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38(1 / 2)

  若真要细揪起来,谁家没几个无能的后辈,没几件欺行霸市的丑事?平时大家互相遮掩也就过去了,但他们惹怒了勋贵,那凭什么还给你留面子啊。

  别以为陛下是独苗,本朝没什么宗亲势力,你们两家就能为所欲为了。

  这还没当上“外戚”,就狂成这样,等某位皇子真的登基,那还了得?

  在此重压之下,陆、郑两家苦不堪言,哪怕他们说自家也是勋贵一员,都无济于事。

  呵呵,知道你们志向远大,是奔着一家独大的外戚去的,你们连公主的食邑都要插手,将来会放过其他人吗?

  ——这些话术是诗怡教的,人也是诗怡去收买的,谁叫顾朗说,这是她的食邑呢。

  诗怡:信他个鬼,用这辈子都不吃芹菜来担保,这事就只是个引子,阿爹是真心实意想削减勋贵待遇的。

  用皇子等宗亲带头,也是无比认真的。

  要削当然是现在最好削,皇子都还养在宫里,皇帝没有亲兄弟,叔伯辈也不成气候,多好的时机啊。

  难道还要留给下任皇帝,让ta面对羽翼成熟的诸位亲王吗?

  最终,在众多勋贵的联合施压下,上柱国将军、荣国公先后拖着年迈的身体进宫,向皇帝低头陈情。

  是他们不该搞小动作,但请陛下看在先帝的份上,给他们留几分颜面吧。

  顾朗也知道,态度该放软了。否则这两家又转头说他不念旧情,恐怕那些本来就是墙头草的勋贵,又要“物伤其类”,迎风倒向另一边。

  想要他们真心认错,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本来,陆郑两家想的是,昭华公主还是三千户食邑,其他勋贵的也不要变,就当这事没发生过,等时间久了,再翻出来说时,还能内涵皇帝威胁朝臣,以此为柄。

  但他们没想到,身为当事人的昭华公主,会主动拒绝三千户的封赏。

  没错,戏台子已经搭好,终于轮到诗怡上台表演啦!

  她向皇帝上表,先是深谢陛下厚爱,转而提到她身为公主,受邺朝臣民奉养,就算做出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那也是应该的。

  这三千户的食邑,她受之有愧,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若真的要赏,也该赏那些指出宗亲、勋贵对财政负担造成拖累的官员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国朝栋梁啊!

  此话一出,陆郑两家想把此事赶紧糊弄过去的算盘全部落空。

  昭华公主得了好名声,那批依附他们的官员被架在火上烤,而等皇帝欣慰应允,将她的食邑减到一千时,对宗亲勋贵们的新制度也同时出台。

  宗亲不必多说,此处指的是皇室亲属,也就剩天佑帝那几个叔伯姑母了;勋贵,指的是勋官和贵族,分别以上柱国将军陆家和荣国公郑家为典型代表,前者有永业田,后者可降等袭爵。

返回