,提不起任何兴趣,但这也正是我的优势所在呀!”狗不理包子被灶王爷的一番羞辱激发了斗志,握紧拳头走上前来。

“说说看。”灶王爷微笑不语。

“第一,我出身卑微,行走江湖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力。第二,据我所知,无论是西洋人还是东洋人,他们虽然嗜血成性,啃鸡腿,吃牛排,半生不熟,囫囵吞枣,但也有吃五谷杂粮的时刻。我经过面部整容,乔装打扮成一只西餐面食,然后混进西餐界,获取啃得急和埋单佬的有关情报,估计不会有太大的难处。”狗不理包子说话间,包子褶一闪一闪,似乎成竹在胸,信心满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