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棱堡116(2 / 2)

那是一种内凹的多边形堡垒,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进攻方无论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都会同时面对不止一个棱面的反击。

防守方可以用交叉火力打击敌人!

“西洋人的铳台?”

朱敏铖自然一眼就认出了这玩意儿。

“不错!”

对此宋应星倒是毫不意外。

“孙元化大人修建宁远城时就采用了西洋铳台的一些设计理念,不过并不完善。”

他补充道。

欧洲棱堡、火炮、枪械很早就传入了大明,对于这些新奇玩意儿,大明虽然一直抱有戒心和疑心,却也多有引进。

棱堡较为矮小,建造难度远低于城池。

不过建造棱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台面、棱面的倾斜角度、夹角、距离、火炮分布等,对于数理计算的要求很高。

棱堡之所以不曾在大明繁盛,倒不是因为明人数学不过关。

而是因为华夏毕竟不同于欧洲,前者的人口、土地面积远超整个欧洲,棱堡说白了是为了小规模领主冲突应运而生的战争堡垒,它并不适合华夏。

华夏的战争多是消耗战。

动辄几万人、几十万人旷日持久的战争,双方胜败的关键其实在于后勤补给,在于战争潜力,

说白了就是百姓!

谁抢占了百姓,谁就有源源不断的兵马和粮草补给。

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携民渡江。

诸葛亮北伐时,也才会把曹魏的人口带回汉中安置。

得人口者,得天下!

因此华夏总是把城池修建的无比巨大,因为它要担负的是保护百姓的责任,需要足够容纳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人居住、生活。

而欧洲的棱堡,充其量只能供几千士兵和领主生活。

不过朱敏铖在考虑过后,最终还是决定建造棱堡。

他几乎将山东三分之一的百姓迁移到了鲁东南这片山地丘陵地区,此地仅有的三个县城沂水、莒州、日照早已人满为患。

可以预见的将来,这里的人口会愈加繁盛。

在当地建城保护百姓和各个工坊显然不现实,如此多的百姓也不可能塞得进城池中去,那么如何抵御来去如风的八旗骑兵?

方法只有一个:

让它们跑不起来!

“我将这个方案命名为绊马索防线,就是在环绕核心区域的沂蒙山-穆陵关方向以及五莲山-紫荆关方向纵深三十里的区域内,建造数百座简易棱堡!”

自从开始往日照转移人口,棱堡的修建工作也同时展开。

得益于鲁东南地区山川、丘陵密布的地形条件,能够供大部队通行的道路其实并不多,因此需要修建的棱堡数量也没有很多。

“目前初步统计需要修建小型棱堡370座,中型棱堡41座,大型棱堡9座,预计到十月初可以全部完工!”

棱堡的修建工作由龚世杰负责。

所谓小型棱堡,能够容纳一个排38名士兵,配备四门虎蹲炮,兼具战斗、警戒功能;中型棱堡容纳一个连128人,配备12门虎蹲炮、4门弗朗机炮;大型棱堡容纳一个营594人,配备16门弗朗机炮、4门M1857野战炮。

棱堡前方200米外是宽度约一公里的障碍区。

其中遍布壕沟、鹿角木等反骑兵设施。

等钢铁产量上来了,朱敏铖就把铁丝网安排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