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我攻不动了,换人62(1 / 2)

戴陵担心卫城内的汉军趁势出城反击,而另一边的贾栩和魏平等人,一直很紧张,全力盯着中兴主城方向,随时防备魏延率军冲出城来攻击己方防御部队,因为从身后魏军开始攻打卫城开始起,敌主城的战鼓声就一直没停过,好像一直在集结队伍,随进都要蜂涌而出。

远处敌城楼上,那面大旗之下,站在那里一直盯着这边看的,应该就是敌方主将魏延吧?

戴陵也发现鼓声是敌主城发出的了,指挥队伍有序撤退的时候,顺便通知贾栩和魏平,准备双方互相掩护,安全退回大营去,然而这时,敌方的鼓声停了。

贾栩和魏平接到戴陵通知,也就率领众军,收回了鹿角拒马,缓缓退回大营。

戴陵安全退往魏军大营,就在进入辕门的一刹那,他突然想起来,也没看到魏延率军出城援助他们的卫城啊,那他们一直擂鼓干嘛?

不会是催促我们抓紧攻打他的卫城吧?

戴陵顿时脸都黑了。

中兴城上,魏延见魏军退去,心里有些郁闷,怎么才攻打这么一会儿,你们就退了?我都只干看着,还给你们擂鼓助威,你们倒多攻一会儿啊。

卫城城头,张嶷也一脸郁闷,这就退了?是不是我的暗道长枪使用得太好,过早暴露了实力,让敌人还没死多少人就吓得跑了?

看来我还是太紧张了,对魏军的攻城意志估计得过高了,以后得收敛些。

司马懿一听又是初战失利,白白死伤上千人马,却没有对敌人造成一丁点伤害,不由得又是心窝一揪。

这一次,倒没有犯攻城梯准备得太少的错误,可现在敌人竟然能在城墙上设机关,攻城士卒不但要面对头顶的威胁,同时还要防备城墙上的长枪突刺,眼神都分不过来,确实无法登城啊。

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让我想想。

晚饭时间,司马懿想到应对之策了,敌城墙上虽有机关,但那杆枪刺出来的时候,都只能平刺,总不可能绕到士卒背后,或者脚板底下去刺,如果只有一个方向的威胁,那还好办,那,就在长梯靠墙一面配置厚木板防御吧。对,就好像给攻城士卒的正面,加装一面无需他们操持的盾牌!

嗯,木板只需要加在长梯一端就行,按照他们的描述,只有在接近城墙顶端的时候,才会遭到机关攻击,毕竟攻城长梯都是斜靠在墙上的,底部离城墙距离远,就算敌城墙下部也有机关,那长枪也够不着吧?

当然,那种三丈长的枪应该可以够得着,但如果真的敌人使用这种长枪,又在城墙底部,魏军士卒就完全可以抓住枪杆拉出来,或者直接拿刀砍断,毕竟三丈长的大枪,使用起来,总不是那么灵便的。

唉,就是又要四下里寻找木材加强长梯,可能要花上一两天,刚拼力给将士们打的一口气,只怕又泄了。

到了第三天,魏军又来了,这一次,几乎是倾巢而出,因为司马懿突然想明白了,现在敌军城中最多两万人马,其中应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所谓的工程士卒,若他们加入阵战,肯定算不上精锐的,所以不可能两万人马倾巢而出。

那样的话,如果自己精心布阵,梯次布置,即便前锋受到敌军冲击战不利,只要退得不是太混乱,后面梯队能有序依次抵抗,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甚至有可能发起反冲击。

那么多兵书,我司马懿也不是白读的,何况现在诸葛亮也并不在此城之中。

当然,最主要的是,皇帝都下旨说了,要与关中两路猛攻,寻求一路突破就行,那自己怎么也得拼上一把。

司马懿亲临中军。大军浩浩荡荡开赴中兴城外,保持安全距离,迅速摆好鹿角拒马,各军守备,然后一队队军士手持镐头铁锹,顺着防线就开始挖掘了。

挖沟这种事情,没什么大不了,你诸葛亮会挖,我司马懿就不会挖了?大不了就是挖得慢了点,没那么整齐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