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君主视四海为家,天下财富用于天下,岂可分为私与公?(2 / 2)

朱元璋晚年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对官员的薪酬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禄钞和禄米,改为只发放禄米。

毕竟,那时候的货币已经不再有价值了。

此外,明朝的税收主要以赋税为主,实际上就是收取粮食。

到了朱允炆的时代,如果中央财政拥有三百万两白银,那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如果把粮食作为货币计算,其价值还能达到一千万多两白银。

但这些金钱和粮食,大半都用于维持军队。

无论是边疆的军队、京城的军队还是地方的军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粮食支持。

同时,还需要支付官员的薪酬。

特别是诸多王爷和皇亲国戚,他们虽然没有多少才能,却领取着丰厚的俸禄,有时甚至超过了内阁大臣的薪水。

如此一来,国库的收入和支出几乎打平,每年到最后国库都会几近空空如也。

朱允炆轻叹一声,只需再有几年的和平发展,大明的经济就有望回升。

然而,当前的政治局势,是否真能维持和平呢?

朱棣这位强势的人物,他会坚决对抗到底,还是最终选择屈服?

朱允炆对此并无把握。

“工商业的问题真是棘手。”

朱允炆按摩了一下眉心,如果不推进工商业的解封,仅依赖农民的土地产出来致富大明,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然而,大明王朝里却没有商人的身影。

朱元璋对商人怀有深切的憎恨,他甚至颁布了“对那些不从事生产的人,可以随意捕杀”的严苛命令。

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中,商人在明朝的地位可谓是最低的。

这恐怕与朱元璋的出身背景相关,再加上曾有奸商导致他家人的死亡,朱元璋始终将商人和贪腐的官员视为同等令人憎恨的存在,认为应当强力压制。

在明朝初期,社会地位的划分仅限于军人、农民和工匠,商人这一身份根本不被承认。

强调农业、压制商业,这成了朱元璋的一项基础国策。

要改变这一国策,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已安葬于孝陵的朱元璋,而是深植于儒家思想中的“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传统理念。

那些担任官职的人更倾向于稳定,优先发展农业经济。

至于商人?

今天可能在京师,明天就跑到北直隶,后天甚至可能漂洋过海,这让官员们如何管理?

将他们束缚于土地之上,不是更容易进行管理吗?

再者,商人赚取了大量财富,形成了富豪阶层,这岂不是减少了国家的财富,普通百姓又如何生存?

这可能正是那个时代官员们的内心所想。

但历史已经证明,陈腐的体制无法束缚经济法则这只猛狮。

明代的商人们总有办法,例如先买块地,自称为农民,明明是种地的,却偏要经商,难道多搞一些副业就不行了吗?

如果这还不可行,就勾搭些军户,拥有军籍,让侄子代替自己服役,作为军人,经商又有何不可?

这些表面遮掩的商人群体,逐渐成为明朝经济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他们肩上的束缚,依旧沉重,非常沉重。

朱允炆明白,要合法化商人身份,这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所在。

至于商业这只蓄势待发的猛兽如何行动,就取决于自己如何引导。

然而,目前并非行动之时,因为朱棣即将进入京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