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道(二)55(1 / 2)

“记得你曾经说过,本性是先天,真性为后天。先天以世界为中心,后天以自我为中心。真性是本性转化而来,那么又为什么本性不是真性?你说本性无欲,为什么有人天生就有欲望,小孩子看到色彩艳丽的,酸甜可口的自然就会想要,没有人教过他们,这是人的真性流露。那么本性就是真性,真性就是本性,那么又何来先天与后天一说?真性只是本性的延伸,也就是说本性即是真性,又何来真性与本性不同?至于本性的有意而舍,无意而得,既然是有意,你说先天无欲,无欲应该就是无意,那么有意自然就是本性向真性的转变,人自然成真,那么又何来有本性一说?人的本性一开始就向直性开始发生转变,或者是说人之本性本身就是真性,又何来真信本性一说?”

“你说人生于道,大道无形,大道无求,大道究竟有求还是无求,若是无求,那么人之本性,必然不会向真性转变,若大道有所求,那么人之本性向真性转变是必然,先天与后天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向前伸展的过程,那么本质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人生于道,道有所求。由此可以得出,大道有形,大道有求。”

面对老者一连串的问题,守守回答道:“道化天地,人之初,人性犹如一张白纸,所见所闻,一直都在影响他们,生存是人之本性,在规矩之内去追求生存的人,本性并没有向真性延伸,所以道家高人主张清静无为,无非就是在求本,求纯粹近乎于道的本性。大道无形而有形,在悟。人的有意而舍,无意而得,只是自身反哺天地,自身本就是天地一份子,有意而舍与无意而舍并虽然不同,有意而得与无意而得才是关键的重中之重。人在一生中总会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破坏规则,破坏环境,破坏心中的道,这是本性向真性的转变。也有人回头,有人一生也保留了最开始的模样,真性与本性的转变在于人心,不在于道。人与人的不同,就决定了真性与本性的存在,就像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保留本心,驱逐真性,面对世间的诱惑,面不改色。守心守行方得道本。道化天地,人心由天生,人性却以道化,真与本,在自身取舍,皆是道,皆为人性,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老者点了点头,两人再次脱离道理之内,观其本源。

老者又对守守说道:“西灵界对少年的道理,有些门道。”

守守回答道:“天狼族分为了三脉,叶氏认为少年应该尽量的少吃一点苦,冥氏认为少年应该多吃苦,宁氏认为少年就不应该吃苦,或者是凭什么吃苦?三脉看似自相矛盾,实则相互补助。”叶氏的“世有吾,好之。前远,行至。不卑己,不贫己,不疑己,己应世好,天地唯一。少年私也,轻行之……许多诸如此类的话都是出自叶氏。”

冥氏的少莫苦,今力竭,明犹在也。其实与宁氏的欺阴莫欺阳,欺老莫欺少,或是欺老莫欺少,三年便赶到。看似冲突,其实并不矛盾,更多的是在他们的心性上。

老者点点头,“那么少年,到底应不应该吃苦?”

守守笑道:“叶氏已经说了,少吃却不能不吃。少年的心性,其实在幼年是很好捶打筑形的,人生绝不会像理想中那样,在心性上的捶打,更有利于人认清自身,抛掉虚妄的幻想。”

老者感叹道:“他们的道理,不得不说,近乎于大道。没得挑没得说,因为他们已经做得足够好,不管往哪方面的延伸,都已经说出,若继续讨论,画蛇添足,倒落了下乘。”

“道家有高人说过,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这位高人,很厉害啊。”

守守接过话说道:“确实如此,这位高人将当时自由重新定义,当时这方天地应该还不像这样,人们大多数追求的应该是行为自由与生存自由,很少有人去探讨心灵自由,而他便是为后人开了一条路,心灵与灵魂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我们天生就被这座天地所包裹,我们只是渺小的尘埃,但不影响我们灵魂自由穿梭这片天地,最终与天地合一。思无邪,心自由,便是如此。”

老者说道:“人在经历苦难或者面临苦难之时,能够将自身自由化平等化,其实是很难的。束缚住人的往往是那个攀比心或者自卑的心,那应该怎么做呢?”

守守说道:“心灵自由化和平等化其实相差不大,因为你做到了一点,那么另一点对你来说就很容易了。那应该怎么做呢?心灵自由,需要多读书,融会百家,贯穿世间道理,真正的将他们融合,并在心里留下一颗种子,当种子发芽的时候,心灵自由与万物平等,自然就会浮出水面。读圣贤书,往往可以让我们抛弃那些虚妄无用的,明白什么是闲言碎语,什么可以在乎,什么不需要在乎,放下对世界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真正实际的现身于这个世界中,独立出来与这个世界合一。”

老者笑了笑,说道:“儒家有句话说的很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守守说道:“道理不是一成不变,但道理作为人的底线是不能变的。运用道理的时候应该因时而异,书与现实,有时候其实也有不小的差距。当有差距了,那么差异就是必然的,那么最后自然行不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