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劝老朱的第一条:少犯杀戒(2 / 2)

实际上朱名早就预测过朱允炆可能会登上太子位,朱棣一直不信,如今从他爹口里亲耳听到,朱棣也不得不信了。

“皇孙朱允炆虽然有才,但是年纪尚小,不过十五,而且钟情儒家学术,性格有缺,那洪武大帝,还不如在诸位皇子之间挑选一位,到时候培养一番,也能成大事。”

对于建文帝日后一系列的骚操作,朱名不想提及一点。

“不知道小掌柜说的“性格有缺”是何意?不会和我儒家挂钩吧?况且我前太子朱标也自小学习儒家文化,或许允炆比其父更甚一筹。”

方孝孺见朱名疑似批判儒家思想,赶紧站起身来质疑。

“自然与儒家相挂钩。”

朱名对这儒生方子需也没啥好印象,直言直语。

“太子朱标,自建国以来,内外做事,或监国,或统兵,皆为肱助,经历磨砺,比之其子朱允炆,多数倍,百倍。”

“虽说习儒学自然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统治我大明王朝,然而前太子习儒,已能知儒用儒到弃儒用他学的地步,那皇孙朱允炆有什么呢?虽有学霸外表,却败絮其中,能力平庸,加上常年习儒,性格较太子差太远,哪能经手天下朝政?”

这一点,说的方孝孺也是哑口无言。

朱元璋听的更是一阵烦躁。

毕竟搁别人这般评价自己的皇孙,老朱头早就把那人砍了。

只是对这朱名,朱元璋实在下不去手。

尤其是在太子朱标暴毙,太子空位这个时期,更不能对朱名动手。

不过朱名仿佛没看见阴沉变脸的朱元璋,继续讨论时事:

“所以在下还是坚定认为,这位洪武帝啊,还需要再仔细斟酌斟酌下任太子的人选,哪怕立任何一位皇子,可能立威的效果都比直接立皇太孙效果好。”

“就这样?”

朱元璋还是没听到他愿意听到的,不禁追问。

“就这样了,你老的问题我基本回答完了,咱也该送客了。”

朱名再下逐客令。

他见朱元璋起身欲走,又想了想,补充了一句:

“我想那洪武帝南征北战,定然能看出这皇位得来不易,那留给后世人的,最后也尽量别是一个空架子。”

“啥意思?”

“留能臣,保党系,少犯杀戒,不但是后代磨砺之道,也是后代之福啊。”

“呵,洪武他老人家也听不见,你若有机会,亲口当着他面说。”

朱元璋闻言忽然大笑,不再理会朱名,径直走出食肆。

而其余人也是意味深长地望了朱名一眼,随后离去。

朱元璋虽然心里对朱名的指名硬谏感到不满,但是毕竟人家成功预言了太子身亡一事,知晓了老朱欲立皇孙的想法,他也只能作罢。

等朱元璋出食肆后,遣散完跟随的王公大臣。朱棣和姚广孝才长舒一口气,二人赶紧匆匆离去,回到燕王府邸。

那朱元璋站立在“阿名食肆”门外许久,也决定打道回府。

“这个人,确实不是一个趋于大势力,阿谀曲从的人,敢言者又敢谏者,有能臣之姿,传令锦衣卫,给朕看紧这朱名,绝对不能让他遁走了应天。”

朱元璋面无表情,古井无波中眼神却透露着一股扼人的意味。

看来朱元璋也怕朱名跑路。

能言能劝也担心此人全身而退。

而身后的方孝孺与郭英面面相觑,互相咽了咽唾沫。

你说你惹人家老朱干嘛呀。

这小子自己作死,以后他要是能全身而退离开这应天府,他方孝孺和郭英那是一万个不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