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赌场风云(一)(2 / 2)

二婶明显有点发楞,想了想,“铭,不是婶不信你。三家佃户都是老人了,你叔不在,我也不好和他们说。你看这样行不,今年就不管他们了。秋收后再和他们说。河边那块地,你就多费费心,你怎么做,我们就跟着怎么做。让你妹子跟着你跑跑。该花多少钱,让她出钱。”

“行啊。丫头,你可又落我手里了。听明白没有,得听我的。”

娟子想到可以远离妈妈的掌控,却是嘿嘿傻笑。

送母女回家后,小婵收拾饭桌。

刘铭劝导着母亲午睡后,开始为晚上的行动开始做准备。

根据近来对周边的踩点,再对制定好的进出路线小加修正。又把夜行衣、布袋、手套、飞抓、刷子、前两天从妈妈那顺来的黒丝袜、火柴、迷香、两把匕首、一把押满子弹的驳壳枪、一块加料的特制兔肉、一个包着烙饼鸡蛋的油纸包都一一确认。确保都没问题后找出一块布包了,放到一边。抓紧时间上床休息。

下午去地里转了转,小麦已有返青迹象,再有十来天就得浇返青水了。旱地已有明显的化冻,可以考虑春耕了。

吃完晚饭,让小婵伺候老妈睡觉后,就去关好大门,回自己屋熄灯,摆出一副已睡下的假象。

这才是这年代农村人的常态:早睡早起。即使到后世七八十年代,有了电灯,没事去人家串门,过了八点还不走,都叫屁股沉。

闭眼靠在被摞上小睡一觉,打开怀表,这也是当年山西随师父实习时的战利品,快十点了。

该行动了。

将下午准备好的布包背在后背,两头在胸前系紧,轻手轻脚开门关门,下午在门轴上加的油起了作用,一点声音都没有。走到大门口细听门外没一点声音,助跑两步,从靠近门口的西墙上翻出去,手上借力,轻声落地。这里是特地为方便进出留的口。其它地方墙上都栽了玻璃茬子。防盗在这年代是重中之重。电视上进大户人家随意翻墙而入,实际是误导。乱世大家的防范心是和平年代的人想不到的重。

前后看看,没人。更夫过去不过半小时,这个点大家基本都已进入梦乡。

弯下腰小跑着出了刘村北口。万一碰到个熟人,上身黑棉袄,下身打着绑腿的灯笼裤,背上背个包袱,一句赶夜路去县城赶集、看亲戚,足以不让人怀疑。刘村的刘铭就是一个纯朴、能干的乡村后生。这也算人设吧。

没有过桥直接去河北大路,而是沿着南河沿一路向东,过了何村通往古井村的小桥又走了近三十米,到了一座看秋人盖的小屋。

小屋的南墙根是刘铭早就选好的换衣处。

一是够僻静,这个季节基本不会有人来。

二是靠着墙的那块大石头下边有个较大的空洞。有需要时把东西放里边不认真找,根本发现不了。万一来不及回来,可以过几天再来取。

三是从刘庄到桥头,基本都是河石、碎沙路,不会有脚印的问题。从这座小屋向东又多是沙石路。只有这中间的三十多米是土路。真有人寻踪到这里,也是从东边县城方向来的人做的。

就着这没污染过的星光,解下包袱,先将带着的饹饼鸡蛋吃了,后边的三几个小时是硬仗,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套好黑色夜行衣,未系扣,将衣襟掩紧,外系寸宽牛皮腰带。这样怀里就是最好的收纳所。下身本就是系着绑腿的黑色灯笼裤,不用换。头上套上丝袜。

这还是前世看电视得到的知识点。说是劫匪脸上蒙黑巾、佐罗那样带个眼罩,都根本做不到让熟人认不出来,就象对面一个熟人带个口罩,你能很轻易认出来。但丝袜就不一样了,它是会改变脸部特征的,并且透气性还好。好在刘妈生在天津卫,不仅仅是个土老财家的媳妇,见过世面,仍有存货,又因在乡村用不着才便宜了刘铭。

这东西很贵的,一条好几个大洋。是这个年代女人最爱的奢侈品。

摸摸插在绑腿上的两把匕首,将驳壳枪关上保险插到左手边的腰带上,可随时击发。将迷香、火柴、飞抓等塞入怀里。仍把布包背在背上系紧。

看看怀表,十一点半了。用小刷子清理一下痕迹。

目标,韩家赌坊,前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