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脊索动物44(1 / 2)

徐远观测到目前制约脊索动物演化出大脑的就是一个因素——体内空间不足。之前脊索动物退化掉神经系统为的就是腾出空间来演化咽腔。如今在体型没有太多的变化下,脊索动物体内空间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其实这个问题在徐远看来也很好解决,空间不足那就扩大体型呗。随后徐远就发现事情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纵观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大型动物”想要增大体型都要解决3个问题。

第一就是支撑问题,包装在水压下身体能够保持稳定,不能被压扁。毫无例外二者都选择了阳关大道,外骨骼。软体动物的钙质贝壳,节肢动物的几丁质外骨骼都是最为简单而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反观脊索动物虽然体内有一条脊索在支撑身体,所以并不需要非常典型的流体静力骨骼来在体内填充,但是在软骨和硬骨组织成型前,徐远通过回溯仪发现早期的脊椎动物依然要保持体腔有一定的高压

第二个问题是循环,身体变大就要保证体内循环系统能够给所有为部位供给到营养物质。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开管循环,将体内所有器官全部浸泡到血液中。开管循环要求体内的气体骨骼不能太强劲,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都有外骨骼所以内骨骼的气压就相对较小不用担心体腔液倒灌,从而进入到血管中。

在这一步上就直接将脊索动物卡死,开管式循环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体腔压力要低,脊椎动物没有节肢动物或软体动物的外骨骼,为了保证体型稳定体腔有一定的高压。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打通血管的话不仅血液进不了体腔,体腔液反而会倒灌进血管。

徐远还观测到一些有向开管循环演化倾向的脊索动物也都纷纷被淘汰。想要开管循环此时脊索动物的血管是由体腔之间挤压形成的管道。这就需要逐步的变异将体腔壁变薄,之后徐远就观测到有这些演化倾向的脊索动物由于体腔壁过薄,高压的体腔液直接冲破体腔进入到了血管中,个体也就随之死亡。

由于脊索动物早期的心脏太弱了,连心跳都不会,根本提供不了多高的血压。所以开管循环就此打住。

倒是徐远看到有一支脊索动物在尝试演化出更为强劲的心脏,但是奈何脊索动物早期的闭管式循环系统没有毛细血管的概念,心脏跳动的太生猛,血流就会过快会从而导致物质交换发生混乱。这些脊索动物也就此灭绝了。徐远看到它们也曾尝试过演化出毛细血管,在体腔的高压下毛细血管会被高压体腔挤扁,血液就直接过不去了堵塞了。

徐远看到这些明白了,脊索动物循环系统的演化似乎就是一个死结。

第二个循环系统都解决不了,脊索动物对于第三个问题就更不可能了,那就是氧气来源。庞大的身体和高消耗的运动都需要氧气的支持,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都是引入了血蓝蛋白和蚯蚓血红蛋白。脊索动物现在的氧气供应坚持的就是一个就地解决的政策,体型微小依靠皮肤呼吸和渗透就可以满足全身的需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