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阳武收局,“以工代赈”与议建赈济所43(1 / 2)

周家父子的落网,是在一场毫无硝烟的争斗中落下帷幕的。

关于周古一最后的良知,朱棣和朱名已经不愿意再讨论。

周古一觉得自己周家的家仆能够遣散。

但是他却忘记了,这些家仆手里也沾了不少人命,也碰过不少脏勾当。

所以这些家仆也都是百姓罪人,岂能说遣散回乡就回乡。

随着陈县令和周扒皮的先后落网,阳武的天,总算有了明显的改变。

以前阳武的天,灰蒙蒙的霾遍布,偶尔逼出来的乌云密布,也更是碍眼。

现在,阳武的天总算放晴,只是想要彻底的晴空万里,还需要一些时日。

朱棣相信,朱名也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而关于重修大坝,朱名提议,要利用好那些重新被抓捕的周家家仆。

他们身强力壮,却也罪孽不轻,等将他们一一判刑,也需要等待下一任阳武县令任命。

这段时间,要充分利用好这群家仆,正好将他们用作廉价劳动力,为重修大坝添一份力。

而这千名家仆的数量,确实很可观,足够弥补阳武大坝重修人手不足的问题。

当然,解决一县问题不难,但此次受灾,毕竟不只是一处阳武,还有周边十个州县。

至于其余十州县,根据来访官吏统计和沈溍的回报。

除却阳武大坝这一项大工程以外,洪灾泛滥冲毁的小工程也有数十个。

“阿名,你帮我出个招,这分散开来的小工程该去哪里找劳力?”

各州县缺人的问题,朱棣一直很头疼。

由于洪灾泛滥,破坏了数十万人的家庭,这些流民大部分逃离本县,往其他无受灾的地域迁移。

导致每个州县的人口都锐减三四成,加上目前官府信誉不足,这些平头百姓更是不愿意去主动劳役。

“虽然这批周家家仆能够顶替修筑阳武大坝,但是咱们也不可能将他们再分散诸县。”

朱棣也想过动用携来的三千卫兵。

但是近几州县,又有几波盗贼涌现,开始在周边兴风作浪。

朱棣这批卫兵分散到各州,就等于将一个橘子掰成八瓣,对州县的保护力度也减弱了。

盗贼如果这个时候趁虚而入,必将能一打一个准,让灾区遭受二重创伤。

毕竟,谁也禁不起折腾。

“现在整体局面还是颇为严峻,咱们看来只能用“以工代赈”来暂时缓解压力了。”

朱名思索片刻,建议朱棣用“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莫非是北宋所实行的“工赈法”?”

朱棣惊奇道。

要论以工代赈,唯北宋用之最勤,用之最广。

却说北宋时期,一旦遇到灾荒,民间灾后重建需要赈济之时,政府的财政无疑会捉襟见肘。

这时候的上位阶层因为无钱救灾,只能被迫选择一些“惠而不费”的赈济方式来应对灾荒。

“并不是那么简单……”

朱名向朱棣提议的“以工代赈”政策,要贴近近现代一些。

“现在时期特殊,尤其是现在官府的公信力已经不足以让百姓信任,惠而不费已经不足以激发他们的信心,只当用利引之,让百姓全民救灾。”

朱棣听完,也懂朱名的意思。

就是想着用钱财来引百姓主动务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