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福祸相依36(2 / 2)

其他动物出现种种神经的演化问题,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应为演化只能小修小补,妄图推到重来需要的是及其偶然的巧合和海量的时间。不是所有生物都能熬过这个时间,也不是所有生物都能有这样的运气。

由于其它动物的“脑”都来源于一开始那个围着“口部”的神经环,导致后来消化道就直接从“脑”当中穿过,这在后期导致大脑的线路排布遇到了巨大的麻烦。其它动物的神经系统本质上都是在之前辐射对称的祖先的网状神经系统的基础上改造而来,在拓扑结构上并不是非常适应两侧对称的身体构造。

而且其它动物的神经中枢形成方式是“收编”身上分散的神经网,先有“地方”再有“中央”,这种神经架构让后来的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都陷入了长期的神经系统权力内斗当中。

反观这些脊索动物经过这一番貌似无脑的折腾,却相当于从零开始重铸了一套高度适应两侧对称身体构造的神经中枢,而脊索动物从零构建的这套神经系统,则走了彻底的先“中央”后“地方”路线,由此带来了强悍的演化潜力。这为后来脊椎动物的感觉运动与智力的爆发夯实了基础。

甚至于结合徐远自身了解的知识,脊索动物之前那个看起来差点坑死后口动物的鳃孔也是一个精妙的伏笔,在脊椎动物这一脉,鳃孔逐渐演化成了细长的鳃裂,其中原本用来过滤食物颗粒的软组织有一部分演化成了支撑鳃腔的软骨,被称为鳃弓,而这些乍一看去没什么用的鳃弓,更是在之后一亿年中逐渐演化出了整个动物界最可怕的装备。

随着脊索动物们的生活,演化也在悄悄的进行,它们在强化运动的同时,这些早期脊索动物也在尽力强化自己的感觉。

虽然它们大多没有成型的视觉,但往往都在脊髓上配备了一两颗能够感知光线的眼点,为了更好的获得视野,同时也是为了这些眼点能够正常工作,自然而然的就要在“眼睛”下方多配置一些神经系统。

与此同时它们之前在自己的“口部”附近配置了少许嗅觉细胞来帮助其寻找食物,而为了处理这一丢丢感觉信息,脊索动物的脊髓最前端便稍微多配置了一点点神经细胞。

两种感觉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单独为此配置的专属神经细胞,逐渐的组合在一起,即节省了身体空间,又方便各种信息处理。在回溯仪的视野下,徐远感觉这些神经细胞看上去像是鼓起了一个小泡泡,此时这些小泡泡还不能称作大脑,徐远简单的将其被称为“脑泡”。而正是从这个脑泡开始,脊索动物将会逐渐崛起为海洋里的老炮。

看到这个脑泡的形成,徐远感觉这仿佛就是脊索动物向此时寒武纪各类物种的宣言:你们已行至中局,而我才刚刚开局,但你们很快就会明白,我们下的可不是同一盘棋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