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逃(1 / 2)

胡氏把小孙子放到板车上,那上头用竹子蓑草和茅草做了个小蓬子,方便家里的两个男娃休息。

碰到下雨天时,折叠在一起的蓬子还能撑大些,一大家子都可以躲在下头避避雨。

前些日子有人在林子里挖到山薯,消息一传开,大家都往挖到山薯的林子里跑,他们一家子倒是也挖到一些。

家里的几个男人顿顿都能分到两块山薯,但云霄这些日子吃的还是野菜汤。期间她顺了一块胡婆子煮好的山薯,吃起来有点甜,像是蕃薯土豆的综合体。

味道还不错,比野菜汤好吃多了,那玩意儿还比野菜汤管饱。

胡氏跟在板车后头,小腹微凸,时不时还抚一下肚子。云霄瞄了一眼,她前些天闻到米粥的香味,知道她腰腹上绑着细粮,看她那动作,不知道的还以为胡婆子这么大年纪又怀上了。

他们原先住的地方叫胡家村,胡家村是青州府玉川县下辖的一个村庄。离关塞白山关不过二十里距离,地处大晋、大魏、胡族交界的地方,位于大晋的北边。

胡族是晋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胡人较为凶残,身形比起晋人要高壮得多。他们仗着身体优势,常进入晋地抢掠。晋人对上他们,只有求饶的份儿。

前朝时,大晋和大魏同属一国,祖上是同一个老祖宗,生了场内乱,三位皇子打了起来,死了一个,最后两位皇子一边一国各自为政。

北地本就干旱,去岁至今春就没下过几场雨,地里颗粒无收。因为干旱,胡人部族的日子也不好过,去冬就不时扰边。

白山关守将叶重山将军深受边关百姓爱戴,可前些日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叶将军被朝廷派来的监军押解回京。

消息一经传开,北疆人心不稳,治安更差了。

胡人、魏人跑到胡家村扫荡了几回,村人日子越加难过,没有什么东西是他们嫌弃的,能抢的都抢走了。

余家仅有一头老毛驴算是余家最值钱的,也被一队兵卒给拉走了。为这事,胡老婆子足足哭了一个月,眼睛都差些哭瞎了。

村长担心接下来可能就要拉壮丁了,和村里人一商量,大家都害怕。

于是,一村子人呼啦啦全跑了。

口粮都被抢走了,不走也得饿死,家里干活的男人要是被拉壮丁,一家子就都别想活。

胡家村算是最早一批逃难出来的。

村里男人还算多,光是余家就有三个壮年男人。余家老头余方正今年也不过四十几岁的年纪,余家老二余满仓,还有一个就是老四余旺家。

余家现在就剩下两房人,长房男人胡有根多年前,去了采石场服役被石头砸死了。

他媳妇胡巧花是村长的侄女,男人死后改嫁给同村的胡福满。

胡福满比胡巧花小一岁,由于腿脚不好,一直没娶上媳妇。胡巧花嫁过去第二年就给他生了个儿子,为这事胡老婆子私下免不了骂上几句。

只因着胡巧花前头只生了胡阿兰一个女儿,今年十三岁,直到丈夫去世也没能为他生下一个儿子。

胡婆子恨她让大儿子绝了嗣,让她爹这一支就这么断了,对着大孙女也没有好脸色,但表面上她也不敢太过苛责,毕竟村长一家子还在呢。

胡福满虽腿脚不好使,但干起农活来一点不比别人差。胡巧花嫁了过去,胡福满是个疼媳妇的,日子比在余家要好过不少。

胡家村人都逃难出来了,她那一家子也在队伍中,时不时还能接济自己的大女儿。

胡福满为人厚道,有几次云霄跟着胡阿兰进林子找野菜时都碰到他等在一旁,给继女拿吃的。

胡老婆子背地里骂胡阿兰没爹没娘,命不好。

在云霄看来,没爹没娘比原身这个有爹有娘的过得还舒服自在呢。胡阿兰也不吝啬,得了吃的总会掰一小半给她。云霄觉得自己这半个月能撑得下来都是多亏了她这个堂姐。

余方正和胡氏的三儿子,在八岁时就掉进河里淹死了。他们还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同村,也在逃难的队伍里。另一个嫁到隔壁的顾家村,自从逃难后就联系不上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