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回不去的故乡38(1 / 1)

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可是亲人们一年比一年苍老了。曾经那碾场时众人忙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可如今曾经在同一个地方生存战斗过的“战友”们,是缺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不会等待任何一个已衰老,或是正在衰老的人们。岁月如歌,一年又一年,就在这塬野间抒发着亲情的悲欢离合。

留在省城的盼弟也是淹没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日三餐,朝九晚五,人生似乎总是过了一个阶梯又进入了另一个阶梯,忙忙碌碌,永远没有得空的时候。因此,老家也是许久没有回去了。她与老家之间渐渐生出的鸿沟就像黄土高塬上的沟壑一般。她渐渐融入到城市的喧嚣,奋斗者,打拼着,她不知道她远方的梦到此为止有没有算实现了。

盼弟和弟弟都已经步入琐碎忙碌的生活里。那些年像他们一样,从塬野上走出来的每个少年的梦在忙碌的生活中似乎已经渐渐出走,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像父辈曾经哺育自己一样,哺育着、托举着子女在自己奋斗出来的尚为平坦宽阔的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是啊!土生土长在塬野上的父母,年轻的时候也是拥有过自己的梦想吧,可后来不知不觉间丢掉了而已。”,盼弟自言自语道。

父母丢掉的梦想,也许还可以再找回来。弟弟愿愿夫妻俩因为工作的变动,没有办法接送孩子上学,便给父母打电话。

“爸、妈,我们俩工作忙,孩子实在没人照顾,能帮帮我们吗?”

盼弟父母二话没说,简单收拾收拾就奔着省城去了。第一次离开了那方圆百里的小山村。那颗心随着大巴车飞快地穿梭在塬野几重山的隧道间,飞到了孩子们需要的地方。

弟弟借此让父母过去帮忙照看,顺便把从未出过远门的父母接到城里生活。尽管父母万般不舍老家的一草一木,就算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忐忑和不安,可但凡孩子们有需求的地方他们总会义无反顾地伸手援助。

他们学着开始逐渐适应都市的生活,比如像小孩子一样学着过十字路口,怕迷路找不到家门在小区沿路悄悄地做标记,怕用燃气灶而硬着头皮小心翼翼。生养了三个孩子的他们,把小孙女当成手心里的宝,照顾起来也是蹑手蹑脚,生怕有一丁点儿不周到。遇到一点儿麻烦的事,他们会自责,会无所适从。那种默默地与生俱来的奉献精神让人看了,心疼万分。

于是,在陪伴孙子孙女成长的几年,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父母终于也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外面的风景,尝过了不曾吃过的美食,体验了一把未曾体验过的人生。子女相伴,儿孙绕膝,辛劳半生,终等来了这幸福的天伦之乐。

只要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这几年以来,盼弟的父母一直和弟弟生活在一起,好像也是许久没有回老家了。

每次不得已回家,却是在奔丧的时候。去年回老家的时候,他们看到了那个几百公里外的那个熟悉的塬上的云杉又长大些了;春风吹来,似乎又翠些了。可是,景色如故,故人已故。

她的二叔,也就是那个英年早逝的堂哥的父亲,因为疾病也离开了所有的亲人,永远地沉睡在了北塬山头上的黄土地里。那个勤勤恳恳劳碌一生的二叔,一生养育了五个孩子。

两个大女儿分别嫁到了离家不远的别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和父母一样的普通农人的生活。

大儿子,也就是堂哥,去世后,堂嫂和二儿子成家搭伙过日子后,养育着堂哥的孩子和他们后来的一个孩子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

小儿子高中毕业后,在省城打了几年工后,又回到了Y村成家生子,守在父母身边嘘寒问暖、端茶递水直至二伯安详地去世。二伯算不上是多么伟岸的父亲,可是在那个开荒种粮凭苦力把几个孩子养育成人年代,也是伟大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