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来呀,比比搬砖哪家强呀(2 / 2)

曹睿看着大家还是不作声,也明白此时其实没有人比司马懿更适合,于是换个话题:“那诸位大臣,可有何良策,以助大将军退敌?”

说吧,尽情地说吧,我的意思是让你们都来讨论,说的话有用就用,没用就不用,不会让你们担责,行了吧?

那我就说了啊,陈群站出来:“陛下,秦岭险阻,自古天下皆知。武帝昔征张鲁,犹叹地形险恶,后与刘备相拒于汉中,亦以粮草军资难运而退兵。诸葛数侵关陇,亦因粮草不继而退军。臣观当前,蜀寇虽得意一时,然假以时日,粮资耗费难支,必远遁也。”

马上就有人接话了:“陛下,司空所言不虚。想那葛贼大举入寇,筑大城以立身,殊不知其城愈阔,驻军愈多,其粮草军资耗费愈甚。我军仅需坚守以防贼犯他地,贼不可绕我大军而远犯,亦徒守一地矣。我避其锋,耗其资,实为上策。我大魏地广人众,物出十倍于寇,亦无秦岭转运之艰,与贼相耗,胜可期矣。”

有道理,我魏国人多粮多,还怕和远道而来的敌人比谁先没得吃?虽然我们魏军暂时攻不进敌城,打阵战也打不过,但如果我们也拒营坚守,兵力又多于敌人,总不可能让敌人攻破吧。

于是有人再话表示赞同,诸葛亮就算再厉害,当初郝昭只带一千人守陈仓城,诸葛亮十万大军,想尽一切办法,也没奈何,最终还不是老老实实滚回去了,这个办法,对于这次战争,也可以用啊。

诸葛亮再厉害,我们大将军司马懿也不是草包啊,打不过,防肯定能防得住啊。双方对战,阵战野战可以以少胜多,但攻城,从来没有听过少数人轻易攻破有大军防守之城啊。

啊,城,对,筑城,既然敌寇筑城可以防住我方攻击,那我们也可以驻城啊!

曹睿点点头,有道理,虽然这个听起来显得我们有些窝囊,倒也是个办法,最起码可以保证,我军不会被敌军击破而一溃千里,让敌人长驱直入直奔长安啊。

曹睿便道:“既如此,即嘱大将军严守,且调派工匠,助大将军筑城拒敌?”

有人举一反三,又向曹睿建言,说本来有秦岭天险,蜀军想来关中就困难,这一次让他大军顺利进驻五丈原,还是因为大意了。如果当初斜水谷口筑大城,而不是仅仅依靠一个小小的斜峪关,百来个兵士把守,甚至在秦岭山脊五里坡也建关驻兵,居高临下阻击蜀军,就根本没有今天的烦恼了。

吃一堑长一智,今后要在其他如子午道、傥骆道等谷道险要处都加强关城建设,散关也要增加驻兵,不是说人家刘备手下那个什么霍峻,凭借葭萌关,五百人抵挡刘璋一万人进攻一年,不但守住了关塞,还反杀了人家主将,我们大魏良将也不缺,只要有关城,也可以长期拒敌关外,等待大军来把敌人消灭在狭道吧?

有道理,众爱卿说的都有道理,曹睿不时点头,反正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圣旨到!

司马懿接到圣旨,顿时觉得头不晕了,眼不花了,肩上担子轻松多了。

他把圣旨遍示诸将,你们看好了啊,坚守不战是皇帝的意思,你们现在要奉旨行事,抓紧时间修筑关城。

既然诸葛亮要让军士吃饱穿暖,不怕日晒雨淋,那你们也要吃饱穿暖,不怕日晒雨淋,我们虽然打仗没打赢,但士气不能输。

立即,马上,出去征调工匠民伕相助,我等不及皇帝派来的筑城大军了,因为,在军情圣旨来去这些日子里,对岸蜀军的大城,已经打好地基,青红砖墙都差不多一丈高了,想必城中房子也早就建好了,人家都早已经住上了。

只是,他们还在不停地挖沟,到底要干什么?难道想把整个五丈原都变成一座大城?有那么多人住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